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华 《冰雪运动》2014,(4):24-28
近两年核心力量训练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运动项目的训练当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出现为传统力量训练增添了鲜活的因素,在提高运动员协调、灵敏和平衡等能力方面优于传统的力量训练,与其他同项群项目相比,核心力量训练没有很好地应用到冰球项目中。通过对冰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试图揭示给冰球运动员带来的核心能力改善的效果。实验表明,经过8周的力量训练,核心力量均有所改善,背桥的成绩有了极显著性的提高,跪姿前抛的成绩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腹背肌和上肢肌群的力量得到显著性提高。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在齐齐哈尔冰球一队的训练实验研究,找出了核心力量训练对冰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和作用,为将来更好的将核心力量训练运用到冰球项目实践中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
短跑成绩提高,速度起主要作用,而速度的提高与力量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力量素质和发挥力量训练的良好效应。本文从大负重力量训练角度,阐明业余短跑运动员采用大负重力量训练是促使力量素质快速增长,以较短时间提高短跑成绩的有效途径。并就业余短跑运动员年训练计划中如何安排大负重力量训练和如何处理好大负重力量训练与快速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对大负重力量训练期间与之后短跑成绩产生负正效应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了13-15岁青少年女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静力性半蹲、负重全蹲、负重半蹲、仰卧挺髋、单臂俯撑、控腹、俯卧撑和平板卧推核心力量训练对评价核心力量素质的五项指标都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此实验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核心力量素质的...  相似文献   

4.
核心力量训练是目前世界上经常采用的训练手段,且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短跑项目非常注重核心力量训练,尤其是基础力量训练阶段.为了深入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短跑运动员基础力量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实验法,对相关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10-12周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在维持短跑运动员身体平衡并为下肢发力提供支撑点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心力量训练效果在短跑运动员连续运动不稳定的状态中表现尤为明显,其训练作用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力量训练方法.针对短跑项目的专项特征和当前核心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核心力量训练运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天津体育学院竞技健美操队16名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核心力量训练的方式进行了8周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性均有所提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但实验组提高的幅度较大;传统力量与核心力量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核心区域相关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水平;实验组运动员的竞技健美操专项力量素质以及完成C组跳跃类难度动作的落地稳定性水平都比对照组提高的幅度大。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专家通过实验以及训练实践发现负重跑能够显著提高腿部的伸肌和反应性力量,但不同负重负荷对短跑技术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负荷对专项力量训练效果均未见系统研究。通过研究不同负荷时负沙背心跑对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作用,对该短跑专项训练手段在短跑专项力量训练中的科学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不同田径项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日常的训练中,研究其在下肢反应力中的促进作用。采用实验法,利用3种跳跃(半蹲跳SJ,下蹲跳MJS和跳深DJ)的短程和非短程反应力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田径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的短程和非短程反应力量具有明显差异。通过核心力量的不同项目实验组运动员,其反应力量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说明核心力量对于田径运动员的素质和技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应按照不同田径项目中运动员的特长以及训练特点,进行一定核心力量训练,改善下肢反应力量,提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12名运动等级为一级的射箭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引入射箭项目力量训练实践中,结合射箭项目专项技术特点时其进行为期8周的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其训练前后积分肌电(IEMG)、12支箭固势-撒放时间以及黄心命中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射箭运动员肌肉协调用力的能力,及其在固势-撒放阶段对弓的平衡控制的能力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力量训练,是今后射箭项目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散打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8名散打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核心力量训练的方式进行8周实验研究,并对其速度力量进行监控,同时对评定速度力量指标进行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从测试结果看,实验组训练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核心力量训练是对传统力量训练中核心肌群训练不足的一个补充,它与传统力量训练是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女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教学实验法等,对湖北省高校网球专业的40名女运动员进行分组实验教学训练研究,实验组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对实验前、后两组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2周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在接发球上网、发球上网以及底线相持阶段的得分率及使用率上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失分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发展女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伴随游泳竞技比赛的不断开展,全世界各个国家均开始注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以此提升游泳运动员的能力,避免受到水域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影响到比赛的成绩。基于此,本文选择就核心力量训练在游泳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设计如下研究框架。首先,阐述相关理论内涵,包括核心力量的理论内涵以及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内涵,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游泳运动员在核心力量训练中依据原则。最后在依据游泳运动员在核心力量训练各个原则基础上,分析核心力量训练的不同方法,以及训练全过程,利于运动员更好的掌握各种训练方法,强化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稳定性,提高竞技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术专项力量训练引入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验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三峡大学高水平武术运动员6名男生为实验研究对象,以专项力量训练理论和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武术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及多年从事武术专业教学与训练的实际,首次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理论引入到武术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之中,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运动员核心区域的核心稳定力量水平,提高其核心区域相关肌群协同做功的能力及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完成高难度动作的稳定性.经过历时16周的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运动员核心区域核心稳定力量水平的提高,其武术专项力量、专项基本功、完成高难跳跃动作的落地稳定性乃至武术套路技术水平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8点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来评价核心训练对优秀蹼泳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的作用。以国家蹼泳队24名优秀蹼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核心训练组和传统训练组。对两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4次,每次50min的运动训练,核心训练组进行以S-E-T悬吊训练为主,瑞士球和其他垫上训练为辅的核心训练,传统训练组进行"V"字起等传统的蹼泳腰腹训练。在8周的实验前后进行SEBT测试,检验受试者动态平衡稳定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蹼泳腰腹训练,8周的核心训练更能显著提高优秀蹼泳运动员的前庭觉、躯体感觉、视觉、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肌肉力量、抗外部干扰、行动的敏捷等之间的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了机体的平衡稳定能力,具有传统力量训练不可比拟的优势。动态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能较全面地反映机体对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下肢力量、身体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核心区域作为运动员身体力量传输的枢纽,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能较好地增强其作为枢纽的功能,定向越野作为体能主导类耐力型运动项目,体能消耗大,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对其在复杂场地条件下创造优异成绩有着独到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认识核心力量以及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训练,分析定向越野运动的特殊性、运动员的特点、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关系,认为核心力量训练对定向越野运动员的影响主要包含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身体平衡性、减少运动损伤、增强核心力量等方面,从而丰富定向越野训练内容,帮助建立和完善定向越野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冰雪运动》2012,(1):22-24,28
力量素质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高质量的完成一套节目的保证。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在花样滑冰力量训练中应遵循科学性、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训练原则,注意素质的全面发展,利用不同屈伸角度跳跃的组合练习、跳箱练习、变换方向跳障碍练习、跳绳练习、负重练习、滑行训练等方法进行力量素质的训练,双人滑选手尤其要特别注意进行托举力量及核心力量的练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前锯肌的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出拳力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以12名散打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的力量训练和传统的力量与前锯肌力量结合训练的方式进行8周的实验研究并对其力量训练进行监控,以及运用生物力学等方法对出拳力量进行分析,对实验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训练效果呈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训练效果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强前锯肌的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出拳力量有重要的影响。此实验为散打运动员的出拳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运动训练实践出发,在核心稳定性训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核心稳定性训练理论应用到健美操国家集训队训练实践中,并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背肌力量和腹肌力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训练前后的数据检验说明,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利于健美操运动员背、腹力量的提高。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健美操高水平运动训练改革,提高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较大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方法,将悬吊训练运用于跳水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中,与传统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形成对比进行实验研究,以期达到更加有效的训练效果,为跳水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悬吊训练对跳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影响。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在保定市体育运动学校图书馆及中国知网上查  相似文献   

19.
<正> 发展特殊力量和爆发力是所有田径项目的年度训练计划中准备期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根据跳高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在这个期间,负重训练是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用运动员最大负重能力的30~50%进行训练,运动员的爆发力在为期四  相似文献   

20.
力量训练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于提升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伤害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旨在深入分析力量训练如何影响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耐力、心血管功能以及神经系统适应,并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生理和生化机制。研究发现,力量训练通过对肌肉肥大、神经肌肉效率、心血管系统的改善和代谢途径的优化,显著提升了运动员的整体身体机能。此外,结合研究证实,不同项目的运动员都能从系统的力量训练中获益,这凸显了力量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