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分馆制是公共图书馆的新型发展模式。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理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分馆制是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模式,总分馆制模式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共图书馆是公共的"大学",公共图书馆应当成为为所有大众提供均等化服务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黄荣东 《图书馆论坛》2007,27(3):34-36,130
在阐明公共服务的含义和内容的基础上,论述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指出信息知识保障是公共图书馆精神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图书馆制度转型的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公共图书馆制度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馆制度研究角度的划分、关于发挥政府制度保障的研究,以及对公共图书馆制度转型方向和形式的探讨等方面。在现有公共图书馆制度的作用下,公共图书馆面临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多中心制度安排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转变、多元化公共服务对政府制度创新的要求等多重考验。针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问题,应以民办图书馆制度环境为研究角度,探讨公共图书馆事业多元化制度转型的背景、目标及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公共图书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向和价值选择。在分析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共图书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核心要素,阐述了成都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供经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建设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作者对东莞图书馆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该馆近些年来推动普遍均等的公共服务的创新做法,结合个人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认知,提出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引擎,应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技术牵引,加强自身的研究与规划,持续提升自身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文化设施,是政府实现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造的重要方式。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龙头馆。本文对文源讲坛在山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作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在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上,最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先进性,最能够体现和代表公共图书馆本质、使命和正确发展方向的国家政策理念,是中国政府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所确立的“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和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相关会议中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惠及全民原则”。这是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前所未有的最重大的划时代里程碑,她宣告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整体非理性时代的终结,标志着中国公代的开始。因此,全面、准确、充分地理解、把握和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惠及全民原则”,不仅是我国图书馆界同仁当前的迫切任务,而且也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未来的长期使命。  相似文献   

8.
从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探讨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二者关系出发,指出了目前公共图书馆尚未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原因。认为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及其公共服务职能。决定了公共图书馆是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最有利场所。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1.新媒体对全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新闻报道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应为广大人民提供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各项公共服务,以实现公民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并要求各国能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在政府支持的条件下,积极主动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对此,笔者通过新闻报道数量及报道主题两方面分析了目前新媒体对全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新闻报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