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政府公益性信息资源概念属性的分析,比较政府公益性信息资源与政府行政性信息资源和政府商业性信息资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获取与利用的目的、性质、作用对象和功能上,即政府公益性信息资源具有公共福利性质,更加突出获取利用的服务性、社会福利性和普遍性,单纯的市场模式以及完全的行政手段不能有效满足社会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社会化模式参与政府公益性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结合我国国情对社会化模式的框架原则与具体运行形式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探讨了社会化模式在政府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中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级别团队科研人员的信息查询行为特征和差异.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科研人员信息查询行为量表,调查所在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局级4个层面科研项目的36个团队218名科研人员的信息查询行为,并比较分析其信息查询行为特征和差异.结果:团队中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科研人员的信息查询行为均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称的科研人员对信息查询行为最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团队科研人员的信息查询行为最优.结论:应针对项目团队科研人员的信息查询行为水平,提高、增强科研人员的信息协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其构建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农村居民结构特征与接触信息类型的分析,认为不同群体类型的农村居民对于不同传播媒介的信息所表现出的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行为有很大差异,并且阐述了以普通农民和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受众对大众传媒和农村专项信息服务系统的心理认知、需求状况、接受能力与利用习惯.  相似文献   

4.
因特网用户信息检索与浏览行为研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邓小昭 《情报学报》2003,22(6):653-658
分别揭示了因特网用户信息检索、信息浏览行为的特点 ,比较了网上信息浏览与检索行为中的用户信息需求认知建构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浏览 检索整合式的网上信息查寻模式  相似文献   

5.
试析因特网用户的信息交互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析了因特网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类型及特点,并对典型的因特网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如社会相符行为、聚群行为、利他行为、从众行为及公开与私密并存的网上信息交互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时间是信息行为中普遍存在的情境因素,然而将时间视为稀缺资源,探讨其对信息行为影响的研究较为零散。本研究梳理信息行为领域中对时间限制和时间压力影响的相关研究,总结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对信息行为的作用和影响,以加深对时间因素的理解,呼吁信息行为领域对时间的关注。[方法/过程]在阅读与筛选近10年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系统性归纳与总结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对信息行为的影响,着重梳理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在不同类型的信息行为过程中的角色。[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会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信息行为(包括搜索、浏览与撰写行为)、无明确任务下的信息偶遇行为和信息决策行为均产生影响。未来研究者应厘清时间限制、时间压力及其相关概念边界,明确时间压力测量标准,同时关注时间压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融汇过程中行业联盟成员企业构建行业知识库的实际背景出发,在考虑了行业知识库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公共地悲剧"的基础上,建立了行业知识库构建过程中企业间组织行为的博弈模型,从"组织与组织"和"组织与联盟"两个层面分析了成员企业的博弈策略,并讨论了信息资源的供给不足和过度使用的原因.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微阅读作为新型阅读行为,在当前阅读中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阅读材料、阅读体验、阅读心理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微阅读行为的表现形态.同时,在深入探讨微阅读与浅阅读的根本差异后认为,微阅读是对当前迅速变化发展社会的适应,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微阅读定性为浅阅读.此外,基于信息权利视角,本文还从信息隐私权、信息准确权、信息产权、信息资源获取权四方面对微阅读信息伦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意义]近年来,移动搜索行为成为信息检索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用户在移动搜索过程中会发生较多的后续行为,对移动搜索后续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移动搜索意图、挖掘移动搜索行为特征。[方法 /过程]基于移动搜索会话中的后续行为视角,通过一次真实场景下的用户实验,结合用户手机交互日志数据与结构化日志数据,分析用户在移动搜索会话中的后续行为特征。[结果 /结论 ]在移动搜索中,移动搜索引发的后续行为主要包括持续搜索、信息分享、网络购物、通话服务、出行导航,其中以持续搜索、信息分享为主;移动搜索任务、搜索动机、搜索主题与不同类型后续行为之间的关联存在差异;在APP使用路径方面,用户在后续行为中的APP使用路径较为复杂,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性。  相似文献   

10.
按照信息的来源与产生方式,信息资源可分为原生信息资源、外来信息资源和次生信息资源,从产权属性上三者分别定性为自主知识产权信息、非自主知识产权信息和伴生知识产权信息。信息确权理论是信息产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构建至少应当考虑作为信息确权理论"硬核"的信息资源生产方式与生产规律、信息消费与信息侵权的行为特征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以及信息确权的法理依据、信息确权的商品价值论依据、信息确权的技术手段、信息确权的当事人协商机制、信息确权的行为规范与评判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共词、词串(cluster)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收录入WoS和LISTA数据库并发表于2001~2010年的68 563篇研究文献的摘要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检出了信息行为研究的8个子领域和5个中心问题,勾画了当前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全貌.通过对信息行为各子维度的分析,概述了信息行为研究的特征.针对当前研究者普遍关注的一些关键问题,分别对信息行为与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心智评估测量研究、信息行为模型构建、仿真研究和扎根理论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考察,揭示了这些领域的主要动向和代表性成果.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概述了信息行为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分类建设农村信息化的角度,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总结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特征的共同性和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基于江苏省农民信息行为的共同特征改进江苏农村信息服务;基于江苏省农民信息行为的区域差异面向各地区农民开展分类服务;努力做好区域协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王钰 《出版科学》2018,26(1):82-89
根据伍德鲁夫的用户价值层次理论,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科技信息用户价值研究领域的69篇科学期刊文献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现状和研究脉络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国家分布、主要发表期刊等.其次总结科技信息属性层面的价值,将其按照用户接触信息的顺序分为从外到内的3个层次:延伸属性价值、形式属性价值、核心属性价值.然后分析属性层价值转向使用结果层价值的路径,提出使用结果价值包括金钱价值、功能价值、情感/认知价值、社交价值与条件价值(前因)5个方面,同时对最终目的层的用户价值进行阐述.最后提出由属性价值、使用结果价值、最终目的价值构成的信息用户价值层次框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网络档案信息公开与控制的角度,按信息所具档案、网络信息、政务信息三个基本属性以及信息行为基本准则适用法律法规分述。为网络档案信息服务进行依法施控.提供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个人网络行为信息作为大数据分析的关键要素,被广泛应用于新闻内容分发、互联网定向广告、消费者自动化决策等场景之中,同时带来法律风险、伦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应明确个人网络行为信息的法律属性,赋予个人信息主体"拒绝权""退出权""删除权"等权利,同时加强对算法的法律规制,为保护个人网络行为信息,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6.
信息传播在动物和人类的择偶过程中都十分重要。性选择带来的压力使每个个体都变身传播专家,进化出丰富的传播策略:通过声音、体态、身体器官或文化装饰来进行包装、宣传、修饰或掩盖,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进化中的不同压力使两性择偶中的传播策略有所差异。由于发明了语言和文化,人类择偶中的信息传播远较动物世界复杂。现代婚姻市场中的信息浑浊与传播失灵普遍存在。现代性的扩张使当代人择偶面临巨大的传播迷局。从进化论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的择偶行为,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传播与人性的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龙凤姣  周佩 《图书馆学刊》2013,(10):126-130
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湖南、广西两地高校图书馆的3类用户群,即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信息行为特点、信息行为差异做对比与分析,以期为图书馆的管理决策与信息服务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介绍了中美两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政府行为,对比分析了中美政府行为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表现异同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分类建设农村信息化的角度,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总结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特征的共同性和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基于江苏省农民信息行为的共同特征改进江苏农村信息服务;基于江苏省农民信息行为的区域差异面向各地区农民开展分类服务;努力做好区域协调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动态发展过程的梳理与总结,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并从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三个角度的转变介绍了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