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审美需要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为满足生存与发展之需而进行着各种文化创造活动。当人们实现某种功利目的时,便产生了精神愉悦。但审美所产生的精神愉悦与实现某种功利目的而生的精神愉悦具有本质区别。当人们超越其具体功利目的而企图再度体验进行某种文化创造活动所获得的精神愉悦时,审美需要就产生了。审美需要不仅起源于人类的各种文化创造活动,还与人类自我意识及其多种心理功能的发展等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们在审美鉴赏时,过分强调审美的超功利特征而对其社会功利目的漠然视之现象,提出审美功利性与超功利性是相互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审美是基于对功利性目的的追求,却以超越功利性目的为其最高境界。实际上,审美的超功利性缘于对其功利性,的反思、拓展和超越,它是一种由世俗的功利转化而来的“诗意功利”,相通于20世纪前半期中国美学界形成的“审美功利主义”思想。由于这种诗意的功利性,审美便具有了实现“救世”之功用的充分可能性。“自由”和“超越”是审美活动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既是审美活动的功利性所在,也是其超功利性质的依归。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艺术创作和审美进行了深入分析,就艺术审美的无功利性和功利性的存在进行了阐述和剖析。对美与功利的关系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日常审美经验中常常能够发现审美可以引起悲伤,而且不需要转化为愉悦,悲伤本身就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种在审美中所激发的悲伤,首先是非功利性的,不是具体的肉身痛苦,不源自对象以其实存对我们生命的伤害;其次这种悲伤是纯粹的,是凭借我们内心的感受而直接发生的,无目的性,非概念性,无关乎价值判断;这种悲伤也具有一种绝对性,它是无缘由的,无条件的,却又是普遍的,甚至具有一种形而上学性。这种无功利的、纯粹的、绝对的悲伤,可以称之为"自由悲伤",从而与康德推导出的"自由愉悦"相对。审美有两种样态,一种追寻自由愉悦,一种追寻自由悲伤,前一种审美让我们追求精神的解放,体验自由,而后一种审美让我们追求个体心灵的确证与醒悟,回归自我。自由的自我,或许是两种审美的共同归宿。  相似文献   

6.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审美无利害“作为审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它有别于对善的追求所引起的愉悦.报告文学无法摆脱社会道德观念、摆脱对善的追求却与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道德的、具备无功利性的审美之间并无悖论.报告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体现在创作的过程中,而审美的超功利性发生在审美主体的接受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本性决定人类具有审美能力。在早期的人类社会里,审美观念中审美与功利是紧密联系的,中外最早的艺术史资料和美学史资料都证明了这一点。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审美活动的功利性逐渐退隐,由显性功利变为隐性功利。在人类心理发展史上,功利、道德都是先行先在的,它们必然积淀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形成审美的隐性功利性。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永恒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8.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的审美意识包含着对文学作品的感性体验,也潜藏着理性的审美判断;通过对文学批评中的审美意识、审美和功利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释文学批评的审美特性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审美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是多层面的整体关系的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始终纠缠着功利性目的,它选择了精神却并不否定实用,它选择了情感和愉悦却并不排斥理性和认知,中西方文艺观因各自文化传承和地源因素的影响,对审美功利性的表述各有侧重,但审美有功利性的观点是主流,而且这种观念正影响着当下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用无功利美或审美界定艺术并不符合艺术发展实际,也是对康德"审美无功利"思想的误读、误用。审美无功利主要集中在审美主体的态度上,侧重自然美,并非艺术美。康德曾较为明确地指出了艺术美属于"依附的美",并非"自由美",并且认为"依附的美"才是"美的理想"且高于"自由美"。康德对"美的艺术"说明和划分及其对无功利审美原则的应用,只是一种类比和尝试,并非成熟的艺术理论。  相似文献   

11.
汪珍 《中国教师》2010,(Z1):313-314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繁细而又令人愉悦的艺术工作,它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强烈的责任感,更需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要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与学生建立起一种非实用的特殊审美关系。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距离说"的审美态度,主张审美时,主客体之间要保持一种无功利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距离过大或过小都无法欣赏。  相似文献   

12.
诗歌应用问题尚无人提出,更无人给以专论。“诗超功利而审美”一类说法有违实际。诗歌拥有可以把握应用的物质形态,是与意识相关的审美活动的结晶,不会不具有审美功能及相应功利性。功利的利包括精神利益。和人完全无利害关系的东西,不会引起人们的美丑感觉。诗歌应用是诗歌功能得以体现的一种必要前提,对诗歌生命力、生存态势等有关键性影响。诗歌应用具有复杂性,不能笼统肯定或否定。欠缺对诗歌应用问题的必要研究,难于使当今诗歌获得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对山水的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观照活动。人对山水或主体对客体采取审美态度,首先必须具备超功利、超道德、摆脱理性意识的“林泉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山水审美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审美体验活动要经历从感官的愉悦到精神的超越的过程,即先是耳目之欣悦,继之而来的是心灵的律动,到最后则是“目不知毫素,心不知笔墨”的生命愉悦。如此,审美主体不但对客体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对其自身也是一次精神的提升,使自己从现实生活中世俗的人转变为一个“佳意好景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的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审美满足人生需要的角度论述美育在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促进内外和谐方面的独到作用。通过与其它满足人生需要的方式的比较,揭示审美具有把无功利的游戏精神和丰富的感性享受结合起来的特点,而美育发挥作用的条件就是为以上两方面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艺术的起源看,文学艺术是有功利性的,在文学艺术产生之初,它总是与原始人类的生存需要紧密联系着,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或者是物质方面的;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文学艺术的功利性的认识也各有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不存在非功利的美学观点,功利的美学观点,功利的美学观在中国始终占统治地位;在西方、模仿说几乎“雄霸”西方文化领域两千年,有着广泛的影响。模仿说本身就承认文学的功利性,但是非功利性的美学观也成变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6.
艺术功利性与审美的形象形态方锡球在人类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中,一直难以否认艺术有关功利的特性。艺术有关功利和非关功利就象两种方向不同的力,在相互作用中,造成审美性在不同的艺术品中有强有弱。在千差万别的艺术品中,我们又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艺术功利性的强弱与不...  相似文献   

17.
关于艺术的发生,历来存在着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三种起源理论。本文认为,艺术活动离不开人的生产劳动,审美艺术的发生最终是人们生产劳动的产物。史前艺术的特征,是艺术活动直接来源于人们的物质活动,因而有着鲜明的功利意识与实用目的,是实用意识与审美意识结合的结晶。而史前艺术的功能,除了实用与审美意义外,还具有传达与交流思想、情感、意志、愿望等象征性功能或符号意义,这种符号功能是原始人类从动作思维向意向性、抽象性思维转化的过渡形式,是原始人类主体内在精神外化的物质手段。  相似文献   

18.
儿童诗歌教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取功利的价值观,是无功利欲求的观照。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曾说过:"人,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居大地。"这告诉我们,人在为物质生存保有生命,而辛苦劳作。但同时,还会为一种灵魂的提升,精神的享受而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要诗意栖居大地就要过一种诗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吴建江 《考试周刊》2014,(92):29-29
<正>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直接关乎其对作品是否深入理解,能否与作者进行心灵碰撞。然而现在学生的阅读仍然得不到有效保障,一方面学校不提供阅读的保障,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对阅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根本原因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功利性问题。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说:"功利的危害是导致人的狭隘:……功利狭隘的人说到底是没有出息的,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包含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美的无功利的令人愉悦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无概念的必然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性质,从而形成了其矛盾着的美学观,为后世美学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