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谁之死?     
尼采的“上帝之死”是指只有否定了上帝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独立于世界,意味着一种伦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道德形象的人之死;福柯的“人之死”是指“人”这一概念将失去意义,意味着一种知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概念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指作者的主宰地位被读者所取代,读者获得了自由,文本获得了独立,进而人们可以对文本世界进行可写性阅读。顺乎这一逻辑,现代人又提出了“读者之死”,主要是指具体读者的消失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读者死了”。  相似文献   

2.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颠覆了传统文学话语体系中作者的主宰地位,以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读者获得了完全的解放和自由."阅读即写作",读者通过自由的阅读消解文本的确定意义,取而代之的是文本意义的多样性.本文旨在剖析解构主义话语下的作者、读者与文本,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法国著名文论家罗兰·巴尔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便死了。他要强调的是读者解构文本时的主体地位,强调读者可以对文本进行"自由地""可写性阅读"。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构又何尝不是如此重要呢?教学界将一篇课文称作"文本",绝不仅仅是名称概念的变化,更含有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教学意义的变化与革新。而要实现这一变化,完成这一革新,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如何深度剖析文本,让学生学有所得、有所悟,如何让学生立足于有限的文本,从而走向广阔辽远的生活大舞台,  相似文献   

4.
罗兰·巴特提出"作者之死"的著名理论后,作者的主体地位受到威胁,文本获得自由。文本不再是作者的阐述,而是作者的言语的阐述。同时,读者获得更大的阐释空间以生发文本的意义。本文意在浅析"假设历史作者"角度的"作者之死"对于读者以及译者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5.
读书得间     
识字即会读书 ,但理解旨意却有不同的层面。“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是作者对作品得不到读者正确理会的埋怨 :“作者死了”是接受美学将阅读的主动权、主导权从作者身上剥夺的极端宣言 ,以个人的感受与文本对话 ,二度创作 ,作者本来的“其中味”并不重要了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传统的中国读书法 ,作者是“死了” ,但理会文本的内涵 ,不得不从“这个人”和“这个文本”入手。以上都有道理。到底怎样才算识得作者的真意呢 ?我说的“读书得间”便是方法之一。要看出文字的“间”———字面下深隐的含义 ,不要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浅…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存在着2大类文本: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读者文本又包括3种类型: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在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这4种文本之中,语文课堂到底由谁的文本来作主?就现实的语文课堂来说,在作者已死、师生失语的状况之下,编者这位“隐形的”读者成为文本解读的惟一权威与终审裁判,编者文本成为语文课堂的权威文本。  相似文献   

7.
读书得间     
识字即会读书,但理解旨意却有不同的层面。“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作者对作品得不到读者正确理会的埋怨:“作者死了”是接受美学将阅读的主动权、主导权从作者身上剥夺的极端宣言,以个人的感受与文本对话,二度创作,作者本来的“其中味”并不重要了;“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传统的  相似文献   

8.
阅读期待视野理论认为,读者总带着一种期待心理来解读文本。只有当文本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且能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才能将蕴藏在文本中的作者的“初始视野”和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读者的“现今视野”交融在一起,达到“视野融合”,使得读者从文本中领悟出作者、编者的真正意图来。因此,从“阅读期待视野理论”的视角分析阅读期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与功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小说自18世纪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体裁出现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成长。20世纪初批评家提出"小说之死"的观点。本文以新历史主义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阐释开来,以小见大,试图以文本为基础,从文本、读者、作者三个层面逐一反驳"小说之死"的论题。  相似文献   

10.
<正>法国文论家罗兰·巴尔特从文本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生动参与意义创造的角度,将文本分为"可读的""可写的",读者不再只是被动的文本"消费者",同时也成为文本"生产者"。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就是可读的文本,也称现象文本;课堂教学就是实现  相似文献   

11.
欧震先生“读者死了”的宣告声令人震动,但是从他对“读者之死”所进行的论证中,笔者却发现了两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真正读者”的内涵?欧震先生为“读者之死”所列出的几个死因是否可以成立?故而特向欧震先生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2.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  相似文献   

13.
法国美学家罗兰.巴特提出一组对 应的概念———“可读的文本”与“可写的 文本”。他认为,传统美学过于强调作 家的权威及其对作品意义的控制,这样 的作品大都以写实性见长,意思明确 容易阅读,充满了写作的程式和俗套 不具挑战性,这样的作品(大多是古典 作品)是“可读的文本”。另一类文本则 带有相反的特征,作者权威地位不再 而是日益让位于读者,这样的作品(大 多是现代的或先锋派的作品)往往没有 什么固定的意义,保持了作品的多义和 含混,需要读者进一步琢磨和体会。换 言之,这样的文本要求读者自己“重 写”,把意义从作者的垄断下解放出…  相似文献   

14.
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方诠释学的主题。据此 ,可以把西方诠释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作者中心论”诠释学 ,其根本特征是消解读者的历史性和个体性 ,让作者的意图支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过程 ;第二阶段 ,是以海德格尔尤其是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读者中心论”诠释学 ,它完全颠覆了文本解读过程中作者和读者之间固有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用“意义的创生”取代“作者原意”作为诠释活动的基本追求 ;第三阶段 ,是以利科尔为代表的“文本中心论”诠释学 ,它试图克服“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的对立。建构一种方法论与本体论相统一、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文本中心论”诠释学 ,代表了诠释学发展的合理走向。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对“以意逆志”这一命题的认识见仁见智,有人以为是以读者之意逆作者之志,还有人认为是以作者之意逆作者之志。按照认识论与接受美学的认识,不论是那种看法,其所逆的作者之志都只能是读者阅读图式与文本双重建构的结果,或者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所提供的视野相互融合的结果,这些结果都具有个体差异性和时代差异性。因此,这一命题所强调的是文本意义的历史生成性。  相似文献   

16.
幼儿文学读者处于 3 - 7岁的特定年龄阶段。其生理、心理特征 ,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知识结构与阅读理解能力 ,为幼儿文学创作设置了诸多困难 ,也对幼儿文学文本提出了若干规范。本文从“作者与表达”、“读者与接受”、“文本与语言”等三个方面对幼儿文学的文本特征及其创作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经典的阐述,如“诗无达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都是精辟的理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表达了意辞之间的关系,而“诗无达诂”则强调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膜。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有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这说明了“文本”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生命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解文、知人、论世、察已。“解文”——解开文本的篇章意义,跨越读者与文本的距离;“知人”——追寻作者的人生经历,跨越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论世”——聚焦文本的写作背景,跨越读者与大千世界的距离;“察己”——省察文本的自我修养意义,跨越读者“新我”与“旧我”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纵观语文教学,无论教师强势,还是教师自我放逐,均是教师“不在场”之表征。教师缺失,给教学带来不少“寒颤”。为此,教师不仅需要“在场”,而且必须在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读者与编者之间“在场”,从而使语文教学走上健康之道。  相似文献   

20.
骆亮亮 《考试周刊》2009,(44):53-54
“读懂课文”要读到“世界”、“作者”、“文本”、“读者”四个层次.让学生“经历”这四个要素之间的转换。依据这一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本文呈现了两个不同的阅读教学设计。《幽径悲剧》主要引领学生经历了“作者”到“文本”到“读者”的转换。《孔乙己》则重在引领学生经历“读者”到“文本”到“世界”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