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当前各网络学习系统和资源库之间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文章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首先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数据的多源异构性和新兴网络技术的应用,如系统的异构,模式的异构和物联网技术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构建异构数据共享系统,该系统包括应用层、数据服务层和数据层.与此相关的关键技术应该具备完成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海量数据运算的功能.其主要解决策略是从非结构化数据库入手解决异构数据融合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noSQL技术,它具有易扩展、高性能、数据模型灵活等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的表示及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数据访问模式等方式,完成异构数据的集成,最终实现网络学习环境之间“直通车”目的.总之,该论文对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异构数据和集成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雷涛 《丽水学院学报》2008,30(1):125-128
针对如何存储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问题,通过分析现有的海量存储技术,提出了存储区域网络技术,利用存储区域网络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图书馆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Web网络通讯过程中存储的海量数据,运用新颖的数据挖掘技术或方法,发掘出数据中隐含的规律知识.为此提出关于web网络信息挖掘系统体系结构.阐述数据方块法、属性导向归纳法在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深入探讨粗集属性约简算法、K—means聚类分析算法等在web网络信息挖掘系统体系的应用,提出的系统体系结构可为挖掘系统的实际研发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教育领域同样积累了海量数据。教育领域已经部署了众多的学习管理系统,在这些软件系统中存储着海量的学习者信息及学习过程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使这些数据转变为信息、知识,并为教学决策、学习优化服务,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以及学习者们所关注的内容。学习分析技术有助于发挥学习过程数据的价值,使数据成为审慎决策、过程优化的重要依据。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学习分析技术研究现状,归纳出学习分析技术的关键技术及分析模式,并以实例从不同用户视角包括管理者、辅导教师、学习者展示了学习分析技术在网络学习过程分析中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5.
综合论文训练管理系统中海量数据上载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管理系统面向本科生教学,通过基于B/S的海量数据上载方法实现了电子论文的提交和审核.海量数据上载采用Hibernate的大数据字段访问、文件缓存的海量数据传输、大文件传输的并发访问控制和Oracle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存储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传统海量数据上载在存储、断点续传、网络传输、并发控制等多方面的不足,在清华大学的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马先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Z2):120-122
存储领域始终是计算机科技的一个关键点,只有可靠的数据存储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才能普及。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存储技术也日新月异,从最初的磁鼓、磁带存储,到硬盘存储,提供了越来越大的空间,随着RAID技术的成熟,为海量数据的可靠、高速存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如何建立高度共享安全可靠的网络存储数据,是各系统建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在互联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方面,高校网络应用往往滞后于商业等领域,瞻博网络试图通过MetaFabric让高校用户超越数据中心网络来思考问题,从而构建一个更大的云网络。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信息化发展与应用广泛而迅速,数据密集型和数据驱动型科研方式不断涌现,使得如何做好数据的采集和存储,管理好数据的访问和使用,成为高校科研信息化的关键。如何把握新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中的数据具有海量、异构性的特点,数据存储关系到数据共享、数据查询等后续工作,对存储方式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在介绍存储策略和查询技术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查询算法,为海量异构传感采样数据存储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HBase的海量钻井数据存储技术。将HBase的分布式存储特点和钻井工程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设计了一个快速、高效、安全的海量钻井数据存储方案。介绍了HBase的存储模型以及系统架构,详细描述了钻井数据在HBase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如何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是极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SAN存储网络的安全认证模型,利用SRP机制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的认证,有效地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未来物联网农业产生的海量数据采集、管理和挖掘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Hadoop集群分布式存储与传统MySQL数据库相结合的农业大数据云端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度、土壤湿度及图像视频等数据采集和传输平台,数据最后汇聚到云端通过H adoop分布式计算框架和MapReduce编程模型对农业海量数据进行存储、检索、管理和决策,为农作物生长过程实时监测和最优化生产提供指导,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和低成本的农业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网络电子出版物是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一方面许多高校面对师生急需的网络电子出版物或无力订购或无力存储;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的海量存储系统和网络电子出版物却面临“用户薄层问题”。为此,高校网络电子出版物必须共建共享,具体策略是:在订购方面,对有共同需求的网络电子出版物网络电子出版物来说,可集团订购,共同使用,对无共同需求的网络电子出版物来说,则根据高校的学科差异,实行学科分工,各有侧重;在存储方面,本地区高校的海量存储系统应统筹安排,根据学科分工原则,将本地区高校的网络电子出版物集中存储在若干高校的海量存储系统上,建立分布式海量存储体系;在利用方面,一要注重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平台的系统软件建设,实现异构数据库的整合和统一检索,二要在本地区高校中建立分布式检索系统,三要建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四是开展用户代理和代查代检索服务,建立电子文献网上传递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挑战与机遇并存.探讨了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用户画像的研究现状,结合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实际,从资源层、数据层、存储层、处理层、模型层、应用层提出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用户画像的架构图,并从构建可视化用户画像、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培养网络意见领袖三个方面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焱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11):208-209
网络大数据是对真实社会的网络映射,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知识和智慧。深度挖掘网络大数据的潜在价值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同时也给现有存储能力、计算能力等带来了巨大挑战。分析了网络大数据的特点,总结了网络大数据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实例展示了网络大数据在现实中的成功应用,并指出了网络大数据在感知与表示、存储与管理、数据挖掘和社会计算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络蠕虫、DDoS攻击、P2P应用等对互联网的运行、管理和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准确、实时地识别网络行为,诊断网络异常,快速处理成为应对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随之而来的挑战是如何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准确定位和诊断网络异常。  相似文献   

16.
如何对网络开放课程中的海量学习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与表示,并利用分析结果做出决策、优化学习、提高绩效,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NMC地平线报告中介绍的学习分析技术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根据我国开放课程的现状与学习分析法的特征,开放课程环境下学习分析的研究对象与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习分析模式包括采集、存储、分析、表示与应用五个层级;建模时需充分考虑数据与利益相关者的特殊性。未来,学习分析模式的应用在理论基础、数据标准、算法模型、隐私与安全性等方面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7.
网络取证系统的最终目标是给法庭提供可靠的数字证据,而面对高速网络取证系统的海量数据其存储是一个挑战.文章提出一个有效的存储模型,完成海量证据的存储,建立证据获取平台.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对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具有独特价值,能够实现意识形态风险识别的可视化、风险评估的科学化、风险预测的精准化、风险预警的智能化。从意识形态风险分析框架来看,网络空间危害信息的数据化传播易造成危害信息隐蔽化,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和关联化传播易造成风险的病毒式传播,部分大学生的“群体极化”观念和消极社会心态易造成受众的易感性增强,高校大数据应用的滞后易造成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管理能力不足。高校应利用大数据,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源的智能化识别和可视化呈现,增强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管控,及时掌握和引导大学生社会心态,提升网络意识形态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战怀:海量存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多媒体传输等应用的不断发展,数据从G B、T B到P B量级海量急速增长。存储产品已不再是附属于服务器的辅助设备,而成为互联网中最主要的花费所在。海量存储已成为继计算机浪潮和互联网浪潮之后的第三次浪潮,磁盘阵列与网络存储成为先锋。磁盘阵列(RA  相似文献   

20.
袁亮 《华章》2012,(1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网络的相关应用的需求的不断扩展以及新型技术的不断涌现,网络数据存储技术为数据的存储提供安全可靠、迅速便捷以及管理科学化的网络存储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