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季子文化是常州文脉之根,是常州文化之基,是春秋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季子文化完美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季子文化对本地社会文明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季札“谦让、诚信”的品行成为社会道德规范;季子文化成为古延陵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季子文化对教化风俗、安定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季子文化使本地区崇文重教,名士辈出,诚信礼让,社会文明,友爱互助,和谐稳定。这里走出的名士名人具有修身齐国,儒雅刚正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
作者结合时代教育特点——八礼四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挖掘"季子"德育资源和开发"季子"教育阵地,以"季子特色文化环境"建设、"弘扬季子精神,争做八礼四仪好少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季子美德,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诚信、礼让、爱国、守纪的当代"小季子",将季子精神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3.
潘兆明 《教师》2014,(30):12-13
当今社会越来越缺少诚信,由信任危机带来的矛盾愈演愈烈,要想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必须加强诚信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弘扬季子诚信文化,让他们传承季子诚信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九头鸟是荆楚文化的产物,也是湖北人文形象的一个重要符号。湖北人文精神是荆楚文化的精华,弘扬湖北人文精神对于加快湖北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利用九头鸟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内涵的文化资源,将其引入湖北人文形象的建设,这对加强湖北的区域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有着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艳晖 《高教探索》2007,(2):132-133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新挑战,我们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应对这一挑战。通过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教育等手段来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使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6.
高师音乐教育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师音教专业学生加强人文教育,不仅是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提高高师音教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是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适当开设促进学生艺术修养、人文素质综合发展的必修课;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发挥其表率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主要有:文化建设缺乏历史积淀,文化建设特色不鲜明,工具性文化过度张扬等。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路径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优化校园环境文化,浓厚人才培养氛围;融入区域文化和工业文化,彰显职业教育文化特色;提高教师人文教育能力,增强教师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8.
源远流长的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当前教育模式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人文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而国学教育不仅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加强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精神内容。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年学生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尤其必要,它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作者所在的学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希望对高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由此成为学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人文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并以此指导和运用到学生人文教育之中,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精神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质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由此成为学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人文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并以此指导和运用到学生人文教育之中,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精神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李艳利 《教书育人》2013,(21):70-71
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数学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蕴含着无尽的文化资源,如何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文化资源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数学课程标准》也曾明确指出,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课堂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场地,是弘扬数学学科人文性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基础,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文化建设是实现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和促进学生可持续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众文化诱导大学生产生对社会人生的虚幻反映、道德价值判断的混乱、精神能力的滑坡、对享乐主义的推崇和对西方文化的错误认知。为此,高校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闲暇教育和闲暇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闲暇时间文化生活的质量;弘扬文化精品意识,精心营造崇尚精品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潘华威 《考试周刊》2011,(77):213-213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美术教育有着独特的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因此.美术教育应该本着引导和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教学理念,承担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更要加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美术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沉积了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民俗载体,蕴涵着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代表之一。将其纳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可补高等教育之不足,可以传承和保护民族艺术,弘扬爱国情怀;加强民间文化艺术教育,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可抑制不良文化侵蚀,塑造大学生身心健康;感悟民间艺术创作精粹,提升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在理工科院校中,"两课"是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两课"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医文化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涵盖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古代中医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重视医德思想教育,淡泊名利,慈悲为怀;弘扬传统礼仪风貌,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传承中医文化精髓,渗透美学思想教育;加强责任意识教育,捍卫祖国中医事业。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双向"交际意识,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中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播,但由于"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普遍存在,重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及具体举措;文学知识的拓展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重点研究文学知识渗透的有效途径;针对师生们重视工具性、忽略人文性的社会现实,重点分析立足工具性、弘扬人文性的必要性以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措施,以期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思想品德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文章结合2017年福建省思想品德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如何在思想品德复习课有效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习、弘扬和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思想品德独特的育人优势,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和论证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历史地位、教育作用,阐述了武术中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把传统武术与人文精神二者进行了文化整合以及创新,挖掘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高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