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知识技能目标: (1)探究铵盐的性质,理解铵盐遇热分解和遇碱反应的性质. (2)学会NH4+的检验方法. (3)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能力方法目标: (1)改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探究铵盐遇热分解和遇碱的反应,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废旧电池中NH4+的检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要求1.了解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合价的涵义;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燃烧和燃烧条件;缓慢氧化和自燃、爆炸;溶液的导电性、电离;pH值(酸碱度的表示方法)。2.理解与应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二、知识结构三、主要内容提示(一)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抬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感观能感知的颜色、状态、气味以及可…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要求1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缓慢氧化和自燃;溶液的导电性;pH和酸碱指示剂.2理解和应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燃烧和燃烧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二、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提示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和挥发性等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在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几种重要化学性…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目标⒈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⒉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⒊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运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5.知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关系和区别.二、复习要点(一)物质的性质⒈物理性质.⑴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⑵表现: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催化剂 ;爆炸 ;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溶液的导电性 .2 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缓慢氧化和自燃 ;金属活动性顺序 ;pH和酸碱指示剂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 理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二、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提示(一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质 :物质在…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要求1 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缓慢氧化和自燃 ;溶液的导电性 ;pH值和酸碱指示剂。2 理解与应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燃烧和燃烧条件 ;金属活动性顺序 ;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二、知识体系与要点提示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 ,颜色、气味、状态 (直接感知 ) ;熔点、  沸点 (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时表现出来 ) ;硬度 ;密度 ;吸附性 ;导电性 ;溶解性等化学性…  相似文献   

7.
一、三维目标1.了解空气组成,各成份的体积分数及用途,知道氧气性质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知识,了解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3.知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纯净物、混合物的含义。4.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探究的实验、氧气性质实验及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1.电离是一种分解反应吗?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这里的“物质”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而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阴、阳离子却不能独立存在。可见,电离不是分解反应。2.氯化氢和盐酸是不是同一种物质?答:氯化氢是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氢的水溶液叫盐酸。虽然它们的化学式相同,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氯化氢是纯净物,而盐酸却是混合物。它们的性质也有所区别,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如它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能够和某些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而氯化氢气体和液态氯化氢…  相似文献   

9.
邓发其 《辅导员》2009,(2):34-34
在化学概念之间,有些是并列关系,如单质与化合物;有些是包含关系;如化合物包含了氧化物、酸、碱、盐等。由于概念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所以又出现了交叉关系,如氧化反应包含了置换反应、部分化合反应和部分分解反应。对于这些具有并列关系或交叉关系的概念,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都可借助数学中的集合图法形象直观地展示,  相似文献   

10.
一、物质的性质 例 (山西)关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与水反应 (B)都是大气污染物 (C)只有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都易分解为碳单质和氧气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2.
谈《水浒传》的题材与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以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但反映的却是封建社会忠奸斗争的主题。原因是《水浒传》没有写出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最本质的特征-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剥削;作者是市井中人,不熟悉农村,农民生活;水浒故事在长期流传中被市民化了,书中的主要人物不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梁山起义队伍的军事活动不具备农民革命战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亚太地区的大国关系错综复杂,任何一组关系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政策性调整。本文从经济效应的新视角分析亚太地区大国关系以及亚太地区大国关系互动中的经济因素;揭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亚太地区大国新经济关系联动效应与中国的区域战略。  相似文献   

14.
运用活动理论,从教、学、管理、工具应用四个方面分析网络学习支撑平台的四个构成系统,关注网络教育环境的组织形式,从学生学习环境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的活动设计要素构成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就业中,政府、高校、大学毕业生应在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有所作为——政府理应担当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任,高校应在思想教育、人才培养、就业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学毕业生自身应在就业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巫信仰和自然崇拜是近些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话题。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巫鬼信仰、巫风的盛行、社神和土地神信仰、城隍神信仰,以及巫与道教、佛教的关系等方面。既往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存一些不足之处。加强此时期巫信仰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深化地域性巫鬼信仰的文化功能研究及少数民族信仰风俗的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校园暴力近年有不断升级的势头,已经超出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个别地方甚至正在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出现了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恶性案件.青少年犯罪中校园暴力现象的发展趋势已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分析、研究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与条件,积极寻找有效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学督导员素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提出要把“高校教学督导员素质”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并就高校教学督导员素质结构、提高教学督导员素质的途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山旅游业是黄山最具竞争力的行业,这不仅是因为黄山发展旅游有着资源上的优势,也有着经验上的优势。但是黄山旅游业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着国际化水平不高,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发展的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提高黄山旅游业的竞争力必须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为指导,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共同发展的发展观,打好黄山最具竞争力的三张王牌,即世界遗产牌、地质公园牌、绿色生态牌,实现黄山旅游的三大飞跃,即实现黄山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实现黄山旅游与科学的结合,实现黄山旅游与健康的结合,从而提升黄山旅游的品位,提升黄山旅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