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名言。大诗人陆游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邓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指出:“必要的教学器材不能减少。经费使用不宜过紧。我们节约经费有个原则,不能因为节约经费而影响教学质量。”教学仪器设备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最近发布的《国家督导报告2005》指出:“学校的理科实验、音体美、计算机等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学仪器(包括设备,下同)事业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仪…  相似文献   

2.
韩帅 《阅读》2014,(12):29-29
大家都知道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一首《示儿》几乎家喻户晓。可是,对他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耳熟能详的人不是很多。不过我却对这首诗情有独钟。尤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相似文献   

3.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成倍增长,知识内容不断更新,而且知识老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面对时代的挑战,我国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要求我们将培养能力作为一种重要对策加以强调,要把培养能力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有了这种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就能根据知识发展的状况,不断更新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进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我们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相似文献   

5.
“知识就是力量”这脍炙人口的格言,造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一口号提出的初衷是要人类从愚昧、无知、麻木的状态中觉醒。“知识”是经过科学实证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力量、能力。知识就是力量这是“现代性”的标志,从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需要角度来说,其基本意义与价值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的课堂上,通常有“学生质疑”这一环节,语文课上尤甚。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进步,是新型课堂文化建设的一种体现,是值得充分肯定和赞赏的。对学生的“质疑”要鼓励,对学生的“创新”要保护,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这样的共识,无疑也是完全正确的。但凡事不可走极端,一走极端,往往就会干出我们头脑冷静后想一想就会汗颜的事来。现在有些课堂,出现了只要学生一“质疑”,只要学生一“创新”,就一味依着学生,一味宠着学生,甚至老师盲从学生的现象。这就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做法与新课改根本精神显然不符,且不说它。单从常理上看就明显失“度”。有道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一方面他们身上潜藏着  相似文献   

7.
练好太极拳 ,必须关注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重数量轻质量 ,二是重套路轻基本 ,三是重实践轻理论。“松、稳、慢、匀”是太极拳的基本特点 ,也是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和体会 ,强调的是在“松”和“慢”字上下功夫 ,这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和关键。一是要“松” ,没有“松”练拳的心就静不下来 ;没有“松”动作就难以做到沉稳 ,轻灵 ;没有“松”动作就难以做到缓慢 ,均匀而柔和。只有使精神与周身内外都放松 ,才能提高练拳效果 ,使身体气血周流 ,从而达到健身益寿的目的。二是要“慢” ,慢练容易使大脑入静 ,呼吸深长 ,…  相似文献   

8.
中学各科的教学都担负着培育人的重任,其中的历史课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别的学科难以企及的特殊作用。邓小平同志一再讲;“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因此,在教书育人方面,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最重大,不仅要当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当好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者。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也曾说过:“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一语道破历史知识与德育的渊源关系。所以,在历史知识教学中,挖掘德育素材,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历史课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否则,就会使中学历史课思想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9.
黄大权 《阅读》2006,(11):20-21
同学们,听过德国名作家歌德说过这样的话吗?“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读章是这样。理解词语也是同一道理。我们不仅要读懂词语表层的意思,而且要读出词外之义,这样才能领略到章的精彩之处。要达到这一境界通常要经过三步:  相似文献   

10.
那是2005年省科学优质课评选的准备时期,我执教《纸的秘密》一课。由于探究“纸吸水性不同”这一内容是教学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方案的设计上我花了很多心思。首先从不同材质的纸中精心选择了牛皮纸、拓印纸、宣纸、餐巾纸、卡纸五种大小相同又有代表性的纸,重点在课堂中引领学生设计“滴水”、“挤水”、“水上升”三个实验方案来攻破纸“吸水性不同”这一重难点。在一次又一次的试讲、修改的准备过程中,我突发其想:如果把这五种同样大小不同类别的纸同时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出现的结果一定是吸水性最好的纸先下沉,吸水性最差的纸后下沉,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很强调他们的全面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教育界也正在贯彻“三育一起抓”的方针。但是在实践中,教育界和社会上对于三育的关系,尤其是对于体育与智育,体力与智力的关系,更具体地说就是体育锻炼与升学率的关系,认识上并不是那么完全一致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彻与落实。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已经颁布 ,并从2 0 0 1年秋季开始在青岛、芜湖进行实验。这里就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其中的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学习体会。1 课程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承与技能的训练  学生的发展和科学课程的教育功能表现在三个层次上。(1 )知识和技能过去常说 ,“知识就是力量” ,对于知识的作用和物理课程中科学知识的教学 ,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 ,关于这一点 ,大家的认识是十分明确的。我们也十分强调实验技能的培养 ,并认为它属于“能力”的范畴。不过严格地说 ,正确使用仪器、正确操作等…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有这样一个论断:缺乏情感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它只有导致学习者不负责任和麻木不仁。卡尔·罗杰斯强调,理想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与情统一的“完人(wholeperson)”。然而,坦率地说,一定程度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总有教师看不见情感因素的价值,只认为教学质量与智力因素有关,不理解教学质量与情感因素的关系;只指责学生愚钝,不从情感上对学生实施教育的突破。这样一种倾向在对职高生进行的英语教学中当不是例外。  相似文献   

14.
魏征遗表     
贞观十七年(643)魏征病死,太宗派人至其宅,在书函中得遗表一纸,字迹不甚清晰,是魏征在弥留之际,用颤抖的手写的。表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遗表不长,然治国之要尽在其中。这是他对太宗的最后一次规谏,也是他一生政治经验的总结。太宗很珍视魏征遗表,对大臣们说:“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相似文献   

15.
1987年8月,笔者参加全国体育教研员讲习班,其中对西德科隆体院教学法专家海克尔教授所讲授的观点“学与教”产生了极大兴趣。我们针对“教与学”转变为“学与教”这一具有“启动式”特征的教学法,进行了教学实验,强调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有利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出发,启发诱导学生在“多动多思多练”当中获得知识、智能和体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知难行易”学说,扩大了阳明哲学中“知”的范围,更强调“行”的作用.在知行关系上,孙中山先生认为知比行难,主张行在先,知在后,是对阳明先生知行合一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育教学上“道德可教性”这一德育逻辑起点问题的疏忽 ,德育课程上德育“噪音”的存在 ,德育目标上程度目标的匮乏 ,是德育失效问题的三大内因。为确保德育实效 ,预防失效 ,学校德育要由知“道”走向践“道” ,知行合一 ;应确保德育信息的高“保真” ;应导入德育程度目标并与内容目标相匹配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的高度,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中一改过去“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提法,而突出强调“生态文明”的概念,这表明未来我国不仅要在环境保护上要遵循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心理、行为层面的构建。近年来运动休闲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不仅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不具备,而且也缺乏健康、绿色、休闲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普遍存在着实效性低下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恪守着一种“知识德育”的路径,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把德育过程等同于道德知识的认识过程。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在体验中,通过反思和实践去学习,是“做中学”与“思中学”的结合。在德育中引入体验式学习,有利于学校德育回归本真、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反思力、升华道德境界。营造体验型的学校德育文化氛围、创设体验型道德情境、组织开展体验型道德实践、开发体验式德育教材等是体验式德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渗透性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渗透性教学法的提出 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刘来泉在《加强教学改革和学校建设,努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的效益》一文中指出:“要改革教学方法,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发展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同时,又指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既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又要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由此看来,职业大学要以能力为中心,要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也不能放松理论课的学习,降低理论水平的要求。同样要强调综合性,整体性素质教育,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知识,力求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现代化,面向21世纪。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法,倡导杨振宁教授提出的渗透性教学法。 二、渗透性教学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