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最后一次回到老屋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感应.久不回家的我清晨醒来满脑子尽是老屋的记忆.各种久违的人和事一起涌上心头,驱使着我一定要回老屋看看。乘坐的班车缓缓驶离了我生活了多年但仍不属于我的城市.风呼呼地从耳边吹过。  相似文献   

2.
告别老屋     
难舍老屋,难舍童年的点点滴滴……童年是一支清远的笛,总能吹出欢乐的歌。童年的老屋是一颗耀眼的星,时时浮在我的脑海中。我出生在这个老屋,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哺育了我整整十年,养育了我家三代人,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屋子虽然不大,但是却常溢满了笑声。屋前的大菜园,是我们一家人的乐园,笑声时常从这里飘向远方。我本是不大喜欢老屋的,但随着时光飞逝,岁月蹉跎,我却越来越喜欢老屋,屋内充满了和谐与欢乐,处处都包裹在爱的金圈中。窗前,几盆淡紫色的鲜花点缀着老屋的优雅,发出缕缕爱的清香。门后的木架上,摆放着各种新鲜的瓜果蔬菜,更增…  相似文献   

3.
正奶奶离开后,老屋就不再有炊烟缭绕了。第一年我高考,备考紧张,一家人心照不宣地放弃回老屋过年。第二年是堂弟。第三年"大事"都处理完了,拖了再拖,时间没能留住奶奶。母亲说:"娘没了,家就没了。"听了,心里莫名地忧伤。起初,我不信,犟着脾气往老屋跑。奶奶生病后,老屋就空了。屋还在,家具一样没有搬动,只是人走了,再见已经面目全非。青藤无声地爬满土墙,累累青苔把岁月留痕,蛛网绕着屋檐下的燕窝转圈,我在老屋门槛外伫立,不敢踏入一步,怕踩到那层厚厚的封尘,惊醒沉睡的旧梦。  相似文献   

4.
老屋     
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情笃深厚、意也浓浓。鲁迅接母亲到城里居住,搬家离开故乡的那一刻,鲁迅先生写道:"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渐渐地远离了我。"那景、那情,可以入梦。故乡我家的老屋让我难以忘却,那里,逝去的往事令我不能释怀,住在老屋的温馨,是真正意义上的家的感觉。老屋是六十年代初期砖瓦厂的废弃厂房,原  相似文献   

5.
中秋小记     
刘青瑶讲述第一个故事:中秋前夕,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晨,我还赖在床上隔窗听风雨时,奶奶急急地来到床前:"瑶瑶,莫睡了,快起来,你家老屋进水了!"我们连忙赶到老屋前。爸妈常年在外务工,我在外地读中学,每次放假回来待不了两天便走。因受不住自家老屋的潮湿与孤单,我回家时,往往睡在隔壁爷爷奶奶家。自家的老屋就这么荒废着。老屋的房子是砖瓦构造,并且夹杂着几墩泥墙。屋旁有一棵虬  相似文献   

6.
读老屋     
我真的不愿再看一眼老屋,哪怕是在自由散漫的梦中。老屋太老,太脆弱,太容易受伤,仿佛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然而,我又不得不回家看望老屋了。兄长的电话透着无奈和哀伤:老屋快要倒了!邻居老刘家的那堆瓦紧偎着老屋,将一汪一汪的雨水导入了老屋的脚踝骨。任你是铁骨铮铮,又怎能消受得了雨水和岁月的浸泡?  相似文献   

7.
快要搬新家了,虽有几丝喜悦之情,但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我就要和与自己相伴十几年的老屋分别了。老屋不大,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房子,青砖、黑瓦,砖上的石灰斑驳脱落,露出的青砖由于多年受侵蚀,长出了青苔。老屋很简陋,但它装满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老屋前有一个小天井,里面摆放着爸爸精心种植的盆景,还有我亲手种的一株爬山虎。每当春意盎然时,爬山虎便抽出了新芽,慢慢地给老屋换上了新装。天井的角落有块用得很旧的水泥板,妈妈每天很早就会在这里洗衣服。到了夏天,天井里很凉爽。吃过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会搬出椅子…  相似文献   

8.
老屋     
父如老屋,老屋如父。光阴似箭,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也一天天好了起来。那伴我多年的老屋被二层高的楼房代替了。回想起来,在老屋里虽说有诸多不便,但有无穷的快乐,老屋像摇篮般地伴我成长。老屋为我们一家人遮风挡雨;父亲以他硬朗的身板支撑着我们这个家。父亲的脊背,正像老屋的梁,它是我们全家的主心骨。听说老屋刚建好的第一年,爸妈结婚了,第二年就有了我。从此,因为操劳过度而过早  相似文献   

9.
那一缕粽香     
终于可以回一趟老家了。坐在颠簸的长途客车上,柔和的灯光照在旅人熟睡的脸上。我浅笑:旅人在梦中是离家最近的!来到现在所在的城市多年了,但越是长大,越是怀念从前住过的那间老屋,和老屋里的两位老人。终于到了。老屋的灯光引领着我前行。我的到来似乎让老屋平添了无限的生气。外婆像是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客人,忙得不知所措:又是削苹  相似文献   

10.
东头石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一种悠闲的小居.我记忆中很久以前的老屋大概也像这样,只是更有一种磨难后的沧桑感.现实中,这份沧桑已挥之殆尽了,只有一个东西还残存着这种气息.奶奶管它叫:东头石. 这是一块很大的石头,"有一尺半高,二尺宽,三尺长."这是奶奶对我说的,但因经历太多风雨,尺寸也有所损失.奶奶说这原本是老屋的基石,但最后唯独这块没有用上.之后就放在屋前,久而久之,就成为老屋的一个标志了.  相似文献   

11.
<正>古运河畔,文昌阁旁。一条青石铺就的小巷深处,便是我家老屋——现在已成为朱自清故居纪念馆了。几年前的一个秋日,我从北方回到故乡扬州工作。从此,我有机会常常回到这个"家"看看。几十年来,朱家人早已散落各地,但我总觉着老屋就是我的"家"。正是黄昏时分,晚风徐徐,夕阳西下,余晖脉脉,洒在老旧的青砖黛瓦的院墙上,平添了几分苍凉与感慨。祖父朱自清一生短暂,只活了50个年头,其中一大半时  相似文献   

12.
那天回家     
当火车行驶在高架桥上时,坐在窗边的我看到了一样既平常却又久违了的东西——一间黑瓦白墙的小屋。这让我想到了童年,想到了那间给我无尽快乐的老屋。带给我这一切幸福快乐的是一间有点破旧的老屋和老屋中的一切。老屋里有旧方桌,旧长凳,有一群争先恐后抢食的鸡  相似文献   

13.
母亲招呼我和她一起到老屋里去搬些冬储的大白菜。我闷闷不乐地放下书本,跟在母亲身后向老屋走去。母亲打开老屋的门,门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老屋很黑,没有灯光,我努力地睁着眼睛,眼前仍是一片黑暗。母亲利索地  相似文献   

14.
故乡的老屋     
老屋在盐城,大冈的永红村,一个贫穷的小村子。其实我至多一年回去两次,一次待两三天,也很少住在老屋。这样说来那儿应该只是籍贯,连出生地也不是。我也从未为那片土地奋斗过付出过。但在我心里  相似文献   

15.
吴题 《初中生》2017,(27):34-35
我半岁时就被送到奶奶家,直到五岁. 奶奶住的是老屋,好老好老.老屋是木板房,“地板”则是石头.老屋虽老,但很结实,现在还屹立在萋萋荒草里,只是不再是我的天堂,而是小动物们的天下. 家里包括我在内,有堂兄妹四个,而奶奶最疼我.  相似文献   

16.
正已有一年多没回过老家,最难忘的是家乡的老屋。小时侯,我总会在老家度过寒假、暑假。舅舅告诉我,老屋是在1976年的春天由外公盖起来的。老屋前有一棵老橘树,那是外婆栽下的。老屋旁的一条河,清澈见底,鱼儿在水底嬉戏。舅舅还在河中养了蟹,说是给我和表哥养的。  相似文献   

17.
老屋     
故乡的那座老屋 ,如一位暮年老者在记忆里倚杖而立。当老屋作为背景出现在照片上时 ,许多人都觉得诧异 ,我就出生在这座老屋里。生我的那一天 ,正是春光烂漫 ,那天老屋的门楣上写满了父亲的喜庆。然而 ,我却不尽人意。出生后不久 ,就开始发烧 ,不停的抽搐 ,在父辈的一片焦急中 ,好不容易才治好。以后的日子里 ,高烧一而再再而三的复发 ,父亲放心不下就夜夜守护着我。但少年的我并不觉得父爱如山。因为那时父亲不准我出屋 ;每天出工前都叮嘱 ,“别乱跑”。所以没病的日子 ,我常爬上窗台 ,仰望着屋外的蓝天白云。有时 ,云一动一动就像老屋一启…  相似文献   

18.
泥土,到处皆有,遍地都是。每当看见这抔泥土时,我就想起了那祖祖辈辈住了不知多少年的老屋;我就想起了与亲人在老屋里畅谈的情景,想起了在老屋里度过的快乐时光。虽然现在的新家宽敞明亮,可我还是觉得没有老屋亲。以前,我总嫌老屋又破又乱,可现在才知道,老屋才是我的天堂———可惜它已不复存在。这抔泥土,才是老屋的象征。水,一杯普通的水,就因为它是故乡的井水,身价倍增。水,还是故乡的甜。多么富有哲理呀!我是故乡的井水养大的,我也要像它一样清澈、透明,把甘甜带给千家万户。每当我看见这杯水的时候,我就想起妈妈冬天在井旁洗衣,那水是…  相似文献   

19.
在外面久了,总是想回家看看。看到的往往是"二老":老屋、老人;听到的往往是"一老":老故事。上了些岁数的人,总会有这番感触,谁也逃避不了这"三老"的洗礼。我们也许离老家不是很远,但回望的次数总是在减少,忙忙碌碌里打发走了些许的时光。兴师动众回去一次,总是那样的艰难,拖家带口,瓜果行囊,是要及早盘算一番的。回得家去,迎接我们游子的先是那老屋。老屋已有了年岁,像是一列早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老屋要拆迁了,那个我曾生活了十九年的老院要拆迁了,我那记忆中逼仄的老街和古朴的老城都要在地球上消失了。老屋的交割手续已了,但母亲迟迟不想搬家,一天天地拖延着,为此找了许多借口:天气、时辰、吉日、人手……其中的原因谁也明白:母亲是留恋这个住了五十年的老屋、老院、老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