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名海 《广东教育》2005,(11):31-32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谈作文教学经验时说:“教两个班,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就是两座大山。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把两座大山搬走了。可我们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真不知何年何月有尽头。我发动我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两座大山。并且,作文成绩提高得很快。”  相似文献   

2.
语文老师最头痛、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多数老师都会回答是批改作文。教两班的语文课,备课量大,作文批改量大,两个班的作文都收上来,就是两座“大山”,加班批改作文,实属无奈,日子一久语文老师也就习以为常。我是一名有八年教龄的语文老师,晚上、休息日加班批改作文纯属正常业务,有时赶到下午两节作文课,还有几本没批完,只好委屈一下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3.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谈作文教学经验时说:“教两个班,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就是两座大山。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把两座大山搬走了。可  相似文献   

4.
秦彩芳 《成才之路》2012,(23):87-87
当前,作文批改似乎成了压在语文教师肩上的一座大山。怎样才能把老师肩上的这座山搬走,不仅要发扬愚公精神,还得另辟蹊径——引导、发动学生互批作文,就能批出一片新天地。一、下放"民间"——批改"平民化"批改作文一直是老师的"专利",如果批改作文能从"庙堂"进入"民间",学生自己也能品尝为人师的滋味,孩子们怎能不喜悦,不激动呢?但学生的语文功底参差不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约定俗成。每次作文一收上来,往桌面一摆,教师常常觉得,它们像一座大山,于是教师便每天挖山不止。往往少则两三天多则要花一个星期才能把那座大山搬走。可最遗憾的是,学生对教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在本学期的语文科组教研课上,全体语文教师着重研究了作文批改这一问题,一致认为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作文的活动中,在评改中学会修改、发展、提高。本学期我主要采用了作文互改法,将批改的权力最大限度地下放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6.
李桂琴 《成才之路》2009,(29):32-33
我教两个班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往面前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两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天坐在书桌前。不停地改、改、改。改得头昏眼花,结果却让人十分寒心——我辛辛苦苦改出来的作文,学生们最多看看评语、看看得了多少分。然后往抽屉里随便一塞了事。至于老师指出作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本没有人去考虑,更别说去修改了。教师批改作文,是劳而无功。如何从作文批改的繁重而无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呢?自古以来。学生的作文老师批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语文老师也常常为此而花费很多的时间,付出许多的精力.可是最终效果与老师的付出不能成正比,因此,研究怎样改进作文批改方法。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人已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精批细改,多批少改等。可是当把七十名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一座大山,于是我便每灭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个神仙把这座山搬走了,可我面前这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虽然有些学生读了老师的批语,读完之后便算了事,根本不去深究老师的批改,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改与学生的学脱了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作文批改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从实践中我认识到:这种置学生于一旁,教师单纯的书面批改,即使是红字满篇,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修改文章的能力也是事倍功半的。  相似文献   

8.
刘家聚 《中学文科》2009,(16):35-36
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实施了多年,学生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轻,却有不少的语文教师这样揶揄自己:“语文教师就是当代愚公,两班的作文收上来就像两座大山,我们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能感动天帝,派两个大力神把两座大山搬走,而我们却是把这两座大山搬去又搬来,非得搬到退休那一天方有尽头。”语文教师这样揶揄自己其实不无道理。你想想,两个班的学生少说也有一百人,如果按每两周一篇作文,平均下来每天要改十篇,改一篇作文少说也要十来分钟,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也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师负担重都是作文惹的祸。那么,在新课改理念提倡减轻师生负担的今天,有没有一种既不影响作文教学质量,又能减轻语文教师在作文批改方面的工作负担的“灵丹妙药”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作文批改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实施了多年,学生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轻,却有不少的语文教师这样揶揄自己:“语文教师就是当代愚公,两班的作文收上来就像两座大山,我们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能感动天帝,派两个大力神把两座大山搬走,而我们却是把这两座大山搬去又搬来,非得搬到退休那一天方有尽头。”语文教师这样揶揄自己其实不无道理。你想想,两个班的学生少说也有一百人,如果按每两周一篇作文,平均下来每天要改十篇,改一篇作文少说也要十来分钟,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也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师负担重都是作文惹的祸。那么,在新课改理念提倡减轻师生负担的今天,有没有一种既不影响作文教学质量,又能减轻语文教师在作文批改方面的工作负担的“灵丹妙药”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作文批改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是语文教师,每次学生作文本收上来,往面前一摆,就像座大山,于是我便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这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学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从去年3月起,我发动我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座山。开头有人议论纷纷,说我偷懒的有之,说学生水平低批不好的有之,…  相似文献   

11.
批改作文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搞好语文教学提高写作水平.批改作文是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老师常常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详改”,这样给老师增添工作量。当老师把批改好的作文发给学生时。多数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或是评价等级。因而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的并不明显,教师为批改作文感到烦恼、困惑。怎样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2.
我读中学时,作文全是老师批改,哪位老师在文本上批得密密麻麻,改得仔仔细细,学生就认为这位老师有本事,改文高人一筹。现在,自己又当了30多年的语文教师,给学生批改作文也是沿袭了老师的办法。但现实是怎样的呢?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至今仍然在年复一年的“移山”劳动中虚掷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多年来呼声最高的是:“把语文教师从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那么,有没有最佳的办法,使老师从繁杂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而学生自己又能有提高写作水平的办法呢?我认为有,那就是把“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3.
王祖花 《考试周刊》2014,(22):59-59
<正>语文教师交谈,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作文真难批改啊,真是既劳神又费力"。我想,长期奋战在一线的语文老师,特别是大班额的语文老师的这种感受更为深刻。为了改变这种劳神费力又低效的现状,我悉心进行了一番学习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感悟到:小学作文批改就像一盏明灯,点多亮,学生心中的方向就有多明确。作文批改只有注重科学实效,只有做到针对性强、启发性强,才能激励学生写好作文,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  相似文献   

14.
名师的幸福     
谈永康 《教育文汇》2009,(7):6-6,14
有一位语文教师说:“我的最大乐趣来自批改学生的作文:文中惊人之语,拨我疲倦之眼皮;偶有思想之佳作,惊我沉睡之灵魂。”实际上,有这种感受的老师为数不多。语文难教,作文难批——大凡语文老师,提及作文批改,摇头叹息的十有八九。  相似文献   

15.
小组合作评改作文是许多语文老师现在喜欢采用的作文批改方式。这样做,学生可以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文,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同时还有利于加强小组成员的合作与交流。如何将小组合作评改的方式推广应用,我有几点建议。一、通过合作评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前,为了使作文的批改有效,我颇费了一番脑筋。比如让学生两个作文本交替使用,保证我有充足的时  相似文献   

16.
刘捷 《教育艺术》2002,(10):18-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 ,应当十分重视。但是 ,目前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恐怕莫过于作文教学了。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很多语文界的同行进行了可贵的改革 ,但针对学生情况而论的较多 ,而很少对教师自身的行为进行探讨。我认为 ,要想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批改时 ,教师切不可忽视自身种种失误的行为。一、时间间隔上的行为失误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不及时 ,认为只要布置学生写了 ,老师批改了 ,是否及时批改作文 ,那倒无关紧要。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必须有一个…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最痛苦的要算是批改作文了。原因是:我们教师费尽千辛万苦去批改一篇篇作文,但很少有同学去认真斟酌老师的批语,好多学生只是瞟一眼作文上的分数而已,殊不知,老师的辛苦,换来的也只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现就自己这几年作文教学中的体验,谈谈我粗浅的看法。作文批改方法可以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如以学生批改为主体,老师只是略加点拨指导。也可以  相似文献   

18.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令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工作之一,老师累的精疲力竭,然而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那么,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呢,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有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注重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精心指导,但一提到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这一话题,绝大多数老师都有共同的看法,你即使批改得再仔细,学生也只是看看等级或分数,看完了顺手就把作文本放入书包了,真是"白用功夫";也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的作文是写出来的,而不是改出来的;还有的老师认为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这些看法或许有道理,但我认为作文批改,绝对是不可轻视的,正确而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文,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会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的病句。学生作文中大量病句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作文的表达效果,更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从细节抓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减少作文中的病句。一、了解学生作文水平,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要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老师在接手之初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至少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