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杨玉函 《考试周刊》2014,(79):184-184
由于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各年级教师新老搭配的调整,中途接班在初中班级中很常见,不论这个班级是所谓的"好"还是"差",中途接班都是很有难度的,有些老师还生动地把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比喻为"后妈"、"后爸",可见中途接班的难度。新班主任如何很快融入到新班级,适应新角色呢?文章提出中途接班的"四不"与"四做",可以给同仁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班级、一个课堂中,教师最容易关注的往往是一些思维活跃、成绩优异,或者是比较活跃、成绩拖了班级后腿、有明显学习或是其他方面问题的学生。其实,班级中同样会存在隐蔽性强、表现性差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在班级中显得平平淡淡,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冷淡有余、亲热不足,他们在班级中主要充当"背景"的角色,不太引人注目,平时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事业是良心事业,更是爱心事业。班主任肩负着一个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他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是班级整体形象的设计者,一个优秀班级的缔造者;是联系学校领导和科任教师的纽带;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要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必须做"八心"班主任。一、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保证。一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一定能带好这个班级。不管这个班级多么差,都不要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班集体中的学生,有着年龄、智力、兴趣等众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在各科文化学习方面就表现出成绩的好、中、差。这种差异是班级授课的必然产物。再加上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待"学困生"的态度冷漠,或将他们划入另册,利用课外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填鸭式"灌输补习,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了厌烦、逆反的心理,教师对他们的作用与他们的成长需求背道而驰。因而,必须将"学困生"与学优生同等对待,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困生"缩短差距。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教师,"差生"这个字眼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教师最不愿面对的,但是却又不得不去面对的一群孩子。他们有的学习差、有的纪律差、还有双差生。如何去面对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们呢?在这两个学期中由于所教的班级人数较多、"差生"较多,使我有机会接触了很多这样的孩子。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让我对他们更加了解、更加理解更加疼爱。  相似文献   

6.
班级管理的过程是陶冶学生人格的过程。班主任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修养,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与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对那些所谓的成绩差、纪律差的"双后进生",只有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每个班级都有少数“差生”。所谓差生,是指“三差一缺”(即体质差、基础差、技术差,对体育缺乏兴趣)。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与这部分学生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差生尽快“归队”,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差生”多数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如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在班级管理中应如何辩证地处理好"严"与"慈"的关系,做到刚柔相济、宽严有度,从而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9.
笔者现在任教的六(3)班,起初呈现在笔者面前的班级形象是:班风差,学风差,没集体意识等。针对这样的班级,笔者建立班级管理"自主集体"模式,通过借助家长、学生的力量,使班主任工作从"苦海"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0.
王颖 《考试周刊》2010,(38):127-127
每个班级的学生总有好与差之分,教师既要关心好学生,又要更多地关注"差学生"。教好好学生并不难,只要老师一指点,他们就能举一反三,有显著的进步,而"差生"则不然,一个知识点可能教师已经反复强调,可对于"差生"则一点效果也没有,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接受"差生"。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学生总是有"好的"、"差的"。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既要关心"绩优生"更要关心"学困生"。其中,重要的是洞察"学困生"的心理并研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惠芳 《班主任》2006,(2):16-17
我曾读过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经验.他认为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但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那么,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我们是否也可以提倡班级管理"运算律"--师生角色"交换律"、师生关系"结合律"和师爱"分配律"呢?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中,每个班上总有几个所谓的"调皮"幼儿,他们的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等。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调皮"幼儿,从而使他们也能逐渐懂得遵守班级常规,团结同伴,融入班集体,又能发挥其个性特长,促进良好发展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简单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位工作在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班级管理工作,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最让我操心的就是班级的主体--学生.在大多数人眼中,上体育专业的学生都是一些双差生;即学习差,思想品德差.这些学生如果不能有效的转化,就会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麻烦.所以"后进生"转化就成了每个班主任非常重视的问题."后进生"的转化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及学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没有人愿意被别人瞧不起,但每个人都有一种看轻他人的心理和本能。在我们的班级中有着性格、个性不同的几十个学生。他们都是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绿叶,个个形似,而个个又与众不同。在这个群体中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羡优""弃差"的氛围。一些学生会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好而赢得同学的好感;一些同学会因为自己长得帅气或亮丽而赢得  相似文献   

16.
在班级里,总有这样的学习后进学生(学困生),检视他们一天的学习生活,似乎总是那么忙碌。他们总在"埋头苦赶",赶着这样那样的作业,可往往到了放学,还是交不了差。拖拉,成了阻碍他们学习进步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7.
"学困生"大多都很矛盾:一方面因为成绩差呈现自卑心理,怕与人交流;另一方面因为无所顾忌又显得散漫心不在焉,有时惹事不怕事大。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正视他们的心理问题,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关注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情感、宽容他们的错误、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不断进步,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脚勤”,就是一要经常走到同学中去,倾听他们对班级组织管理、班干部、班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了解他们的心声,掌握好班级的动态。二要有目的地到学生的家中,多与学生的家长接触、沟通,特别是那些纪律、学习差或者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这一点特别重要。“眼勤”,要多留心观察学生的动态,从小事着眼悉心观察,以便及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好“对症下药”。“心勤”,万事心中生,许多良策、妙计都来源于班主任的“心勤”,班主任心中要常常装着班级,装着学生,每时每刻都要用心掂量着学生的点滴变化,策划着班级的组织管理。“嘴勤”,就是一要用嘴举…  相似文献   

19.
后进生往往是学习差、思想差、不良习气太多的总称。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班级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后进生的转化要从情感上下手,以润物无声的情感关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重拾自信,把每一个"后进生"引到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来,促使其实现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好班级就像是一棵生命树。当根与叶有了柔声细雨的诉说情怀,当这棵树注入了师生深厚的情、倾注家长不懈的支持,我相信这棵树是世上最幸福的树!从教十年来,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我用心"经营"班级平常事,看着孩子们成长变化,看着他们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