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晓鸥 《甘肃教育》2013,(23):37-37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视野的拓展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汲取了智慧的精华,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养分。和人的身体发育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物质营养一样,其心灵的成长同样需要丰富而全面的营养。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现在新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的阅读总量应当在200万字以上,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纵观全球,犹太人的读书意识最强,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65本。近代这两百年的历史,犹太人几乎影响了全世界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的营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人们正是认识到了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所以都争先恐后地购买各种书籍给自己的孩子阅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家长、教师从自身的爱好、自身的理解出发,想当然地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而孩子面对我们精心挑选的“丰盛大餐”却常常索然无味,读书的效果则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4.
徐颖 《考试周刊》2008,(24):150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读书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得信息;读书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取精神营养:读书能发展人的语言和阅读能力.而这一切都得由读者自己去理解、感受和体悟.<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这对于现行的阅读教学来说是一个挑战.它更加强调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自由的空间,为学生打开阅读之门.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阅读能力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能力。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汲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相似文献   

6.
读书,是我的生活习惯。用阅读来滋润心灵,与智者为友,与经典交流,生命由此变得丰富。我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读书并进行最真实、最草根化的教育科研,从关注学生的心灵开始,不断省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学生一起成长。可以说,读书己成为我的教育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7.
曹琳琳 《考试周刊》2012,(84):43-43
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读书可以怡情,足以长才。的确,阅读能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综合素养。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是人精神成长的最好途径之一,所以,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才能让阅读真实地走近学生,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因素,让阅读成为涵养学生心灵的营养剂。这就需要教师去认真思考和探索。本文从体验的角度,以学生的视角来论述学生进入课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才能让阅读真实地走近学生,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因素,让阅读成为涵养学生心灵的营养剂。这就需要教师去认真思考和探索。本文从体验的角度,以学生的视角来论述学生进入课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阅读能力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能力。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因此,课外阅读对每一位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就目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等两方面来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对于现行的阅读教学是一个挑战,它更加注重学生这一阅读的主体,更加注重阅读实践。那么教师如何来认识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呢?一、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全新理念1.阅读就是生活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读书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信息;读书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取精神营养;读书能发展人的语言和阅读能力。而这一切都得由读者自己去理解、感受、体悟,因此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的生…  相似文献   

12.
谈谈读书     
正暑假中,如何给学生布置合适的假期作业,成了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读书是首选,它既可以增加阅读量,增长见识,又能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自我心灵的成长。然而,如何让读书效果显得良好,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还需要我费一番脑筋去思考。家长孩子共读一本书暑假期间,家长和孩子可共同阅读一本书,随时交流读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没有阅读就没有一个人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发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人生因读书而芳香四溢,写作也因阅读而内容丰富!一、情趣高雅有品位通过读书,提升心灵的境界,使文章具备一定的品位。当代作家王安忆曾谈到写作的意义即建筑一个"心灵世界","它的意义在于,在世界上设立一  相似文献   

14.
作家张抗抗说:“阅读是一个人终身的事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只是知识辅导,更是成长的营养。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健康的阅读,阅读是语文课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对小学生而言,要进行课外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就是特别合适的图书。下面笔者就以《走近毛泽东》为例,简要说明在教学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读书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信息;读书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汲取精神营养;读书能发展人的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而这一切都得由读者自己去理解、感受和体悟,因为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和精神生活。正如萨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阅读能力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能力.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汲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那我们该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与观察、计算、书写、表达等共同成为学习的五把刀子。毕淑敏说:阅读是心灵的旅行,它比双脚的旅行具有更辽阔渺远的背景。简言之,阅读应该是获取学习、工作、生活所需要的营养资料的手段和途径,是文明人精神生命的支柱!而要想让学生成为文明人,让学生的精神不断成长,让阅读成为学生精神生命的支柱,教师的有效引领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正>书籍是全世界最好的营养品。一个人认识世界、汲取丰富的营养,成本最低、成效最好的方法就是广泛而大量的阅读。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是最需要做、最需要完成的事。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学生不阅读了,甚至家长、老师也不让学生阅读了,认为是浪费时间,读闲书。直到本世纪初的第八次新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才对中小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9.
把学生引向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这是每一个教育者(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如何将这一教育引导落到实处,我校实践的“大阅读”课程,就是利用丰富的阅读资源、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积极为学生创造拓展阅读时空、启迪阅读兴趣、塑造心灵的“场”,让好书伴随儿童幸福、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还需要精神财富,那就是知识的储备.而知识的储备需要广泛阅读。教师所承担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终生读书的人。所以,教师必须自己先读书,才能带领学生读书,才能使自己的博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才能将人类文明的薪火经由书本.传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为了使自己无愧于这责无旁贷的义务.为了这无以言说的幸福.也为了使自己专业成长的根基扎实,我爱读书,勤于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