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少年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对426名高中生的网络环境下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与其移情水平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高中生在网络上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比较乐观,其网络亲社会行为表现从高到低依次是:抚慰、合作、分享、帮助;高中生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在年级和周上网时间上存在着显著差异.2.高中生移情水平较高;女生的移情水平要高于男生.3.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高移情水平的高中生更易于在网络上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
网络亲社会行为是指在网络中发生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自愿实施的行为。本文通过追踪调查上海某中学的BBS,发现无偿提供信息是青少年主要的亲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呈现出行为主体符号化、相对不确定性与“零”损失;互动形态多样性;行为主题多为无偿提供信息和精神支持,行为结果具有强扩散性等特征。为促进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需要培养青少年的网络素养,规范虚拟社区秩序,培育虚拟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关网络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为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所关注。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应立足于当前网络环境现状,分析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探寻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以飞快的速度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网络在带给社会生活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行为准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良的网络行为引发了道德失范。据此,章分析了存在于青少年身上的不良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危机,探讨了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社会里,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过度使用和不良使用互联网会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身心损害,危害家庭和社会.所以青少年网络成瘾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文章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对840名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青少年网络行为和心理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网络健康教育、网络成瘾机制、诊断方法、矫治措施和防治策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关网络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为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所关注。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应立足于当前网络环境现状,分析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探寻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晶娟 《考试周刊》2013,(8):171-172
对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一般研究,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期,移情被认为是一种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基本人际关联结构。而对移情这一重要课题的实验研究是一直到二十世纪才开始的;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首先,移情在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8.
网络亲社会行为是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又没有明显利己动机的自觉自愿行为。本文通过编制"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因素,探讨了提高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和有效策略,以便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教育,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黑客的心理特点及其行为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客对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其成员大多为智力超群的男性青少年,黑客行为的产生与这些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为了维护网络环境和平与安全,我们必须正确引导青少年黑客的心理和行为,大力倡导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由于青少年本身法制观念的缺失,以及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网络犯罪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家长和学校就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地利用互联网。同时,管理部门应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  相似文献   

11.
界定了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涵义及其诸多表现形式,分析了造成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提出了防范网络失范行为的对策:建构网络德育学;树立网络行为的荣辱观;加强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建立融洽的家庭环境,提高青少年的自律。  相似文献   

12.
传统学习情绪与网络学习情绪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学习情绪增加了复杂性。为了清楚地认识网络学习情绪的诱发与测量,本吏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视角出发,系统地介绍了认知失调理论、情绪一认知模型、成功一失败操作范式、情绪设计以发虚假生物反馈五种网络学习情绪的诱发方法,以及自我报告法、生理指标和行为指标的情绪测量方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并对目前网络学习情绪诱发和测量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期望以此清晰网络学习情绪诱发的本质,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道德自我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网络利他行为问卷、道德自我认同问卷、自尊量表以及感知匿名性问卷对7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道德自我认同能够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2)自尊在道德自我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匿名性能够调节道德自我认同经由自尊影响网络利他行为的直接路径。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道德自我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当前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网络消极影响的探讨,而对网络积极因素的研究较少。网络利他行为是网络积极因素的较集中体现。本文试就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特征、表现形式、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个简要的综述,指出了目前网络利他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行为特点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问卷和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量表,对6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获取信息与上传下载、信息查询、网络教育呈显著正相关;辅助学业与上传下载、信息查询、网络教育呈显著正相关;便利生活与上传下载、网络游戏、网络购物呈显著正相关;表达情感与电子信箱和聊天的使用频率呈显著正相关;确认自我与上网时间及聊天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结论为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行为特点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分别考察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网络行为偏好和网络依赖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人格因素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影响。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使用量表、中文网路成瘾量表、网络成瘾量表(Young)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433位在校大学生(男生235人,女生198人)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与性别、上网时间、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内外倾向性都有显著相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与平均上网时间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微弱正相关;网络依赖与放松休闲行为与追求刺激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了解信息、沟通情感、学习扣娱乐消遣的重要工具和平台,由此而引发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的诊断、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危害及干预措施等几方面时国内已有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指出了网络成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90后中学生阅读网络小说,一方面有着从众心理,网络小说能让他们找到共同的话题;另一方面,从其成长环境来看,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在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承担了来自家庭、学校、社会赋予的学习、生活压力,虚拟的网络成为他们精神释放空间,精彩奇幻的网络小说能让他们感官获得新奇体验,暂时忘却学习的压力,情感得以宣泄,精神获得自我满足。  相似文献   

20.
情感发展是决定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对青少年情感的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和广大教育者的关注。而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青少年对社会情感的淡化、道德情感的弱化、情感认知水平的下降和情感表达的失衡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