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吉林市实验中学程琪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过程。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负责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处理,起着执行和操作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理...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且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调动激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强调了英语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赵锐 《教学与管理》2007,(7):126-127
认知是一种心理过程,即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有两大因素影响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具体的认知活动中,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要大于非智力因素,这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并不直接参与认识活动而是在认识活动中起调节、推动的作用,智力因素主宰着个体观察、记忆、分析和推理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4.
满江囡 《考试周刊》2013,(88):70-70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的作用不同。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承担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属于认识活动范畴,起认识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直接参与智慧活动的操作,但在智慧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的效能,属于意向活动范畴。在智慧活动中,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则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至于干好、干不好则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智力因素主要决定智慧活动的效率.而非智力因素除与智慧活动的效率有关外,还决定一个人进行智慧活动的方式,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非智力因素在创造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略论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鲁玉星学习是一种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智力因素包括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在学习活动中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信息的获取、贮存、加工处理工作,对具体学习活动起着执行和操作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过程。学习质量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智力学的角度来说,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是在中等水平以上的,只要注意力因素的培养,其创造力的潜能是可以被挖掘出来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品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要学好语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智力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因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8.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呈一定程度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函数”。 近年来,我们在重视和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呈一定程度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学主要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在智力因素基本相同时,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由非智力因素决定.德育教师的威信、情感、个性、探索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必须重视引导德育教师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首先,文章在归纳总结古今中外智力观的基础上,规范了智力的内涵,并确定了智力因素的外延。其次,文章界定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并从广义的非智力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及具体的非智力因素三个层次进行了阐述。接着,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分解为六对共十二个命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剖析。最后,文章介绍了IN结合论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激烈的就业竞争,不仅是智力因素的竞争,也是非智力因素的竞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视角探讨大学生就业力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图画故事书是学前儿童阅读的起点,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当前,图画书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语文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但图画书如同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它除了对孩子的智力启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外,对孩子的情感、态度、习惯、性格等非智力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族文化传承在人的形成中具有特殊价值。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影响体现在知识和观念的层面,体现在对人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形成上。  相似文献   

16.
学习涉外英语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过程,其成效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关于中职涉外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研究,目前尚未引起教育界、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在"双语教学"框架下,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是提高中职生涉外英语水平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语文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要注意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品素质,智能素质,非智力因素和人格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图书馆(室)是基础教育改革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中小学文献信息资料交流中心,又具有综合教育的功能。它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智力素质的发展;有利于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文化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an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intellectual and non-intellectual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achievement, persistence, and change of curricular choice among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The sample of 140 students wa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achievers (N = 86), those who encountered no academic difficulty in their four years of a curriculum; persisters (N = 23), those who encountered difficulty but remained in their initial choice; and changers (N = 31), those who changed their curriculum.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applied to test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llectual variables; chi-square for the nonintellectual variables. The level of confidence used for significance was .05.

All intellectual variables tested prov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one of the non-intellectual variables tested for changers and persisters proved significant. The conclusion reached was that academic skills, especially reading, arithmetic, and language, related to achievement and persistence in curricular choice.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男大学生学业成绩明显落后于女生,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强烈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研究男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问题的意义,并从智力、非智力、归因、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以及恋爱心理等方面分析了男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以及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高校要加大考试改革力度、进行性别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和改革成绩评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