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 ,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论题 ,针对我国当前体制改革的实际 ,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 ,指出改革“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 ,没有定型的模式所依……在这个过程中是难免出现缺陷和错误的”,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证。引用名言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全文共引用了七条之多 ,给人的感觉却是多而不赘 ,实而不华 ,既精且巧 ,恰到好处。它不仅强化了论点 ,也为论证提供了充分的论据。名言 ,使此文熠熠生辉。名言的妙用何在 ?一、强化论点怀特黑德的名言“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可谓字…  相似文献   

2.
《“畏惧错误就是毀灭进步”》一文,虽只有千把字,可是除却文题,就有八处引用了伟人的名言。引用,本来是写作中的一般方法,而本文的引用却别具一格,作用赫然。一、篇首引用,确立论点。“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开篇首句。作者引用这句“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名言充当文章的中心论点,言简意赅,鲜明有力,增强  相似文献   

3.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是一篇酣畅明快、雄浑凌厉的议论文。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用辩证的观点论述错误同真理、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从本质上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强调错误并不可怕,畏惧大可不必。鼓励改革者不怕出现缺陷与错误。指出正确态度是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4.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语感分析(一)把握思路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本文中心论点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它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而提出来的。2、本文中心论点是怎样一步步得到论证的?本文一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就在第二段阐明发生错误的原因,再在三、四段进一步阐明该如何对待错误的问题:第三段主要阐明错误并不可怕,第四段进一步证明“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  相似文献   

5.
一 文章标题居于一篇文章最醒目处。其中,有些标题有完整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句子,但无标点,如: 例①《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初中《语文》第四册)。有些标题本身就是介词词组、偏正词组,如: 例②《关于写文章》(初中《语文》第五册)。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对句子的表述是:“句子……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相似文献   

6.
阅读《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和《理想的阶梯》这两篇议论文,不难发现两文在写法结构等方面有许多惊人的相似。倘若教师以把握结构为突破口,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方法学习两文,揣摩异同,便可理清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理想的阶梯》、《说“勤”》、《事业篇》四篇文章均是议论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名言和事例作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难点是议论文的结构以及议论文中事实论据叙述的详略。本单元的可考点有:①全文或主体段落的结构层次分析;②名言的记诵与恰当运用;③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比较区别;④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错误是坏东西,因此,犯了错误就要检查、反省……近来,有些同志发表文章,从认识论的角度为错误鸣不平,相继提出,要“为错误争一席”,要看到“错误对认识发展的积极作用”,甚至断言“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错误?我认为,在对立两极中思维,大搞非此即彼,要么贬斥,要么褒扬,都是不科学的,而必须进行三极思维,立体思考,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篇文章,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有着作者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也叫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归纳文章的中心是理解文章的重要一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中心。有些议论文,它的题目既是论题又是论点,即文章的中心。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等。有些说明文,题目就揭示了全文的中心,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征”,也是这个题目的“题眼”。这篇文章的中心可这样归纳:本文…  相似文献   

10.
学校安排我上一堂主说型的课。根据教学进度,我选了《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有特色的议论文,教学重点是:①引用名言在议论中的作用。②逐层论证的结构层次。课前的设想是:用“讨论式”来上这堂主说型的课。 首先,我根据课前的精心设计(如注意中心论点、分论点等重读;注意各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停顿时间)范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划出文中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四册的重点是学习议论 ,全册教科书共收编议论文 2 5篇 (包括文言课文 )。同学们要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议论方法和语言运用技巧 ,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 ,为阅读课外更多的议论文打好基础。【阅读指要】一、要留意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议论文题目的审阅 ,可以明确论题和旨意。如 :《想和做》《怀疑与学问》等题目 ,告诉了读者议论的范围 ;而《“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俭以养德》等题目 ,使读者一目了然 ,明确论点。二、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它是作者通过认识和提炼生活材料而进…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这句话乍一听令人吃惊。然而,凝神三思,认真咀嚼这句话,可以品味到其丰富的含义。它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一句带震撼力的口号鼓励学生大胆去“标新立异”。一、课堂允许出错在课堂中创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对学生在求知探索中出现差错,教师不责备、不歧视,赞赏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和纠正错误,能促使学生焕发更高的求知、创造热情。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中的“平角”概念后,有学生问:“是不是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13.
【重点辅导】议论文的论据。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这是论据的本质特征。1 .明确论据的类型 :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 1道理论据。《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 ,引用了七则名言作论据。这是因为 ,名言是思想的火花 ,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晶 ,它言简意赅 ,富有哲理 ,且无需再加以证明就被人们普遍承认。因此 ,恰当引用名言 ,能有力支撑论点 ,加强文章的立论效果 ,增强文章说服力。 2事例论据。例《理想的阶梯》,作者为了证明中心论点 ,把“奋斗”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刻苦勤奋 ,珍惜时间 ,迎难而上 ,并分别列举了有…  相似文献   

14.
“名言”,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人生体验。其言简意深,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闪烁着哲理的火花,且毋需再加证明。精当恰切的引用名言进行说理,能有力的支持、加强文章的立论和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大量引用“名言”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进行说理的支柱。这篇仅一千多字的文章,却引用了七则名言。从来源上看,这些名言,有的出自哲学家,有的出自科学家,有的出自文学家,诗人。从作用上看,这些名言多数引作论据,有的作论点,有的既作论点又作论据。从引用方式上看,多数明引,也有暗引(如  相似文献   

15.
一、新课导入渗透品德教育新课的导入,是把握教材内涵与学生思想实际的结合点,把语文教学与学生思想结合起来,使学生闪现智慧和思想的火花。例如在上新课《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时,因学生纪律和作业问题,我狠狠地批评了学生,开始上课时,教室里很沉寂,孩子们情绪低落。面对这种场面,我提出一个问题:你犯过错误,经受过失败痛苦吗?有几位同学联系自己的真实思想,生动地介绍了自己失败的痛苦,于是简单归纳,指出对于每个人来说,错误和挫折都是难免的。我们都失败过,痛苦过,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还有可能再犯错误,再遭失败,问题是如何对待错误,…  相似文献   

16.
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阅读议论文 ,就要把握文章的论点 ,分析文章的论据 ,理解文章的论证 ,从而正确理解文章提出的主张 ,认真体会文章结构的逻辑性 ,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感受文章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和生动性。本文谈谈如何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要研究中心论点的表现形式中学课文里 ,中心论点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 .中心论点直接表现在文章之中 ,即可以在文章中直接划出表现中心论点的现成句子。如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 ,用文内引用的名言作标题 ,鲜明地揭示了论点 ;《理想的阶梯》一文 ,针对青年中存在…  相似文献   

17.
怀特黑德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差错可以成为正确的先导,差错往往隐藏着正确的结论,或者成为引发正确结论的"基石"。学生的差错大多是"差那么一点""拐个弯就对了"。但长期以来,很多教师视学生的错误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笔者从与其置之不顾,不如还"正"于生;与其生拉硬拽,不如顺"生"而为;与其浅尝辄止,不如"生"挖细品。三方面阐述课堂上面对学生学习错误时亟待重视的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社会经济服务赵连忠一、农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5年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决定》中一个要点就是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突出了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当前,我国经济工作正在实现“...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悲剧是历史的必然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冲突。”(恩格斯语)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四册)在平静的叙事和描写中,一方面把“红柳”这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分析了英语学习中存在的误区:把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学习变成单一的看懂,只默读,不朗读;只动眼,不动口:聋子听力,哑巴口语;阅读量不够;把知识当技能,只学不用;浮躁速成心理;重结果,不重过程;对教师的依赖;频繁改变教材缺乏系统性。同时提出了语言学习的理念:语言学习规律是先“语”后“文”。英语是技能不是学问。练听必练说,练读必练写。语言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学会的,畏惧错误就等于毁灭进步。口耳沟通胜过纸笔沟通“盯住”一套教材,“听烂”一本磁带。英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好英语没有捷径。为考试而学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