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和商誉,对数字期刊发展意义重大.构建数字期刊品牌,应重视依托独立网站、集团化专业网站或第三方数据库运营平台嫁接传统期刊品牌,重视运用标示设置、品牌定位、互动式参与等策略建设与推广网络品牌,并围绕产业价值链进行品牌延伸和深层次、多元化的价值开发.  相似文献   

2.
试论集团化与我国肿瘤学期刊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文  刘红武 《编辑学报》2005,17(5):354-356
分析国际期刊业的集团化趋势和我国肿瘤学期刊的现状,论述我国肿瘤学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产业”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在我国已提出十年.期刊产业数字化的传播实践,在我国也已历时十载.十年来,龙源期刊网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客观数据,连续十年推出“龙源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本文试图通过龙源十年数字化传播TOP100的第一手全样本数据,总结和描述我国期刊产业数字化传播十年来的基本特点、演进过程,探索期刊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媒介政策改良和媒介市场扩张为数字期刊发展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但在现实中,数字期刊的发展还存在种种困难,如何推进数字期刊产业的更好发展,解决数字期刊发展预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成为一个亟须探讨的话题。本文作者通过研读于春生博士的著作《数字期刊产业价值链优化与发展策略研究》一书,对数字期刊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度探索。  相似文献   

5.
龙源期刊网自2005年起,连续8年发布中文期刊海内外网络传播TOP100排行榜单,以及3000种主要期刊海内外在线传播的TOP100栏目、TOP100文章、海内外访客地区分布等专业项目。2012年还特别增加了与三大运营商合作的龙源期刊移动阅读TOP100期刊、APP应用商店龙源期刊TOP100、龙源手机网移动阅读TOP100期刊等三个新设项目数据的发布。认真分析这些专业数据,寻找期刊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和受众数字化阅读的基本特点,把握大众阅读方式的演变态势和期刊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趋向,对于我国期刊产业的内容生产、编辑业务的改进,期刊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提升,以及期刊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都  相似文献   

6.
吴锋 《今传媒》2008,(6):29-31
与网络业的全线飘红,电视业的快速发展和报业的"拐点"争议相比,2007年的中国期刊业显得相对平静,期刊广告和发行收入继续稳步增长,期刊产业整体呈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当然,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中国期刊业也面临着更为惨烈的竞争环境,内容提升和战略调整是2007年-2008年期刊业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7.
在期刊数字化条件下,期刊编排具有集约化运作的趋势.集约化编排业务承办主体、业务细分、组织体系,是研究期刊编排集约化的三个基本维度,而政策推动、期刊整合、协调机制,是编排集约化运作实现的三个基本条件.期刊编排集约化发展有赖于数字期刊集团化,更为关键的是有赖于深化期刊体制改革和期刊整合,而编排业务集约化所产生的低成本、高效率的魅力,将成为期刊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浅议我国数字期刊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的数字期刊产业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这个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国数字期刊业的发展早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重庆维普公司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其后,清华大学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的发行和万方公司互联网数字期刊工程的发展,开辟了我国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新纪元。目前,我国数字期刊产业不仅涌现了万方、维普这样的数字期刊巨人,而且在出版模式、盈利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据估计,2006年我国数字期刊业产值达到了5个亿。尽管我国的数字期刊产业已经取得了不少成  相似文献   

9.
期刊集团化是大势所趋。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要在充分认识军队后勤专业期刊特殊性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同时积极借鉴地方期刊界沟通交流期刊出版集团化的经验教训,才能实现军队后勤专业期刊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提升为军队后勤建设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红尘 《编辑学刊》2007,(1):62-66
在我国的期刊市场上已经发展起来一批具有集团化经营能力的期刊社,比如《读者》《知音》《时尚》等.而《时尚》杂志集团率先在中国实现的集团化、产业化经营策略,为中国的期刊杂志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参考与借鉴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地学期刊资源的整合,实现地学期刊集群化和数字化,<中国地学期刊网>应运而生.它服务于我国地学期刊,倡导学术期刊OA化,通过构建学术期刊多元化发展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最终目标是实现地学期刊携手打造共同的"区域性"的地学期刊平台,旨在建立一个本土的质量高、快速便捷、更加开放获取的新型学术期刊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发挥期刊编辑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瑾平 《编辑学报》2008,20(4):354-355
论述期刊编辑参与企业科研活动的可行性.认为企业科技期刊专业编辑多来自其主体专业与产业,具备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的专业素质,可帮助提升科研成果的表述水平;编辑参与科研可使期刊内容更具实用性与前瞻性;参与科技活动可增强编辑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有助于发挥编辑和期刊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品牌增效益--《学会》杂志办刊经验谈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柳晓丽 《编辑学报》2005,17(2):142-14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期刊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迅速地占领期刊市场,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期刊编辑应当转变观念,由传统的质量意识向精品意识、品牌意识转变.这是期刊发展和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市场经济、国际文化市场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刘明寿 《编辑学报》2009,21(6):471-473
探讨界定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的概念,阐述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整合的作用,分析困扰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整合的原则和资源整合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外期刊出版管理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涂晓华 《编辑学报》2010,22(4):374-376
为提高中国期刊业的竞争力,从中外期刊业出版管理的角度,考察了中外期刊特别是科技期刊的办刊管理、出版立法、开放存取模式、经济调控机制、行业组织管理.认为我国对期刊业的管理方式应转向主要以经济、法律手段进行的间接管理,行业组织的行业管理职能应得到强化,同时期刊发展应顺应世界学术出版潮流,加强开放存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外期刊经营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对我国期刊市场的现状分析和中外期刊出版业的实力规模、出版机构、发行方式、消费市场等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期刊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数据库生产业集中与分散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美国、西欧、日本数据库生产业的发展模式及我国数据库建设的现状,提出数据库生产业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8.
荷兰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荷兰科技期刊出版业的特点,从宏观管理、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三方面分析荷兰出版业的社会发展环境,透视荷兰出版业高度发达的成因,指出,荷兰之所以成为世界出版业大国之一,不在于国家采取了什么支持手段和法律规定,而在于荷兰本身有着促使其出版业不断成长的历史渊源,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作背景,有着荷兰以世界通用语言英语进行科技出版的策略,同时更有着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化出版体系。  相似文献   

19.
概述传统期刊及其版本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期刊和新媒体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新媒体背景下期刊业及其期刊版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期刊实施新媒体战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贾明 《编辑学报》2012,24(6):561-563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不断推进期刊业体制机制改革,期刊出版单位应建立系统、成熟、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树立经营意识、风险意识和市场观念;建立编辑规范化、期刊评价与质量控制制度,建设数字平台,进行数据库网络传播,以提升办刊质量;以多元化方式,开展多种经营;建设一流的期刊出版、编辑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