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广场舞在济南健身运动中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发展策略。结果显示,在社会转型期广大市民的健身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广场舞在各种运动项目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发展优势,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但也出现很多制约因素和社会不良影响,如场地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指导、欠缺体育常识、扰民现象等。发展对策:1)鼓励乡镇居民、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性参与广场舞锻炼;2)在高校尝试开设与广场舞相关的课程和政府定期培训非专业的广场舞组织者;3)完善广场舞组织管理,加强广场舞场地设施建设;4)针对乡镇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乡镇广场舞发展;5)加强依法治理,解决广场舞纠纷。  相似文献   

2.
广场舞以其易学、易懂、硬件要求低等特点,及其娱乐、健身、促进社会和谐等功能,越来越受到农村地区农民的喜爱.以安徽省滁州市铜城镇广场舞锻炼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铜城镇广场舞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成立乡村广场舞协会、培养广场舞指导专业人才、加大广场舞的宣传途径与力度等建议,为广场舞在农村地区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蕉城区乡镇传统武术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蕉城区乡镇传统武术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但仍然有少部分拳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并根据当前乡镇传统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全国众多乡镇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如松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3):14-16,19
乡镇群众体育是中国体育向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乡镇体育管理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对地方经济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宿迁市乡镇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运城市居民参与广场舞活动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广场舞运动在运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结果显示广场舞在运城市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善,以促进广场舞运动在运城市更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市文化生态学视角对我国城市广场舞发展过程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认为城市广场舞文化实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它是由人、广场舞、城市3大要素构成,其中人是广场舞发展的主体与核心,城市空间是广场舞发展与生存的环境,广场舞只是一种城市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城市广场舞文化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与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并受到其他各种文化生态因素的影响,其中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结构、城市空间与城市社会道德失范等是影响广场舞文化系统发展的重要城市生态因素。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城区广场舞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场舞作为一种低碳健身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州市城区广场舞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人群女性居多且多数已退休;通过参与广场舞锻炼,体质普遍得到增强,身心变得更加愉悦,体育人口和潜在体育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广场舞发展中遇到了活动场地有限、教学骨干人员太少、活动经费紧缺等问题,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供了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8.
潘飞飞  金成吉 《湖北体育科技》2013,(11):973-974,980
分析乡镇体育彩票的现状及问题产生原因,提出今后发展乡镇体育彩票应完善彩票站分布、提高销售人员职业技能、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即开型彩票的市场份额、转变政府对体育彩票发展的态度等对策,旨在为我国乡镇地区体育彩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广场舞开展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旨在为广场舞健身提供咨询。研究表明:我国的广场舞突发事件应对还显得非常滞后,广场舞健身者自身的健康意识缺乏带来的安全隐患、暴恐事件、踩踏、交通事故等外部安全威胁、自然因素和人际冲突等安全威胁为我国的广场舞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因此,应该从提高健身意识,加强医务监督;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应对能力、关注自然因素,降低健身风险、提高健身自觉性,做到文明健身、加强安全保障等方面促进广场舞的安全开展。  相似文献   

10.
苏珍珍 《体育世界》2014,(12):23-24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我国比较流行的广场舞与健身排舞项目的起源、发展状况入手,对广场舞与健身排舞适宜人群、动作特点、音乐特点、地域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健身项目广场舞和健身排舞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以使健身排舞与广场舞在我国健康平稳的发展,同时也促使更多的健身者参与到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中来。  相似文献   

11.
乡镇体育竞赛在农村体育发展中具有杠杆的作用.乡镇体育竞赛已经在农村广泛的开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建议:重视乡镇体育竞赛的催化剂作用;多渠道筹集乡镇体育竞赛经费,改善场地设施;做好乡镇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人才的规划;构建乡镇体育竞赛的制度和传统;结合农村经济和地域特点开展乡镇体育竞赛.  相似文献   

12.
论广场舞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场舞作为一种大众参与的全民性舞蹈,适合各年龄阶段人群参与。但是,广场舞在推广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广场舞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广场舞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使广场舞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体育文化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妈”跳广场舞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本文着重考察上海5个城区女性中老年市民的广场舞赋权现状,旨在挖掘体育赋权的测量方法,特别关注广场舞在社区-组织背景下对自我认知、自我效能和社会交往3个维度的影响。论文采访上海5个城区144位广场舞爱好者,每个区的广场舞调查按照实地抽样的原则,尽量兼顾到小区广场、闹市广场、路边空地、公园、居委会和街道文化中心场地等不同类型,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结合的方式。这是中国第一次运用实证方法来测量体育赋权,结果显示广场舞本身就激发赋权过程的发展,同时广场舞锻炼时间越长,广场舞爱好者的自我效能也就越高;不同的广场舞场地,其广场舞爱好者的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80名中老年广场舞练习者的血压、胆固醇(CH)、三酸甘油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的测试,探讨广场舞对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广场舞能改善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表现为收缩压与舒张压都下降。(2)广场舞可降低中老年人血脂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3)进行广场舞锻炼可以可以消除体内多余脂肪,塑造优美形体,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广西新农村建设中乡镇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及特征、存在问题等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广西乡镇群众体育其发展的市场潜力广阔,但同时存在诸多困难。因此,要调动社会各种资源,发挥政府、乡镇、居民的积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16.
对广场舞特点和其产生的影响与发展瓶颈进行分析,建议政府应关心、重视老年人体育文化生活,尽力解决制约广场舞发展的瓶颈;学校和媒体应积极参与,加强社会各界关注,使广场舞健康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南宁市下辖的部分乡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群众体育的发展进行研究.得出广西乡镇群众体育管理体制职能比较明确、管理人员资源潜力较大,经费投入增多等优势.但存在管理链过长、人员能力有待提高、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场馆建设、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待进一步统筹的不足.提出优化管理体制、设置符合当地实际的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拓宽资金来源、合理运用现有的场馆设施等发展乡镇群众体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新时代背景出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红色广场舞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开发价值与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以“红色广场舞”作为一种新载体,实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有机结合的多重效能。研究结果表明:红色广场舞在增强政治认同感、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发展、深化文化育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提出建设发展体系平台、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创新推广模式等开发红色广场舞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9,(1):72-74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社会力量的参与对乡镇地区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社会力量参与乡镇地区校园足球发展的机制。认为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缓解乡镇地区校园足球活动的资金不足等问题,提高乡镇地区校园足球活动的普及程度。社会力量参与校园足球发展的参与主体和参与形式应视情况而定,要有的放矢,如此才能在深入、全面借助社会力量发展校园足球的同时,规避可能产生的校园足球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疏与堵”看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疏与堵”的视角,对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进行研究,新时期价值与矛盾同在.一方面,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和退休年龄过早的局势下,广场舞健身成为了女性中老年人新的生活重心,具有明显的积极性价值;另一方面,广场舞健身具有自发性,噪音污染、邻里矛盾激化和城市空间的占领是其矛盾之重。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立法与规避、疏堵结合将会有利于广场舞健身文化的流传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