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施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新的角色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具备课程整合角色;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性,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具备职业文化传播角色;基于工作过程的生成性,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具备课程创生角色。  相似文献   

2.
教师课堂礼仪属于职业礼仪,其基础是师德。教师要具备职业形象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予以体现。教师的课堂角色由智者角色、导游角色、分享角色组成;教师要多采用开放式提问,少用封闭式提问;同时,教师的目光使用、手势表达也要符合礼仪要求。  相似文献   

3.
教师角色:从"规定"走向"赢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价值主要是以外在取向为主,教师只是按照社会规定或期望的角色规范进行职业行为,这种规定性的角色严重抑制了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自我潜能的实现,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羁绊.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下,教师角色只有从"规定"走向"赢得",即追求一种自我更新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职业实践才会具有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师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者的职业面貌、职业行为、思维方式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了解教师教育者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及获取渠道,可以有效促进其职业发展。本文以教师教育者所扮演的五个职业角色——教师的教师、研究者、指导者、守门人和课程开发者为切入点,阐述教师教育者的职业行为及职业发展特征,提出通过加强职前培养、开展自我研究、创建研究共同体等策略促进教师教育者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观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既有社会大众对教师的认识和要求,也有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和期望,更有教师自己的角色观念。因为这种观念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社会大众和学生的认识和要求,更是教师自己对角色价值信念、职业态度、职业行为的深刻体认,进而形成自我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坚守职业道德是当好教师的基本要求.而高校党员教师集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和人民教师的职业身份于一体,不仅要扮演好 "教师"职业角色,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好"共产党员"这一政治角色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做高校师德建设的表率.  相似文献   

7.
刘丁萁 《考试周刊》2012,(67):10-10
基于中职学生的特点,中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与传统定位的教师角色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从职业角色、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三方面对中职教师的职业角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角色要求和适应上与其他职业不一致。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自我认同,系统支持来充分对教师职业角色进行认同和适应,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具活力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教育影响力的发挥和教育价值的实现,从教师心理素质的角度而言,主要受制于教师的心理适应,即能否正确,全面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扮演好教师的角色,能够适应变化,适应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使教师的威信,教学能力建立在对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长沙市城区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教龄的初中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从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及职业行为倾向4个构成因子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长沙市城区初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较高,其中,职业价值观水平最高,角色价值观水平最低;从背景因素看,不同年龄教师的职业认同及角色价值观差异显著,不同性别教师的角色价值观差异显著,不同职称教师的职业认同及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及职业归属感差异显著,不同教龄教师的职业认同及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差异显著;不同学历的教师在职业认同总体及其4个构成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文化人"是现代教师的一种崭新形象。教师的本性是文化性,教师是文化的建筑和寓所,教师文化能够充分表达教师的完整形象和存在方式。从"专业人"走向"文化人",整合教师的多元发展路径,致力于为教师打造一种"通过文化、在文化中、为了文化"的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教师发展与教育实践转变的同步化变革,是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初具规模,但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加强。本文根据笔者对四川省地方本科院校专职"性教育"教师的调查情况,谈谈教师专业素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的策略。认为"性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应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力度,建立专门的"性教育"教师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教师的职业评价和激励体系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校本培训在我国的师资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中小学新课改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提高中小学教师师资专业素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现实困难和这些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可以利用“校本培训”理论,探索出提高这些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要求必须重视职业教育中的科学研究。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从“双师”转换到“以理论教学能力为基础,以实践教学能力为条件,以科学研究能力为手段”的“三师”。新时代“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双师”到“三师”的顺利转换,应该提高认识,制定政策;活跃思想,激励到位;继续教育,在职培养。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新教师入岗训练是"入岗、适岗、胜岗"三个阶段的重要一环,是新教师从事职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投身职业教育的必经阶段,是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奠基工程。运用EPIP,探索职业院校新教师培养机制与路径,完善"双师型"素质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探索"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分工协同与协作,对于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标杆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双语课程"骨干教师往往是制约中外合作项目顺利开展和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拦路虎。高校"双语课程"骨干教师应该具有明确的职业态度,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力,良好的双语教学技能等。高校"双语课程"骨干教师培养主要通过职前和职后两种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尽快建立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根据时代要求和高职教育目标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调查分析广西“双师型”教师的情况,指出必须尽快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专题除了对主题的介绍性论文,还收录了三篇一线教师的叙事,均来自北京教科院德育中心举办的、为期一年的第三期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中的叙事行动研究班。作为指导教师,笔者目睹了一大批教师在做叙事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这三篇文章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意在介绍为什么将叙事探究转换为叙事行动研究,这两种路径有什么区别,教师们在叙事行动研究中获得了什么成长以及这种成长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通过分析教师的参与过程和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叙事探究,叙事行动研究在教师公开发声、改变心智模式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触及学校场域中人们惯习的改变,其风险和挑战更大。通过本次工作坊的初步尝试,教师对叙事主题的认识更加准确,对主题的反思更加深刻,减少了自己的自责和内疚感,而且能够采取行动改变现状。促使教师如此成长的条件包括教师敢于暴露自己的"顽症",创设安全、开放的学习氛围,及时分享相关理论,形成相互支持的学习共同体以及获得学校的理解和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者应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诸如叙事行动研究之类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推动“卓越计划”工作,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西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单位,通过拓宽专业/兼职教师引进渠道、建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措施,培养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的教师教育正在遭遇"教学学术漂移"表层学习盛行"核心素养缺失"的困境,直接影响着职前教师的学习质量."行动学习研究"作为一种整体主义的专业教育形态,把"全人发展"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用"项目实践"整合专业学习,注重个体与团队的"互惠创新",有利于变革职前教师的学习方式,培育"终身发展智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结果表明,学习方式的变革让职前教师开始在知识学习上谋求成果创新,在问题解决上追求独立自主,在沟通交流上开辟多元通道,在信息技术运用上寻求审美与创造,教师教育者也由"独白者"转变为"六面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