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技巧啦啦操运动概念、项目特征以及整个技术动作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技巧啦啦操运动变化过程中身体重心的稳定性、技术动作的整体幅度、平衡性、协调性的控制及完成各种高难度技术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都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自身的核心力量强弱有着密切联系。通过论述核心力量训练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具有重要的意义,引起技巧啦啦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核心力量训练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秦思源 《新体育》2023,(16):41-43
核心力量训练在花球啦啦操训练中,可以帮助运动员力量来加强身体控制力、提高运动员体力水平,稳定啦啦操在中后期技术稳定性。对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利用花球,对花球啦啦操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为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作出更好地表现,奠定身体条件基础[1]。  相似文献   

3.
啦啦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啦啦操简介啦啦操运动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身体动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的技能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的最高境界。啦啦队运动始创于1880年的美国校园,最早出现的形式是观众为本队加油呐喊。今天,啦啦操这项运动已经迅速得到了发展,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二、啦啦操的分类1.展示舞蹈技巧和体现团队精神,以健身为目的,称为舞蹈啦啦队。舞蹈啦啦队中又包括彩球、高踢腿、爵士、道具。2.结合技巧、体操、舞蹈动作的表演进行的比赛,称为技巧啦啦队。三、啦啦操的基本动作啦啦操的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全面地认识团体啦啦操练习对身体自尊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湖州师范学院17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身体自尊研究。结果:短期内团体啦啦操练习对身体自尊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身体自尊中的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尊总分有明显的影响。结论:通过啦啦操练习,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表现力和自信心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采用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自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周的啦啦操教学,女大学生在整体自信、学业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差异显著(P<0.05),啦啦操教学组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组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水平差异显著(P<0.01)。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几个维度上的自信水平影响显著,并且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相比,对提升女大学生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从啦啦操运动开展到现在的经验看来,体能训练在啦啦操训练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断优化的训练方法使啦啦操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上的效果更加明显.身体的形态、肌肉的力量、动作的力度和运动耐力等方面,都是属于啦啦操体能训练的部分,这些对于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产生的影响都是非常直接的,在身体的柔韧度、协调性以及表现力方面也有着非...  相似文献   

7.
<正>舞蹈啦啦操主要分为三类,即花球舞蹈啦啦操、爵士舞蹈啦啦操以及街舞舞蹈啦啦操。在这三个项目中,花球舞蹈啦啦操是普及性最强、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类别。一、技术特征花球舞蹈啦啦操主要体现为肢体动作,通过短暂加速和定位制动来表现啦啦操特有的力度感,动作完成干净利落,重心稳定、移动平稳、身体控制精确。因此,在花球舞蹈啦啦操中,动作的力度感、重心的把握以及身体核心的控制能力都是在教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目前高校技巧啦啦操的发展现状做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参与技巧啦啦操项目的人口不足,开展该项目的地区之间存有明显的差距。比赛队伍东南与西南地区要占大多数;参赛队员基本上也是同类项目转换,大部分都曾接受过健美操的训练。在准备此次比赛之前很多参赛队员是没有经过专门的啦啦操相关训练学习;带队教练员也是同类项目转换,参加过专业培训的占多数,但是还不全面。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录像观察法,对武汉体育学院舞蹈啦啦操队员的体能训练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体育学院舞蹈啦啦操队思想上对体能训练的认可度偏低、训练热情不高;体能训练没有统一的大纲,训练内容与方法单一;体能训练时间安排较少;体能素质的整体水平不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武汉体育学院舞蹈啦啦操队体能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曹琪 《体育科技》2022,(1):147-148+151
文章从美育角度探讨啦啦操教学对大学生的影响,明确了啦啦操教学美育的实质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啦啦操教学审美设计的策略,为促进啦啦操美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依据。研究认为,啦啦操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美、技巧美及精神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啦啦操教学的审美设计可从教学前期、教学过程、教学评价3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啦啦队运动相关概念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啦啦队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各种啦啦队的相关代名词相继涌现,本文对啦啦队、啦啦操、啦啦队运动等不同语义加以解释,对其内涵作以崭新的剖析,并根据啦啦队运动的特点与功能分为表演啦啦队运动、竞技啦啦队运动和观众啦啦队运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兴运动项目——啦啦队的理论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啦啦队运动科研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展现我国啦啦队运动理论研究态势,运用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对2000—2007年我国啦啦队资料进行分析,从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对我国啦啦队科研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为深入开展我国啦啦队运动的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海南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的增多,大学生啦啦操表演参与体育赛事表演越来越多。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结合自身带大学生啦啦队参与体育赛事表演的体会,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于大学生啦啦操表演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学生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和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历届比赛分析我国高校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高校啦啦队开展的现状和项目特点,对我国高校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开展啦啦队运动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性;高校开展啦啦队运动可进入体育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啦啦队运动项目理解不准确,教科书空白等问题。探讨式提出了要明确发展目标,加快啦啦队产业化发展,加强科研力量,扩大参与人口等建议,旨在为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验法对台州市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了功能性动作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大部分运动员身体两侧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躯干在上下肢旋转时躯干的稳定性等方面整体表现较差,运动员躯干稳定性不够,对改进青少年基础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技巧啦啦操在国内快速的普及,大大小小的比赛也越来越多,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种各样的技巧啦啦操队伍也应运而生,参与比赛的人说也是逐年增加,但运动员的技巧水平还有待提高,身体素质也有待加强。鉴于这些薄弱方面,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及其方法进行研究,旨从理论中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推动我国的技巧啦啦操水平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从而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录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内容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训练研究得出: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上肢、肩带、腰腹和下肢进行专项力量训练可有效提高其专项能力,可有效提高其托举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史俊 《体育科技》2014,(6):74-7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苏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皆在找出江苏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为职业学校啦啦操教学体育理论支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