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教育公平理论为依据,结合体育教学的具体特点,阐释体育教学公平的规定性,分析体育教学资源分配公平问题与原因,对增进体育教学公平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公平问题的分析,认为: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在教育资源配置和经费投放、教学内容、项目设置、师生关系互动及成绩评价方面存在公平缺失现象,并探析了其原因,由此提出建构公平课堂的建议:要转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观念、合理配置体育教学资源、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尚承铖  廖萍 《当代体育科技》2023,(11):190-193+198
为了加快数字资源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进程,缩短城乡教育发展水平距离,逐步实现教育公平,该研究对湖北省乡镇中小学体育数字资源使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湖北省乡镇中小学存在重视程度不足、资源配备低、教师信息化能力低和主动学习意识不足4个影响体育数字资源使用的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强重视程度;强化资源整合;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模式等建议。期望能够改善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区域差异,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公平视角审视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差异,认为二者当前在体育权利平等与体育机会均等二个方面均存在程度不同的不公平现象,体育公共政策不对称、体育资源配置差异显著、体育权利实现失衡是其集中表现。而城市偏向的经济及政治制度、竞技优先的体育发展战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不公平的主因。据此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体育,制定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发展规划;改革创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机制,纾缓供求矛盾;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寻求不同的群众体育发展路径和模式;夯实城乡均衡发展格局的区域支撑(点);加强宣传指导,提高农民体育意识和组织化程度,激发农村体育文化消费需求等统筹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班际分层次教学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诠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班际分层次教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引发了教育公平问题的争议。表面上看,班际分层次教学似乎在制造总教育不公平,但从形式和实质上分析,倒是对公平教育的追求和昭示。  相似文献   

6.
周红燕 《当代体育科技》2020,(9):216-216,218
太极拳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农村中小学把太极拳作为传统项目的教材,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为进一步探索农村中小学体育特色工作的新思路,高标准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我们选择了太极拳训练为体育特色。笔者常年从事体育教学,对太极拳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如何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打好太极拳我感觉至关重要。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操,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更能磨炼学生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对太极拳教学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课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陕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课程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最需要教学实践能力强、技术全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并且能够胜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优秀体育教师。而我校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存在着课程设置太死、缺乏实践能力,以及适应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专业技术课学时缺乏、教育实习制度不完善、并且课程设置与中小学体育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相脱节等问题。因此,目前我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人才需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周新 《体育师友》2017,(1):38-39
在分析新课标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提出了摆脱这些困境的方法和策略,旨在为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标,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进入高潮阶段,有必要从教育公平的视角来审视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否体现了教育公平这一基本教育价值观念、准则。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基本行为准则。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部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长期以来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合肥市包河区5所农村中学和12所农村小学的体育师资力量及体育教学开展情况的调查,对其现状及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合肥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较为薄弱,农村中学七年级的新生往往因其在小学阶段接受的体育教育不够,表现出体育基础差、体育意识淡薄,运动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大。因此在七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针对该群体的特点,对其进行“磨合”,使之步入正常有序的体育教学状态。  相似文献   

11.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中学课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受应试教育影响依然严重,体育课不同程度地存在被挤占现象;教师接受培训次数较少,师生比例过大,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偏大;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等严重不足。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充实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加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力度,加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切实提高体育教师各方面的待遇;通过增加体育经费、完善场地器材、优化教学方法等来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国家及地方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通知及意见,大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挖掘中小学体操项目教学对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进而提出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2000年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综合运用各类调查法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描述:目前多数中小学能正常开设体育课;已开课学校中多数能实施体育教学大纲并有进度和教案上课;多数学校将体育课成绩列为学生评“三好”条件之一;目前不能开设体育课的原因城乡学校基本湘同。依据现状调查结果和“九五”期间至下世纪初“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和普通基础教育的宏观规划与目标,预测提出2000年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目标,并针对实现这一目标提出6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缺乏、场地有限,体育课程的教材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城市学生相比,有着诸多差异。如何结合农村中小学学生特点,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本从体育教学目标制定中两个影响因素(学生身心特点、学校办学条件)入手,深层次剖析两个因素在教学目标制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进一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认识误区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仕健 《体育学刊》2006,13(1):103-104
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认识上存在着“非奥运项目不属于正规的体育教学,准备运动必须要排队做徒手操,一堂体育课教材安排要全面,放松运动必须简单有效”等认识误区,产生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消除这些误区,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教学中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开展试验课改革,转变体育教学评价观念,同时要加快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育与中小学体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对青海牧区6州33个县、市、行委的186所中学和1043所小学体育教学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后发现,牧区学校近一半左右体育教学计划不够完整,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并不能完全适合青海的教育实际,体育教师大多数都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84%以上的中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球类项目、跳跳绳、踢毽子、武术、打秋千等比较受欢迎。文章进一步提出了结合牧区教育实际,研究制定青海牧区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相关教学文件,充分挖掘青海牧区各类体育资源,整理编写青海地域民族特色学校体育教材,加快落实农牧区特聘教师岗位制度,加大牧区基层学校体育教师的引进力度,尽快缓解牧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超负荷工作的状态,整合州县乡镇各类教育资源,统筹利用各类文化体育和校外活动基地等设施,以尽最大可能解决牧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匮乏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程标准》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中小学正在全面进行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则是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以部分参与《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的国家级实验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既从理论上论述了传统体育教学评价的弊端,探索了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中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分别选择了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陕西省南部的安康地区与商洛地区乡村72所中学的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校体育教育不受重视、体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缺乏、教学条件低劣、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体育师资整体水平低、较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都是该地区乡村中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议各有关部门重视体育教育,在学校体育的发展上加强投入与管理;改善体育教学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素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以彻底改善乡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低水平状况。  相似文献   

19.
运用调查问卷、教学调研、座谈等方法,对拱墅区中小学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课间体育锻炼和在没有体育课当天组织的体育锻炼课都能得到保证,但活动的实效性有待提高。针对存在问题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电话访问和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株洲县农村中学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师资源、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以及领导对体育教学的态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估体系等诸多影响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访问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基本能够按照国家规定正常开设体育课,按要求执行《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学校比例较小;部分学校领导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校体育;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偏低、教学态度不够严谨,是影响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强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管理与监督,改革和完善适合株洲农村中学体育教机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