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团队绩效和运动员正面积极行为的研究在运动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内在作用机理与规律仍然是理论黑箱。基 于目标导向理论的激励氛围和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心理需求,为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释框架,成为连接教练员外部激励与运动员内部动机 形成的桥梁与纽带。教练员通过其领导行为营造出任务导向型激励氛围,诱发运动员的激励内化,进而促进运动员正面积极的行为取向。以参加 2013年全国361°排球锦标赛的运动员为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法探究了教练员领导行为、激励氛围与运动员激励内化及其行为倾向选择的相关关 系。在教练员领导行为方面,社会支持、训练指导和正面反馈等行为是促进运动员激励感知与内化的内在驱动力与关键因素;同时,教练员所营造 的任务导向型激励氛围是链接教练员行为和运动员激励内化的中介条件;在激励内化方面,教练员激励氛围需要通过运动员自主感,特别是团队归 属感的形成才能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2.
据科学测定,一个人平常表现的工作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能达到的工作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大约50%左右的差距。因此,教练员必须掌握激励艺术,以便针对运动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人、因事、因时实施激励,从而充分挖掘和发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视野下残疾人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交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是影响残疾人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残疾人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是在主客二元论的哲学基础下,形成了教练中心论和运动员中心论,二者都不利于残疾人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和竞技水平的发挥.残疾人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实质是教练员和残疾人运动员之间的相互指导学习,其核心和关键是残疾人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建构.以主体间性做为哲学基础,通过对话构建残疾人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的主体间交往关系,这对于提高和发挥残疾人运动员和教练员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校运动员队训练中,教练员常采用激励方法来调动运动员训练积极性,提高运动成绩。但有时因运用不当,使激励陷入误区,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一般来说,激励的误区有以下三种:一、激励目标之误一是目标狭隘单一有的教练员把升学作为训练的唯一目标。不管运动员品行是否  相似文献   

5.
教练员个人影响力可分为强制性影响力与自然性影响力,每种影响力由4个因素构成。前者对运动员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其激励与影响是有限的;后者由教练员自身的品格与行为造成,对运动员产生很大的激励影响作用。教练员应合理使用强制性影响力,培养、强化自然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把握激励运动员的最佳时机,就是指充分利用运动员所处的那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或利用适当的方式和手段,促使运动员内心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并使其转化为行为,去实现预定的目标。研究激励的时机,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激励理论,对于广大体育工作者,尤其是教练员敏锐地觉察,巧妙地运用时机,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教练员的领导行为是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心理关系,人与人、人与训练和比赛以及人与目标实现关系中的表现形式。教练员行使权利和发挥领导作用的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训练效率和不同的群体心理氛围。采用LSS量表对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与教练员进行问卷测试.以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排球运动员所喜爱的领导行为模式.并探讨其在期望教练员领导行为模式上的认知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跳高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运动员专项成绩是教练员的希望,是运动员训练的最终结果。由于教练员对青少年跳高运动训练的理解、认识程度、责任心、责任感不尽相同,而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教练员在训练安排上,则各持己见,故导致了很多有天赋的苗子过早地离开了自己喜爱的运动。近年来,青少年跳高训练安排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教练员,其原因:一是,体制原因,学校领导要求运动员出成绩,导致教练员在训练安排上过早的成人化。二是,对青少年训练的认识与理解的误差,导致跳高运动员的运动生命早衰,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潜能。造成运动员的昙花一现较为普遍,为了…  相似文献   

9.
竞技比赛中教练员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调节的要点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竞技运动比赛中,教练员应根据赛前、赛中、赛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规律,比赛进程对运动员心理与技能发挥的影响,以及运动员的个性特征,适时、有效地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调控工作,夺取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曾伟 《游泳》2012,(4):54-55
跳水运动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其强大原因之一是我们拥有最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队伍,教练员对该项目的持久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有效地激励运动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现在的教练员年龄相对年轻,执教经验有限,对运动员的训练要求很严格,基本上看到问题都能及  相似文献   

11.
严蓓  王珂 《游泳》2006,(2):27-28
教练员、运动员和有关游泳运动的媒体经常使用“坚韧”这个词来形容运动员的训练表现、所付出的努力、勇敢和决心。教练员也经常以此去激励运动员和整个团队,吃苦耐劳似乎已经被认为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但是,究竟什么是坚韧? 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教练员的激情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系 最近,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引起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这或许源于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对运动员发挥最大潜力起重要作用.这使得对能促进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心理学因素的发掘更加重要.有观点指出,激情代表了其中一种心理因素.的确,教练员若对教练工作富有激情,将有助于提升其与运动员的关系,这就要求其对运动员全身心付出.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调查教练员的激情对改善其与运动员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整理了第12届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我国男、女运动员比赛成绩,通过计算运动员发挥率,结果表明:运动员超常和正常发挥仅占59.38%,有40.62%的运动员发挥失常;田赛项目整体发挥水平高于径赛项目;女子运动员发挥明显优于男子运动员;同时分析了易地参赛不适应、教练员的比赛安排和赛前调控不合理以及运动员经验不足,是影响比赛发挥的主要因素.科学进行易地参赛调适与赛前调控,提高运动员世界大赛的"发挥率"与"成材率"是我国教练员与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哪些心理因素会引起运动员过份紧张而影响技能的正常发挥,甚至于严重失常?如何控制、消除因素,使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这是教练员们极为关注的问题。教练员除了要了解每个运动员的个性心理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培养优秀运动员队伍的主力军,教练员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与责任。以教练员服务行为为自变量,探究其对运动员训练投入的影响机理以及感恩的中介效应,通过问卷星线上对319名上海市业余体校运动员随机展开调查。发现:(1)教练员服务行为、感恩、运动员训练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教练员服务行为对运动员训练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感恩在教练员服务行为和运动员训练投入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4)教练员服务行为4个维度(说服引导、利他主义、智慧启迪和民族责任感)对运动员训练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且相比而言,利他主义更为重要。建议:塑造教练员服务型管理和执教风格,增强运动员训练投入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运动员资料档案,激发教练员利他主义行为倾向;加强运动员感恩素质教育,提升感恩认知和行为。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于运动员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教练员的天职,也是培养运动人才的必要手段。倘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不讲究科学,教练员的工作不讲究方式、方法,严格要求“过”了,自然会伤害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感情,从而不利于教练员的工作、运动员的生活、训练及比赛,势必会产生消极不利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教练员工作的特殊性及训练工作的需要,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必须进行沟通、理解、关心、爱护、帮助和支持,教练员对运动员就象元帅爱护自己的士兵一样。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人体生理节律和心理变化的规律,分析了运动员在训练中所表现出最容易受激励的时机,为教练员提供了一套选择动机激发时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以领导理论和教练员多维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访问等多种方法,探讨我国优势竞技项目教练员领导行为特征与执教效果等问题。结果表明,运动员特征因素对教练员执教的风格有较大的影响;男运动员认知的肯定程度优于女运动员;运动员期望教练员领导行为方式与实际认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获取优秀运动成绩有着密切关系;教练员感知能力高于实际领导行为的均值;教练员设置预期目标只有略高于优秀运动员的期望目标,才有可能更好地完成最终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国内大赛取胜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就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取胜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运动员的实力与发挥水平、教练员的指挥能力、运动员的体重以及试举大强度时的成功率等因素,影响运动员最后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心理训练在排球运动中的意义进行调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教练员对自身角色和运动员心理特点的认知、教练员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情绪的调节作用、对排球运动员技能掌握发挥的作用、对排球运动员处理突发情况的作用、对排球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整的作用等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