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在分析编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时 ,人们往往把一本书的编校质量问题归咎于编校人员(尤其是责任编辑) ,归咎于编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和对工作缺乏责任心。毋庸讳言 ,编校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的责任心 ,对图书的编校质量有着重大影响。但是 ,也应当看到 ,第一 ,对于一本图书来说 ,从确定选题到最终装订成书 ,要经过若干环节、多人参与 ,这些环节和参与者都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影响着包括编校质量在内的图书的整体质量 ;第二 ,图书出版过程中的这些环节 ,或以“惯常的”、不健全的、缺乏规范的运行方式 ,或由于当今市场经济条…  相似文献   

2.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标准探微●郝建军【太原】一从管理环节看,检查是一种事后控制,它是对工作实施情况的事后评价。但事后评价又会对事中控制起反作用,所谓“前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是这个意思。编校质量检查是对编校人员工作质量的事后控制,检查结果如何,...  相似文献   

3.
图书编校读中的“统一、规范、纠错”(下简称“统、范、纠”)问题,就是指编辑加工、校对校审和通读审读中的统一、规范、纠错问题。这是编校读诸环节的共性问题,但随着环节的递进,其广度应缩小,数量应减少,深度应加大。具体说,编辑加工要对原稿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统、范、纠”,校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的编校分工方式,由于期刊类型、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员配备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即“编校合一”、“编校分设”、“编校统分结合”。编校合一方式为:不设专门校对人员,由专栏编辑分专栏校对,即谁编辑的谁校对。编校分设方式为:设专职校对人员,或由某一编辑全权负责某期的校对,其他编辑均不参与校对。编校统分结合方式为:设专职校对人员,或由某一编辑全权负责某期的校对,校完后再由各专栏编辑分别复校自己所编辑的版页。这里所说的校对是指核红前的清样校对,不包括毛样校对。下面谈几点对这几种编校…  相似文献   

5.
编校质量是出版单位内外众多工作人员劳动成果的直接体现。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编校质量 ,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能只强调系统中的某些环节而轻视或忽视其他环节。笔者认为 ,只有加强系统内的宏观管理 ,用规章制度来保证“质量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 ;只有各有关部门及个人同心协力 ,相互配合 ,整体作战 ,才能有效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编校质量。一、领导重视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领导对出版物编校质量的重视程度 ,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编校质量的好坏。领导的认识 ,在出版单位内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只有领导重视 ,出版单位才可结合…  相似文献   

6.
董子源 《出版与印刷》2015,(2):12-13,23
科技类学术期刊作为承载科技成果传播的最主要平台,编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期刊在业内的声誉。在数字化时代,鉴于绝大多数原稿均为电子文件,出版物的编辑环节前移,编辑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对文章真实性和事实性内容的处理上;与之相应的,后续校对环节的工作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校对环节更多是在做“校是非”的工作,而不再是以“校异同”为工作重点。由此可见,在数字化技术与出版行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编校质量的控制势必产生一些全新的变化。本文将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走出“三审三校一通读”模式史新奎编校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牵涉到编辑、校对、激光照排等诸多环节。为了提高编校质量,许多出版社加大力度,建立了各有特色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出版界最流行的编校模式是“三审三校一通读”,整体效果是好的。不过,这种模式也...  相似文献   

8.
1999年第1期《中国出版》刊载的杨金荣先生的“编校的‘边际地带’”一文 ,读后很受启发。杨文侧重著作稿 ,我想就翻译稿编校工作中遇到的人地名翻译的情况说说自己的看法。一、人地名标准化问题翻译稿中人地名随处可见 ,如何翻译是一个大问题。译者往往不很重视这个问题 ,因而译名相当混乱。我们在编校工作中应予以充分注意。我们知道 ,外国地名译写正确、统一与否 ,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工作 ,也关系到我国文化、科技的发展。为此 ,中国地名委员会曾商请新华社、总参测绘局、海司航保部、测绘研究所、地图出版社等…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项工作,要想做好,必须秉持“精益求精”的思想,不断对工作环节进行科学的定位,优化整体工作流程。具体到报纸的出版,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齐鲁晚报在2013年上榜全国“百强报刊”,这是与齐鲁晚报严抓报纸编校质量分不开的。本文结合齐鲁晚报编校工作实践,提出提升报纸编校质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编辑的责任心理障碍与文字差错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王文武王国晨为什么文稿几经编校(三审三校)对文字差错却“视而不见”呢?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编校者的业务能力和文字修养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编校者的责任心淡化(放松要求)或责任心理障碍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图书质量管理营销项的评价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新闻出版署颁布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新出图 [1 997]79号 ) (以下简称《规定》) ,将图书质量管理分为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印装质量等不同管理环节 ,在《规定》的第二章第三条更明确指出 :“为了便于管理 ,本规定将有连带关系的选题和内容 ,合并为内容项 ;将编辑加工和校对 ,合并为编校项。”《规定》还具体规定了内容项和编校项质量管理的分级和标准 (在附则中附有《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图书质检国家标准” ,这一标准为各出版社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进行图书质量监控提供了科学依…  相似文献   

12.
"的""地""得"的用法是编校差错高发地带,可能造成文字差错和语法差错,甚至造成知识性差错或政治问题.本文从图书质检中发现的常见典型易错问题入手,梳理"的""地""得"的语用原则、编校易错点和相关标点符号的用法,希望能给同行提供编校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实行了电脑操作,无原稿可做比较(即使有原稿,也只能参照比较),报纸校对工作不再以传统的“校异同”运作方式为主,而是以在新技术条件下实施“校是非”的校对方式为主。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校对,而是应强化校对工作,全面提高校刘人员的素质,由专一校对向校对编辑或校审方向发展。在提升和扩大校对功能基础上实行“编校合作”,形成更密切的“编校合力”,是报纸校对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根据自身的体会和观察,将电脑操作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主要差错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新闻窗》2005,(1):37-37
贵州民族报1月1日第7版《负心汉横眉冷对结发妻/七旬爹怒诉逆子泪涟涟》一文,由于编校工作粗糙,差错或疏漏较多。差错如“淋沥(漓)尽致”,“变本加利(厉)”,“这2个月杨永萍究竟是怎样渡(度)过的?”疏漏如“哄骗70龄的父母”,一般应讲“70高龄”或“70岁”;“一起带到回”,应为“带回”;“今年6月28日”,应为“去年”;“赶去了家门”,  相似文献   

15.
浅论编校角色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校关系是近年来出版界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因为编校合一也好,编校分离也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质量的优劣,因而它不是单纯的出版分工问题。编校关系的分与离,根本上是由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程度等因素决定的。在目前出版条件下,校对校审功能不断强化,编辑策划功能不断加强,编校关系已不能适应出版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进行编校职能的融合与重组势在必行。一、编辑策划功能日益加强“编校合一”作为编校角色分工的一种形式在许多出版单位曾被使用,但它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所谓“编校合一”是说编辑兼编校于一…  相似文献   

16.
出版物量、本、利关系的边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讨论出版物的量、本、利关系时,主要是分析与研究出版物盈亏平衡时或者是保本时的销售量是多少;或者是出版物在一定销售量水平上,利润是多少;或者是能够实现一定目标利润的出版物销售量是多少。但此种分析方法主要是研究这些变量之间的静态关系,现在介绍一种研究出版物销售量、成本、利润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方法,这就是出版物量、本、利关系的“边际分析”。“边际”(Margin)一词是额外、附加、边缘、或总体以外部分的同义语。应用边际原理进行出版经营管理决策,首要的一点就是对决策前已经发生,在决策制定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编校过程的监控协调机制曾建华,万纯祥编校质量是衡量成书质量的一个决定性标准。在出版社内部建立、健全图书编校过程各环节间的监控、协调机制,对于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决定图书编校质量的诸因素中,原稿及编辑加工质量是关系到成书编校...  相似文献   

18.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编校质量的责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编校质量的问题,人们纷纷找寻治理良策,有的从奖惩措施上,有的从编校队伍建设上,有的从编校工作环节上等等,作出种种探讨,其中不乏高见。然而,应当看到,造成当前图书编校质量滑坡的原因,除了奖惩不力,队伍青黄不接,生产环节不严密,概言之,管理不到位诸因...  相似文献   

19.
“编校合一”的问题,大概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让做编辑工作的同志也做一些校对工作,可以熟悉校对业务以及版面设计等知识,有利于提高书刊质量。另一方面,让做校对工作的同志也做一些编辑工作,可以在发稿前帮助责任编辑弥补一些原稿上的疏漏,或者在校对中发现一些遗留的问题,提请编辑或作者解决。这  相似文献   

20.
提高编校效率:将“优化”理念注入日常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琳  刘晓涵 《编辑学报》2016,28(4):359-361
编辑工作任务繁重,保证稿件质量的前提下也要完成稿件的数量,作为期刊编辑在整个编校工作流程中应具备“优化”理念,挖掘触手可得的常用工具和软件的“利用潜力”,避免将时间浪费在耗时、利用工具即可减少“人力”的碎片环节的重复性劳动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