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知识型"教师到"生命型"教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古代社会,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文以载道”,当时的知识主要是伦理道德知识,而非科学技术知识。这样“,传道”其实也是通过“授业”来进行的,教师的“授业”本身就是传道。所谓的“解惑”,也就是解决“传道”和“授业”中学生的疑惑,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道”,掌握“业”。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三件事,最终就统一为一件事:“授业”。“授业”乃以知识为对象,以掌握知识为教育的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在“授业”中完成“传道”的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  相似文献   

2.
杨姝 《考试周刊》2010,(28):224-22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地突出了教师只有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文化知识修养,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学生,塑造心灵美的人才,是教师的责任。古人概括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三条中“传道”是第一条。传道者,传布做人的道理,拿今天的话说,就是人生观,世界观。不同时代,不同阶级,要传布的大道理也不相同。然而,“传道”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学的根本原则,这是  相似文献   

4.
“师者熏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职业定义中流传最广泛的一个。古往今来,教育工作都把“传道”放在了首位。“道”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思想品德。教师如何传道,如何在学生品德教育中发挥榜样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身体力行的事。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榜样作  相似文献   

5.
马肃霜 《山东教育》2008,(12):48-48
《品德与生活》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在小学各门学科中居于重要地位。如何走出“灌输”“强压”等说教式的“传道”误区,是摆在每位思品课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中“传道”策略的剖析,就教育事例创设的策略,与各位教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教育要完成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对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传道”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人、影响人;“授业”即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本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技术、过硬的业务本领和职业素养;“解惑”更是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科学的教学方法、耐心的教  相似文献   

7.
李青 《教育论坛》2005,(1):36-37
大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其中把“传道”(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教师职责的第一位,认为它比传授知识,为学生解难释疑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的现代教师作用观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任苏民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师的作用可以用韩愈的话来概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虽经抽象化后至今仍被人们引用,但在当时却有特定的涵义:“传道”是指传承儒家道统;“授业”是指讲授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9.
赵萍  李彦路 《文教资料》2009,(31):185-186
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高职院校的教师尤为如此。本文作者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传道”的若干体会。  相似文献   

10.
传授科学知识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但并不是唯一的任务.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社会主义学校的一个基本教学原则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这就是说: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之间存在内在关系的这个道理,我国古代的一些教育家也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唐代的韩愈在著名的《师说》中提出教师有三大任务,即“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放在首位的.所谓传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当然,他的儒家伦常之道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之道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1.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教师的任务仍然如此。但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之间的关系,却有着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教师讲课应着眼于“传道”、“授业”,有的主张应着重于“解惑”。着眼点不同,备课时的指导思想,教材处理、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的考虑等也就各不相同,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探讨。我主张教师讲课应着眼于“解惑”。在“解惑”中“传道”,在“解惑”中“授业”。也就是说,教师讲课应针对学生实际,生“惑”的,教师就“解”;学生“不惑”的,教师就不必  相似文献   

1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的名言,为大家所熟知。在儒家传统看来,教者传道最为重要,是教育的核心。授业与解惑,固然也是教师的要务,但不及传道之重要。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者,能传道之师也。  相似文献   

13.
借鉴庄子的思想方法,可以将艺术教育划分为“技”、“艺”、“道”三个不同层面,艺术教育既是技能教育,又是审美教育,更是境界教育。艺术教师的职责也分别体现为“因材施教”、“授之以渔”和“传道为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职能的传统概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职能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5.
罗昭显 《广西教育》2011,(32):61-62
《师说》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与“授业”并列,足以说明教师的职责绝不局限于教授知识,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乃是同等重要之大事。这种“传道”必须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教学中,以理智、科学的态度,给予学生思想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蕴含着当今人们最为关注也最为欠缺之道——环境保护的道理。本文讨论这方面的传道。  相似文献   

16.
薛玉英 《考试周刊》2009,(27):63-63
新理念和标准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平等中的首席”、合作者和学习者。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教师语言修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完成的。“传道、授业、解惑”中的“传、授、解”无一不借助于语言,教学上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运用。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的身份出现。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在诸多方面存在十分明显的区别。教师在开放教育中充当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支持服务的提供者、远程教学环节的设计者和开放教育理论的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19.
“传道、授业、解惑”是关于教师作用的流行观点。然而,“传道”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能的,教师不应该把自己视为传道者,学生也不应该把教师当作真理的化身。“授业”应该指教师向学生传授“业”,而不是向学生传授“道”。教师  相似文献   

20.
德育渗透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杨薇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古人施教,首推“传道”,即重视德育。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书,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而且要“育人”。物理教学同样具有这个任务。一、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伟大导师列宁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