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1-2007年的16套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的地理图表试题为对象,通过文献法、统计法对图表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题型进行分析,归纳出近七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图表题的特点:是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信息呈现的主要方式;图多表少,图表数量趋于稳定;类型多,数量差异大;区域图成为地理图表题的主要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教学是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和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应用于各科教学,教学过程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引人地理教学,给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对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地理教学现代化的优势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现象的具体事物的综合性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地理事物和现象在时空分布上异常广大,各地理要素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有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不易或无法观察到,也不可仅凭借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描述使学生所认识、理解.地理知识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借于各种直观手段,把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具体化、形象化,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昼夜更替是地球相对于太阳运动的结果。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主要是自转运动),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渐次推进,日期也就随之更替。在同一瞬间,地球各地的日期、时刻不同。为了协调世界各地的时间,避免日期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地球表面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并规定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称为日界线.然而,地表是个连续的球面,仅经度180°日界线是不能将地球分成两个日期区域的,还必然存在着另一条“日期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4.
六盘水市位于川、滇、黔三省的接壤地带,是“攀西——六盘水”“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座标为东径104°18′~105°42′,北纬25°~25°55′,《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送审稿)提出该区为全国的重点开发片区之一。市辖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县和钟山区等四个区县,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人口均24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占绝大部分。85年工业普查,国家用于六盘水市各种开发性投资累计为31.57亿元,9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1.8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6亿万,商品煤产值3.96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两方位定位时船位标准差问题,并指出当观测船位位于被测物标连线的中垂线上,离被测物标连线的距离约为0.35d时,船位标准差有最小值0.92m_Bd,这时两物标的方位差约等于109°.5。同时建议:两方位定位时,物标的方位差应不小于50°,且不大于150°,区域“Q”是较为合理的两方位定位区域。在该区域内,船位标准差在(0.92~2.00)m_Bd。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很多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空间概念的建立等,都需通过区域地理复习来完成。区域地理的复习,可以采取运用地图构建"活地图"、明确区域地理位置,指导学生进行恰当、有效的复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善于总结规律,注重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联系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类活动与中国沙漠地区的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是指地表复盖有沙丘的沙质荒漠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化土地。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北方一带,即北纬15°—35°、东经75°—125°之间的广大地区。具体来说,分布在今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等九个省  相似文献   

8.
地图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第二语言,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地理图表,能启发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空间结构及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智力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同时注意空间中多个目标刺激对于乒乓球运动员非常重要。考察认知负荷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分布的影响。方法:实验中采用计算机行为实验,控制认知负荷(同时注意的目标数量为2、4或6个),并且在不同注意范围(离中央注视点3°、6°和9°视角)的位置上同时呈现刺激,要求被试对刺激的亮度变化做辨别反应。结果::认知负荷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注意范围有显著调节。当刺激个数为2时,在3°和6°视角条件下呈现的刺激反应时均显著快于9°视角条件下的刺激。当刺激个数为4时,视角为3°条件下的反应时快于视角为6°和9°时的反应时,而视角为6°时又比视角为9°时的反应时显著要快。当刺激个数为6时,视角为3°时的反应时均快于视角为6°和9°时的反应时。结论:当前研究证明随着认知负荷增加,乒乓球运动员注意焦点范围显著缩小。可以通过测量运动员在高负荷条件下注意焦点的范围来进行运动员的选拔。  相似文献   

10.
峨山彝族自治县地处滇中地区,位于24°01′N至24°32′N,101°52′E—102°37′E,南部接近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位于23°26′N)。这里峰峦叠翠、气候温和、土地肥美、资源丰富。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峰位于县北甸中镇镜湖村公所的火石头山,海拔2583米,最低处在西南面绿汁江边富良棚乡的丫勒,海拔820米。在县域19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了1794米的高程差。导致了由南亚热带至南温带的四种气候类型的形成,为峨山县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理数据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等的数量化表示。通过地理数据的分析,可以解析其所表达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其运动变化的地理过程,进而了解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全国各地高考试题近年来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分析类试题,其解析方法和技巧各不相同。一、比较法比较法是高考试题中地理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纵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两物标方位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两方位定位的准确度、物标选择的要求等问题 ,并得出结论 :当两物标观测方位的差等于 90°时 ,观测船位的精度最高 ;选择定位物标时应从方位线的交角考虑 ,即交角等于 90°为最好 ,文献 [1~ 5 ]所述离物标的距离愈近愈好的结论并不是绝对正确的 ,从而纠正了在各种中外《航海学》教材中存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2010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Ⅱ)具有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突出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地理图表考查、体现文图结合律,关注社会热点、强化灾害意识等特点.通过案例教学和变式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分析方法,夯实地理基础知识,重视学习主干知识,培养地理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等,是新时期有效的地理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图像系统增多,文字系统精练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各种彩色图,素描图,示意图,分布图、统计图表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彩色图,素描图使教材充满可读性,趣味性;各种示意图使抽象的地理原理变得直观浅显,明了易懂;种类繁多的统计图表有利于培养学生定量分析的能力;众多的分布图有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空间概念。与各类图像对应的读图要求使教材又成了“学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读图要求的步骤,总结归纳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成因,从而学会从图上独立获得知识,由简单的学会进步到会学。那些习惯于以文为主,以图为辅或将图弃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试题既是中学课程改革的“指南针” ,又是中学教学的“风向标”。剖析 2 0 0 4年高考文综测试 (新课程卷 )地理部分的内容 ,从中找出发展趋势 ,把握高考地理命题思想、考试思路及考试要求 ,能更有效地指导 2 0 0 5年首次参加新课程卷高考的高三地理学科的复习。一、试题特点2 0 0 4年全国高考地理试卷 ,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考查了地理分布、地理规律及地理原因等 ,切入妙 ,问法新 ,有梯度 ,实用性强 ,得分难 ,如第 36题得分率较低 ;而人文地理部分既有单科题 (宗教的源地及扩散形式 ) ,又有综合题 ,以后者为主 ,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教师借助图像材料,把学生难以感知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经过观察、判断和分析,认识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发展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原理和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化地理教材。因此,地理图像系统具有实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结合系统思维的整体综合性、联系性、有序性、动态性、结构功能性等五方面的特性,探究系统思维在认识地理现象、地理分布、地理演变规律、地区发展途径、揭示区域地理特征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地理的复习是地理高考复习的基础.为了突破区域地理的瓶颈,在复习中,必须深入研究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和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既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又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准确地认定某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也是答好高考试题的关键.复习区域地理应在了解区域的地理事实和现象基础上抓住该区域的最突出特征,分析区域内部的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立足地理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少的工具。经常运用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独立获取新的地理知识。地图是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及其规律的直观工具。地理教学内容讲述的是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而地理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地图表现出来的,运用地图直观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  相似文献   

20.
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第一,依赖地图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使地图成为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第二,讲清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它们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观察自然界中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人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四,用科学性和形象性的语言描绘地理现象,解释地理概念。第五,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