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商务体育消费是体育消费的重要领域。商务体育消费是指公司企业、传媒机构和赢利性社会团体购买和消费体育产品的消费行为,其基本形式包括提供体育赞助、购买体育赛事转播权或体育特许产品权。商务体育消费是以体育为载体的商务活动,是行为消费,实为投资的商业行为,其性质属于生产性消费。商务体育消费的不同主体可以同时消费同一个体育产品,是对体育的投资但并不生产体育产品,其投资效益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对宁夏城镇家庭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体育消费需要、动机,因家庭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并影响和制约着不同类型家庭体 育消费内容。调查表明,宁夏城镇不同类型家庭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主要以体育物质产品消 费为主,兼有精神产品消费。这与宁夏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有关,也与宁夏社会总体消费环 境和宁夏体育市场的完备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商务体育消费是指公司企业、传媒机构和赢利性社会团体购买和消费体育产品的消费行为,其基本形式包括提供体育赞助、购买体育赛事转播权或体育特许产品权。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以健身与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以参与性体育消费和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要类型,以每周活动3次,每次活动时间30-60min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以门票价格在5-10元的场所消费为主,但不同群体的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晓东 《体育科学》2005,25(5):69-7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产品属性及体育产业归属等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辨,结果认为:体育产业的形成是由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所驱动的,其界定应面向体育消费过程;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的总称,体育产品可以是一种实物、一种服务或是两者的结合;体育产业部门生产的劳动产品和体育产品并不是同一范畴,判别一个产品是否为体育产品要看它的使用价值是否为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需要;体育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消费资料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二是作为生产资料满足体育生产消费的需求;体育产业是提供体育产品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多种产业集合,具有“复合产业”的特征,将体育产业单独划分入第三产业的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态度是积极的,体育消费的目的以"健与美"和"休闲"为主。体育消费类型以"实物性消费"、"参与性消费"、"观赏性消费"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济条件、主观因素和体育商品与服务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收入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着重研究现阶段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对不同类型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类型-实物性体育消费、观赏福利性体育消费,活动性体育消费、康复医疗性体育消费和博弈性体育消费角度详细分析了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存在4个层次,客观上存在着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性;城乡居民间的差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居民间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异;体育消费的国际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江西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市场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江西城镇体育消费人群的总占有率较低 ,尤其是体育消费频度低 ;体育物质产品消费大于体育信息产品消费 ,体育劳务产品消费最低 ;在不同地理环境、人口状况、消费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居民 ,在体育消费人群集合上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认为 ,发展江西城镇体育消费市场应从体育物质产品入手 ,向体育信息产品和劳务产品发展 ;以铁路沿线城镇居民带动公路沿线居民 ,逐步形成大、中、小城镇及边远地区集市的消费网络 ;以适中的价格满足不同人群体育消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现状是,体育消费意识高,但消费水平低;在消费偏好上,最喜受的消费项目是球类,对产品关注最多的是质量和价格,品牌意识较淡;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目的是娱乐。为此要合理制定体育产品价格,采取优惠措施,降低体育企业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山东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不同家庭类型体育消费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目前北京市六种主要家庭类型在时间、空间、结构、观念和行为等五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体育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除空巢家庭外,闲暇时间相对不足仍是制约北京市家庭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在空间上,除空巢家庭外,其他家庭类型以中低档体育健身场所为主;在结构上,目前北京市六种家庭类型居民仍以实物性消费为主,观赏性、参与性消费并重;在观念上,北京市家庭很大程度上已经接受了"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并且家庭体育消费决策以共同协商型为主,消费动机明确,注重强身健体和娱乐休闲。北京市不同家庭类型体育消费上月均体育消费支出偏低,体育信息消费整体水平不高,但呈上升态势,并根据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具备有钱和有闲的消费条件,如何把具备消费条件的潜在体育迷变成现实的消费者,赛事经营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消费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育迷的体育赛事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有体育迷消费动机、身份突显、心理依附、体育代表队的认同、体育代表队的承诺、卷入度,并得出体育营销者要想使体育迷在赛事消费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资源,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动机过程,体育迷身份的显著性,体育迷对体育代表队的依附、认同和承诺的程度,体育迷卷入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体育消费者消费决策制定过程分析及营销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体育消费者决策制定过程中的确认需要、信息搜寻、方案评估、消费决策、消费后评价等环节分析,以期使体育经营者在体育营销过程中能够改变这些环节中的变数以诱导体育消费者经过每一阶段,最终使消费者达到消费目的。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的“动机-能力-机会”心理指标在消费者根据各自的消费偏好与需求,感知、整合相关商品信息,作出理性的判断,决定并执行购买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商品的广告诉求策略。基于这种消费决策心理,体育商品广告可以采用感性与理性两种基本的诉求方式。其中感性诉求方式强调“典型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以此对体育消费者施加心理暗示;理性诉求方式强调商品的性能优势,满足消费者既存的认知期待。不同体育商品(包括体育有形产品和体育无形产品两种)要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决策心理机制的差异确定相应的和有效的诉求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价格歧视理论在我国职业足球联赛门票定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票作为俱乐部主要的收入来源,其定价方法应该以更灵活多变的形式出现,以此来吸引更多不同人群、不同消费层次的观众.二、三级价格歧视在我国职业足球联赛门票定价中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我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应该借鉴国内外体育比赛的门票定价策略和销售经验,认真研究我国体育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市场,应该研究运用怎样的价格歧视对俱乐部和消费者最有利,从而使球队比赛门票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俱乐部获得最大利润、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从而使整个职业足球市场化达到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5.
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决定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其对推动体育消费增长、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实现体育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从冰雪体育消费者视角出发,从媒介传播的角度切入,通过构建冰雪体育广告对消费行为影响效果的概念模型,着重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冰雪体育广告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态度在这个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主要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简单斜率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电视网络广告、印刷广告、广播广告以及场地广告均可以正向影响冰雪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态度调节了电视网络广告或场地广告与冰雪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高态度条件下电视网络广告或场地广告对冰雪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正向影响效果均大于低态度条件;态度在印刷广告或广播广告影响冰雪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过程中并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名牌产品与学校体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海生  文立 《体育科研》2001,22(4):37-39
从中国体育用品消费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创国产体育用品名牌的策略、体育名牌产品市场前景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学校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体育名牌产品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具有现代消费观念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7.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9,22(5):652-666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explore the range of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ural outcomes of consuming prestigious sports event experiences. The authors obtained means-end chains from 19 individuals from across a range of ages and both genders. A total of 39 examples of events were discussed by participants encompassing 25 unique events and 11 different sports. Outcomes were multi-dimensional. At the cognitive level, consumers developed outer- and inner-directed outcomes. At the affective level, prestigious sports events made consumers feel positive emotion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energising them to attend in order to avoid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s. At the behavioural level, four types of outcomes served as a consequence of attending prestigious events: patronage, financial, communication and experiential. By recognising the multiple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prestigious sports event experiences, managers will be better equipped to design experiences that satisfy consumer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8.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对平顶山市羽毛球场馆的体育消费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场馆体育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年人、中年人以及经商、文化程度较高、职业稳定、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以及学习羽毛球运动的中小学生;其体育消费动机体现出趋同性,各年龄段的侧重点不同;大多数人满足于业余爱好;人群主要以随机方式到场馆进行消费为主;从消费的频率、规模等方面看,平顶山市羽毛球运动的体育消费相对稳定,规模仍需扩大且具有发展潜力;消费结构以实物形式的消费资料为主,服务形式的消费资料比例较小,精神产品形式的消费资料有一定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