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飞霞女士在莫斯科红场能否合理安排多年训练,决定游泳运动员未来成绩水平。多年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多年训练的各阶段,使各主要机能系统能力达到必要的发展水平,并使运动员在达到最  相似文献   

2.
当今游泳运动已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世界游泳运动向运动员年轻化的趋势发展,近年许多项目游泳世界纪录创造是十几岁的少年运动员。这种现象表明了游泳运动员早期多年系统训练的重要性。如何掌握早期技术训练,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注重心理训练、加强思想教育、合理安排训练负荷,使他们在启蒙阶段轻松自如地掌握正确的游泳技术,  相似文献   

3.
心理训练对于进一步开发游泳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不同的心理训练阶段,都应有自己的目标、要求、评定方法及控制手段。心理训练应与水上运动、陆上辅助运动的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帮助游泳运动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战术风格。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为队员个体的进步服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游泳运动员自我控制心理训练实践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心理训练对于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着显著的作用,能较好地提高游泳运动员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手段与方法的探析,探讨影响和制约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旨在归纳出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总结出游泳运动的训练的方法,从而为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赛前训练的任务 赛前训练阶段是决定运动员成绩诸因素的优化与协调阶段,其任务不在于继续提高运动员的机能能力和训练水平,而是把已经获得和具备的运动技能,通过赛前强化训练表现出来,促使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完善比赛能力,并使影响专项成绩的各训练因素趋于平衡。形成最高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重大赛期创造最高专项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运动成绩的发展趋势使我们认识到:一名竞走运动员要经过6-8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达到国际水平。竞走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一般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初级专项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年龄一般选择在9-10 岁,教练员要掌握青少年耐力的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本文仅对竞走的基础训练阶段加以阐述,探讨培养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儿少游泳运动员多年训练培养成才的实践过程及其训练计划有关数据和训练方法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并按运动训练相关科学理论加以概括总结,得出儿少游泳运动员选材中的“身体形态选材”、“水感选材”、“心理素质选材”,是提高儿少游泳运动员训练成材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连云 《游泳》2013,(4):50-53
目前世界、国内泳坛教练都认为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在基础阶段中有氧训I练尤其重要。训练实践证明,在系统训练的基础阶段,对技术掌握的好坏、有氧代谢的能力水平与运动员今后专项运动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在正常训练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有氧耐力训练,培养优秀选手,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武晓兰  李昌军 《游泳》2005,(2):14-15
我们在挑选和训练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时,都会思考下面的一些问题: 训练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是什么?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运动潜能有多大?各游泳项目最高成绩的发展与少年儿童 游泳运动员各年龄阶段训练有何关系?游泳技术、战术以及心理因素发展的趋势怎样?改进少年儿童游泳训练有什 么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少年儿童游泳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等。 为了减少少年儿童游泳训练的盲目性,增强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应当有根据地对上述问题进行"猜 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预测。预测在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训练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少年儿童游 泳运动员平均年龄大都在10岁-13-14岁之间,是游泳运动员打基础,为今后出成绩的年龄阶级,他们的运动成  相似文献   

10.
毕红星 《游泳》2004,(5):28-29
科学研究表明,优异的运动成绩取决于三个因素:正确选材、科学训练、合理营养。营养膳食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机能状态及承受负荷能力和恢复过程都有直接的关系,游泳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经济地使用能量,以有限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游速。  相似文献   

11.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血乳酸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手段,目前在很多运动项目进行了尝试。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及生理机制,在我们以往多次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这次赛前在昆明(海拔1890米)的高原游泳训练计划。通过比较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3周、高原训练3周、高原训练后3周共9周训练期间,高原前、高原期间和高原后的血液学参数包括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液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醛含量等的变化,和高原训练前后4mmol/L血乳酸运动强度的游泳速度与心率,发现运动员无氧阈游速增加,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乳酸耐受能力增强.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表明此次高原训练提高了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运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连载章的第一篇主要介绍了运动员远景训练计划的理论基础,探讨了根据早期晚期专项化体育项目的划分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种远景训练计划的模式。包括四个价段即:基础阶段、开始训练阶段、竞赛训练阶段和运动水平提高阶段。本主要讨论在晚期专项化项目中的基础阶段(早期专项化运动包括艺术体操、韵律操、花样滑冰、跳水、游泳。游泳被称为是早期专项化项目的原因是有资料表明最佳专项化年龄在8岁左右。  相似文献   

13.
森犇  纪逊 《游泳》2010,(2):50-53
当今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年龄变化逐渐被教练员重视。优秀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对于把握游泳训练规律,确定训练目标、规划和组织多年运动训练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对参加全运会和奥运会的我国优秀运动员(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1届全运会各个项目前八名参赛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魏祺 《新体育》2023,(4):33-35
在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陆上训练是常见的训练项目。近年来,悬吊训练开始被应用于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之中,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对游泳运动员训练中陆上训练与悬吊训练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进而选择部分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训练模式下运动员测试成绩的对比和分析,验证陆上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在提高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成绩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立新  张明飞 《游泳》2010,(1):54-55
陆上训练是游泳训练的补充和调节,其中的力量训练更是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目前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陆上训练除了发展一般身体素质,更强调训练的专项化、运动员个体化以及训练的有效性。通过对不同项目、不同距离的优秀游泳选手的典型陆上训练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陆上训练特点和方法、手段,为我国教练员制定陆上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立新  张明飞 《游泳》2009,(6):50-52
陆上训练是游泳训练的补充和调节,其中的力量训练更是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目前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陆上训练除了发展一般身体素质,更强调训练的专项化、运动员个体化以及训练的有效性。通过对不同项目、不同距离的优秀游泳选手的典型陆上训练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陆上训练特点和方法、手段。为我国教练员制定陆上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每个年龄段,对素质训练手段都具有作用效果敏感期。身体训练必须利用这…时期,发展专项需要的运动素质,为创造优异成绩奠定基础。不同年龄段少年运动员训练手段的有效性、训练过程的日的性和比赛测验都取决于所选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成绩,运动员通常都会选择增加训练频率、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方法。但是,在训练和比赛之后,运动员会经历程度各异的疲劳阶段(疲倦感伴随体能的消耗)。在疲劳阶段,运动员的成绩和训练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因此,疲劳管理成了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必须有效地监控和管理运动疲劳,才能使备战奥运过程中的恢复达到最  相似文献   

19.
游得最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7章大周期计划Season Planning本版新亮点·详细探讨周训练计划·不同主项运动员大周期训练计划实例要让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上达到运动成绩的顶峰,必须精心安排多年训练。显然,安排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训练,必须将这一漫长训练过程分为多个持续时间较短并便于掌握的训练阶段。这一章的目的是探讨这些阶段的结构以及如何把这些阶段组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当今游泳运动发展迅速,运动水平突飞猛进,其主要原因是科学化训练在游泳训练中广泛运用。游泳成绩的突破除了游泳技术的不断改进,更为重要的是游泳训练方法、手段的更新,同时运用了许多生理、生化指标来帮助对运动员机体承受运动负荷进行监控(如骨龄、血色素、血乳酸、肌电图等),充分挖掘了运动员自身的运动潜能,提高了机体对运动负荷承受的能力。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一般只能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基本具备各方面条件、运动水平较高的运动队或运动员中实施。在目前对我国众多参加业余训练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要进行测试较复杂、代价较昂贵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可行性是很小的。本文通过在青少年游泳训练中,运用脉搏和尿蛋白两项可行的生理生化指标来控制训练强度,使教练员有效地控制运动负荷,尤其是对运动强度的控制,探讨游泳科学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