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派作品主要以线、形、色等形式因素间接地传达意义,这与幼儿期尚完好保存的人类的感知本能和直觉相一致。幼儿的知识经验少,思维框框少,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容易与这些作品达到默契与相通。接触太师作品、欣赏大师作品,让幼儿的潜质与大师的心灵进行碰撞,去感受美、表现美,孩子的终身都会洋溢着感受美、创造美的情趣。这就是让幼儿欣赏“现代派绘画”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保持“形象美”、关注“语言美”、讲究“板书美”、注重“活动美”、享受“思想”美等五个方面,对如何让英语课堂“美”起来作了探讨,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1.学习用有走向的点和粗条纹装饰猫的皮毛,让幼儿在活动中对主题大胆表现,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2.感受单色线描画中的黑白、线、面所呈现的对比美。  相似文献   

4.
所谓“几何”教学法,就是按照几何中点、线、面、体的思路整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该法需要抓住“点”,理清“线”,寻找“面”,把握“体”。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节庆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具有传承精神文化之美、展现艺术创造之美、弘扬人文关怀之美的美育价值功能。美育视域下幼儿园节庆活动的组织应遵循适宜性、愉悦性、融合性、自主性、体验性原则,以重庆市人民小学幼儿园节庆活动为例,实施策略包括甄选节日活动中的美育元素,开展适宜的节庆主题美育活动;营造“声、形、色、情”融为一体的浓厚节日氛围,让幼儿眼耳身心都充分感受节日之美;以“趣、乐、活、美”的活动过程让孩子充分体验节日的精彩与美好。  相似文献   

6.
贾龙弟 《语文知识》2014,(11):42-43
这是我的一堂诗歌教学课,内容是《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蒹葭》,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情真意切、意境优美的诗歌。因此,我在上课时也着力打造诗歌学习之“美”点,营造“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以实现课标所要求的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专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了“活动教育线”、“情境教育线”、“教材教学线”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还学生主体地位,还政治课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全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 1.掌握蜡刻画的方法,运用点、线、面大胆作画体会画中色彩和构图的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雅琴 《考试周刊》2011,(3):227-227
在新课改的大潮下.我们在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构建了“主动唱演”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美、孕育美、领悟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10.
郭丹丹 《幼儿教育》2013,(11):20-21
我班的“纸艺创想坊”,区域活动开展了近三年,是以纸为原材料的班级特色美术工作坊。开展过“纸箱变”、“纸皮秀”、“纸袋美”、“纸浆趣”、“剪折舞”等美工区域活动,让孩子们雀纸的世界里挥洒想象、尽情创造、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 “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到生活中、到自己的身边去发现美,表现美,并提示了发现美的方法一一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拍摄下美景等。  相似文献   

12.
美术区域活动给予幼儿一个自由、自主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能唤起幼儿对美的感受,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兴趣和愿望,使幼儿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满足。具有创造性、彰显独特性的“创意线流画”(即幼儿让水粉颜料在纸张上流出各种形态,并进行再创造的一种美术表现方式)作为美术区域活动的内容,它的无限遐想空间及创造性可以充分调动幼儿自身经验和审美感受,支持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富有个性地表现与创造。  相似文献   

13.
张倩 《小学生》2010,(7):57-58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立足实践,我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张琳 《教师》2010,(28):40-40
“美”,多么富有魅力的字眼,什么是“美”?古今中外的美学家们给了它诸多定义。纵观之,美是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形象,它用美的感性形象的展现,引导教育对象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从事初中美术教学以来,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美术教学首先应是“美的教学”,美术课应是“美的课”。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充分挖掘美感因素,让“美”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使教学各环节始终给人以美的享受,以美激爱,以美示真,以美启善,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15.
范教育要把学生带入美的世界去进行“美点寻踪”,对美文进行欣赏品读,设计一些有创意的美读活动,语文教师首先应使自己成为美的设计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沐浴课改春风,积极探究课改新路子,创设“五点一线”(五点——疑、探、展、练、评;一线——以目标达成为主线)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兴趣浓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让学生思起来,让效率高起来,让我们的澡堂成为学生学习的“欢乐园”,开发智力的“智慧园”,培养文明行为的“探究园”。  相似文献   

17.
<正>单元整体设计【设计依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侧重对应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本学习任务群应在“审美创造”这一连接点的统整下,建构读写深度融合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素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学习内容”第三点指出:  相似文献   

18.
张丽 《天津教育》2014,(23):66-67
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活动,为天铁庞小的发展腾飞提供了机遇,经过达标验收,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漂亮的塑胶操场、标准的专业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整洁美丽的校园……然而,校园之美除了环境、硬件之美,更在于校园中“人”之美,所以在“以人为本”的校园里,要让师生尽情地感受美、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从而使教育者幸福地学习、工作、成就自我,受教育者幸福地学习、成长、收获。  相似文献   

19.
《纲要》在艺术领域目标中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纲要》的内容与要求还说,应当“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美术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历过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由此可见,幼儿绘画的训练需要通过多  相似文献   

20.
成长型品格培育工程旨在养育学生的美好心灵,让学生渐次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七大品质,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成长型品格培育工程的推进主要依托文化场域、实施支架、共美平台,经由“主题+”“学科+”“活动+”等支架及“点、线、面、体”的评价方法,把学生引向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道路,助力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