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读、联、比、练:政治课教学四环节徐廷坤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活动过程,也是师生的认识水平由浅入深,渐渐深化的过程。在较长时间的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探索出“读、联、比、练”四环节教学法,让学生从“读、联、比、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读”,...  相似文献   

2.
从“讲读”、“问读”到“自读”湖北宜昌市教科所刘光胜湖北宜昌市教育科研所开展的“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专题实验,就是为了克服“讲读”、“问读”的弊端,真正让学生自能读书,迅速提高学生的自读、会读的能力。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相似文献   

3.
匈奴、单于、撐犂、祁连、阏氏、居次等词,是古匈奴语译音词。译音词的读音当与古匈奴语原音相对应。后世,汉字读音有变,但这些民族语译音词则应保持其原译字的读音不变。这是“译音词”的一大特性。若译音词不读其原译音,便失去译音词的职质及作用,不堪称之为译音词了。匈奴——古读“honɡ-nu”(洪奴),今误读作“xionɡ-nu”(兄奴);单于——古读“dan-wu”(丹乌),今误读作“chān-yü”(缠于);撐犂——古读“tanɡ-li”(唐犂),今误读作“chenɡ-li”(称犂);祁连——古读“tan-li”(谈犂),即“撐犂”(tānɡ-lī)、“登里”、“邓林”、“腾格里”之别译。今误读作“qi-lian”(齐莲);阏氏——古读“曷氐”(at-di急读,则为a-di=阿抵),今误读作“yan-zhi”(烟支);居次——古读“ɡu-zi”(姑子),别译为“股紫”,今误读作“jü-cì”(拘赐)。类似上述误读之译音词颇多,如:居延、姑衍、呼衍、渾邪、浑耶、昆邪、呼延、壶衍、握衍,虞衍、朐衍、屈射、五船,车师、姑师、恶师,龟兹、屈兹、苦叉、库策、库撤、苦先、库徹、库车,月氏、月支、禺氏、樾...  相似文献   

4.
辞章乃由“意”与“象”结合而成,而此“意”与“象”两者,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如是由“象”而“意”,即为“读”(鉴赏)的过程;而是由“意”而“象”,则为“写”(创作)的过程。因此读与写是分不开的,而本文即以此为基础,先针对辞章的内涵(词汇、意象(狭义)、修辞、文法、章法、主题(主旨)、文体、风格等),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加以统合,再举“意象”、“章法”与“主题”(主旨)为例予以说明,凸出读与写双向互动之情形,以作为语文读写研究或教学之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科教学开展“读、写、议”活动的探索南京大学□吕浩雪“读、写、议”顾名思义就是读书、写作和议论(即讨论)。具体地讲,所谓“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地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和有关文献资料。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一般都安排...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要讲究“度、量、序、法”北京十二中王俊鸣十余年前,笔者曾设想过“理想的语文教材”,提出了“度、量、序、法”四个字,至今觉得并未过时。度,就是目标。一部好的教材,不能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有总目标,还要有分册目标,单元目标,篇章目标;读有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探究“读、问、悟”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种自主的学习氛围。一、在“读”中激发兴趣,发现问题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一篇课文,必须让学生先反复地阅读,读通、读懂、读熟。读出重点,读出情感,才能发现问题,有所感悟。“读”可以分为课前“读”,课上“读”,课后“读”,尤以课前“读”至为重要。所谓课前“读”,即为预习性自读。预习性自读中,学生要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性感知。通常做到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读、会写、会释);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画出文中含义深刻或让学生感动的语句;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及创作作品的背景,提出问题。课上“读”就是教学中要做展示课题引导读,根据兴趣自由读,检查效果汇报读。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相似文献   

8.
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的过程。“读”不是为应付课堂45分钟而漫无边际的“泛读”、“死读”,而应是有层次、有目的的“精读”、“活读”,读出情味、意境和神韵,再现人物和意蕴,体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达到随作者的悲喜变化而变化的“文若己出”之境界,其实质在于让学生充分占有阅读材料,感知写什么。  相似文献   

9.
古代人名、地名中的“父”字,包括一些与人名、地名有关的“父”字,人们往往将它们的音读错,而某些流行的词典也有效其读疸注错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人名、地名中的“父”字应该读为fu,而不能读fu。  相似文献   

10.
听、说、读、写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它们有其紧密的内在联系。“听”是“说”的前提,是“说”的基础:“说”又是“读”的必要准备阶段:“写”则是听说读能力的语言概括,是听说读综合能力的再现。但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尤为突出的是忽略“说”与“写”的训练。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有意识的将“说”与“写”结合起来,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学完《口技》这一课,我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口技节目,每组推荐2—3人,上台表演口技,这样就有模仿火车进站的、有模仿孩子撒娇的,还有国…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诗歌有语言丰富、想象奇特、结构自由的特点,初中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提升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想情感。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的比例增加,这表明语文教师要重视现代诗歌的教学,但是现行状况是课堂中现代诗歌教学还有“低效少趣”的问题,让学生难以真正投入到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基于此,本文提出现代诗歌教学四步骤,即“读”“赏”“写”“画”。“读”指开展诵读教学,让带有情感的诵读熏陶学生学习现代诗歌;“赏”则是赏析教学,欣赏现代诗歌中的不凡,  相似文献   

12.
新教育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在线阅读共同体来丰富师范生跨界阅读的路径,加深师范生深度阅读的体验,激发师范生经典阅读的兴趣。新教育在线阅读共同体以强调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理论为基础,以“自主协商、异质群体、在线社群”为组织管理方式,以“经典著作、以写促读、多元评价”为课程体系,形成了以“专家导读、个体自读、集体共读”为主要形式的共同阅读模式。新教育在线阅读共同体的已有实践表明,这一模式产生了教师教育的集聚效应、互惠效应和共生效应,在师范生的经典阅读、专业写作、职业认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三册“写作、口语交际”第二单元的内容是“议论要有理有据”,其中作文题目之一是“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我一直以为“中学生要读名著”应是一个不争的结论,而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中学生不要读名著”的呼声甚是“猛烈”,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而且这些学生的作文也做到了“议论有理有据”。作文批阅之后,  相似文献   

14.
“读”。学生与教材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矛盾之一,“读”,有利于这一矛盾的解决。比如,由于清王朝的腐败,中国被迫与日本订立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贪欲。导入新课后,可提出下列思考题:  相似文献   

15.
近代汉语中的副词“杀”、“煞”是从动词虚化而来。从汉语史上看,“杀”、“煞”的补语用法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状语用法出现于唐代中叶。从元代的材料来看,补语用法读家麻韵,状语用法读皆来韵。“杀”、“煞”有多种变体。  相似文献   

16.
董云霞 《成才之路》2009,(32):64-64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读、验、讲、练——化学教学的关键环节●顾耘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在这一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有赖于师生双方积极的影响和默契的配合。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读、验、讲、练”的教学方法,就是试图实现这种和谐统一的一种尝试。一、读。读书是学生吸收...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读、说、辨、缩、扩”的训练。认为只要“按例题讲,按概念,按法则背,按公式套,按条框记”就可以了。既不讲法则公式的推导原理,也不讲概念的本质属性;既不注意能力的培养,也不注意智力的开发。结果是概念模糊,法则混淆,公式乱套。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采取“读、说、辨、缩、扩”的训练是必要的。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题意,在“说”中掌握知识,在“辨”中分清正误,在“缩”中开拓思路,在“扩”中提高技能。从而达到思路的开拓,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技能的提高。 一、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题意 “读”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读题能使学生理解题意,理清解题脉络,掌握解题方法。如12+36÷6-4这道算式,有的学生是这样读的:12加上36除以6减去4。这种读法没有突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没有把  相似文献   

19.
“读、做、讲、练”方法在中专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上海电子技术学校(200051)姜锡珍在工科非化工专业的中专教育中,化学这门基础课程一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能力?采用“读、做、讲、练”相结合的方法来改进...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中围绕“读”做文章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读”的水平呢?采用范读、领读、仿读……各种方法,培养学生“读”的兴趣; 严格按正确的英语读音规则训练“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习惯;在课堂上精心设计“读”,树立与形成“读”的模式与构架,把“读”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课外活动,创造更多的“读”环境;分析句子读法,教授读书技巧,加强对“读”的指导;通过计时读,以“听”正读、练读等方法,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