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话教育是教师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教育的效果却不一样:谈得好,师生感情沟通,达到预期目的;谈得不好,学生或当面顶牛,或压而不服,或阳奉阴违。教师注意谈话教育的契机、场合、内容、方式及技巧,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捕捉谈话契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班级每天都有事情发生,教育不能事无大小,时无先后地去  相似文献   

2.
和学生谈话,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怎样才能谈得拢,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是每个教师都应重视和研究的学问。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和学生谈话的: 有个学生偷了同学的两元钱,当老师准备追查这件事时,学生悄悄地把钱扔在地上,然后又从地上拾起对老师说:“是谁把钱扔到这儿了?”这一切老师都看到眼里,但  相似文献   

3.
谈话是教师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通过与学生的谈话,教师才能有意识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与学生的谈话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谈话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师与学生的谈话要有明确的目的,目的不同,谈话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同。在谈话前,教师就应当认真考虑谈话的目的、内容、采取的方式以及选择的时间等。教师与学生的谈话目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1)明了。即让学生了解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或使其明白他不知晓的事情、事理。(2…  相似文献   

4.
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常常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之间沟通,由此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现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他们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比较复杂,如果谈话的方法或时机选择不恰当,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谈话前,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个人性格特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以下是儿种常见的学生性格特征以及相应的教师谈话技巧。  相似文献   

5.
谈话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总是期冀通过对话,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如果谈话的方法或时机选择不当,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谈话前,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据此设计出科的谈话内容与方式。 “蛮横型”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谈话持敌对态度,与他们谈话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注意收集有关材料或事实,精心设计好谈话内容和方式,并考虑好谈话受挫后的应变措施,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6.
李小青 《教书育人》2000,(17):43-43
教师要了解情况或做学生思想工作,找学生谈话是经常采用的方式,其中办公室是谈话的常用地点。然而,就谈话的效果而言,有时收效并不大。分析其原因,除教师的谈话语言缺乏艺术性外,有时也与把办公室作为谈话地点与学生的心理反应有关。那么,将办公室作为谈话地点有哪些“宜”与“不宜”呢?我认为,这主要视谈话内容、目的及谈话对象而定。 首先从谈话内容来看。如果找学生谈话是一些比较严肃的内容,例如老师向班干部了解情况,布置工作,或对学生批评教育等,倘若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解决,选择办公室作谈话地点一般是适宜的。因为办公…  相似文献   

7.
目前,很多学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以午间谈话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但由于“午间谈话”时间较短,教师实施教育时,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师者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谈话形式单一,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谈话内容单调,基本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因而教育效果往往难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8.
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经常要找一些犯错的学生谈话,而谈话效果也一直是广大教师心中的隐痛,很多时候谈话仅仅是学生迫于形势口服心不服,从而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所以注意谈话的艺术和教育心理的合理运用是  相似文献   

9.
与学生谈话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健谈、善说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倾向于以自己的意见、观点、感情来影响学生,因此,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而学生往往被动受听或机械应答。这种“我说,你听”式的谈话,有时很难收到良好的交谈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实际上,师生谈话与教学活动一样,也应该是双边活动,讲与听是对立统一的。要想使谈话成功,教师不仅要健谈,而且还要善听。具体说来,倾听在师生交谈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教师善于倾听,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  相似文献   

10.
谈谈班主任的教育艺术赵毅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学生,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要花费很多精力,有时为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或学习问题,与学生谈话谈得精疲力尽;有时忍不住要来一番训话,这样不仅收效甚微,而且也有损身心健康。如果我们能利用无...  相似文献   

11.
个别谈话教育是教师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较大,对其恰当地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个别谈话教育能融洽师生间的关系,但谈得不妥亦能恶化其关系。因此,个别谈话教育需要十忌。一忌盲目随意,注意有的放矢个别谈话教育必须具有目的性。通过谈话是弄清什么问题还是解决什么问题,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朱爱珍 《文教资料》2007,(18):176-178
谈话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做好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的一种常用方式,可以在课内或课外进行,也可以在集体或个人中进行,但有时更多用于课外个别教育时进行。“谈心”,充满着技巧和艺术,一次成功的交谈,将会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指导自己行为,促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提高教育效果。反之,将削弱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谈话对教师而言并非难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经常要与学生谈话,特别是与违纪的学生.当我们自以为对谈话驾轻就熟时,是否考虑过谈话的艺术性与有效性?是否注重与学生谈话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谈话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最普通和常见的方式。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赞可夫在著作《和教师的谈话》一书中指出:"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我们传统的谈话方式中,"教师找学生谈话"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虽然也有同学有了问题来找教师交流,  相似文献   

15.
谈话交流,是教师进行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途径,不同谈话对象,对谈话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才能提高谈话的效益,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谈话教育的艺术是指教师借助情感性的语言交流,引起学生的共鸣,以达到教育目的艺术化教育手段。谈话教育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工作,不管谈话教育的性质是什么,教师自己的人格力量和其所拥有的真理力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学生对你的人格力量和真理力量没有任何反响,这时起作用的便是谈话的技巧。谈话教育的形式有演讲、报告、个别谈话、座谈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该是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为了使谈话效果实现形象与情感的统一,产生神奇的教育功效,在谈话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曾蓉 《广东教育》2007,(12):34-34
作为教育要素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键性中介,班主任在整个学生教育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其最了解、熟悉学生,与家长联系密切,与学科教师容易协调,为教育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谈话是教育学生最经常使用的方法,然而许多谈话的效果都差强人意,究其原因,这种谈话还是以批评、说教为主,故效果有限.如班主任能掌握一些科学实用的心理咨询技巧,必能使其与学生交流的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谈话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情感,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通过谈话,不但能够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探究学生成长的过程和规律,从而有效地搞好教书育人工作,而且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因此,能否正确、合理、充分地运用好谈话这一方法,并掌握谈话的艺术技巧,对能否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一句话讲得好,使人笑;讲得不好,使人跳。这就说明,谈话本身也是一门学问。谈话是解决学生思想偏差、教育学生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谈话时,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掌握好谈话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教育学生改正缺点的方式之一。要使谈话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与地点。   在整齐清洁的办公室,师生关系明确,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可以提出较为严肃的批评,但应掌握批评的尺度,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