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是职业教育人才标准制订的逻辑起点,从两者逻辑关系出发构建“以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基准的国家主体”“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准的行业主体”“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的学校主体”“以企业人力资源为导向的企业主体”和“以技能评价标准为核心的第三方人才主体”的“五位一体”人才标准衔接共通机制。该机制的运行路径是:畅通国家主体与其他人才主体之间“指导-衔接”通路,加强学校主体与其他人才主体的“衔接-互通”联系,增强企业主体与其他人才主体的“共通-互通”制度,打通关联主体之间人才标准“衔接-共通”的链接环节。  相似文献   

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海天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构建了专业企业相互依托,整合产学研资源,共建“工业机器人产学研共同体”;专业企业合作育人,整合教学资源,共建“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模式”;专业企业共同研发,整合实训资源,共建“工业机器人工程中心”;专业企业共建标准,整合培训资源,共建“技能人才企业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
柯春松  唐杰  庄舰  娄用够 《职教通讯》2022,(10):102-106
模具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急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需要长学制培养,高职院校培养存在学制不足的问题。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模具专业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构建,将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结合,进行学校3年“职前教育”和企业3年“职后培训”一体化设计,延长培养周期,解决了高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制不足的问题。在学徒制实施中,模具专业将国际国内标准有机融合,开发中国特色学徒制标准;引进企业师资、技术和工艺等教学资源,打造“双导师制”教学创新团队;融入“三新”,改革教学内容,采用“产训学”一体化教学方法,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着眼技能人才评价的全价值链,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构建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对技能人员进行职业素养、工作业绩评价,体系化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工作,构建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实现了企业技能人才人人持证,助力产品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增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技能人才支撑,为服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一带一路”国家技能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学历社会将学历作为选拔、使用和评估人才的社会普遍评价标准,其形成与现代生产、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学历社会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过“正面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助推了社会人才选拔标准的制定,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学历社会并非尽善尽美,过分尊尚学历会导致“异化”现象的出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呼唤技能社会的到来。在技能社会建设中,国家重视通过建立相应机制和手段来促进和保障全民习得技能,其构建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社会(企业)和公民个人共同发力。政府是技能社会建设的主导者、教育机构是技能习得服务的提供者,企业是技能培养的重要基地,公民个人是技能社会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建立合理、完善、准确的岗位培训标准,可以分专业、分类别、分层级构建岗位培训课程体系,依托网络培训学习平台,实现课件库、试题库和案例库等培训资源共享,解决员工“学什么”“如何学”“在哪学”的问题,从而规范岗位标准培训,破解工学矛盾困局。一、企业岗位培训标准的建设意义依据“岗位规范”建设岗位培训标准,明确各个岗位应知应会内容和相应的知识点,解决员工“学什么”的问题。基层车间可以根据岗位培训标准进行技能水平对标,查找理论、技能知识短板,  相似文献   

7.
选聘具有企业经历的技术技能人才从事职业教育教学,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企业技术技能人才普遍缺乏教育学背景,要达到职业院校双师素质要求,需改进新教师入职教育,健全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向职教教师角色转变机制。美国驻校教师项目是一种基于真实教学情境的新教师入职教育模式,不仅实施周期长,而且形成了完善的标准体系。在借鉴相关经验基础上,从革新入职教育、创设转换项目、健全标准体系、增强保障举措等方面构建我国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向职教教师角色转变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注重软技能领域,其相关理论和实践路径的创新和本土化尤为重要。A校在例构建“四维耦合、循证测评”软技能综合育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重构课程模块和教学资源、推进“三环五步”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三元联动”的结构化师资团队、搭建“一体两翼”软技能育人平台、“基于证据进行推理”构建软技能评价方式,解决了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诠释了职业教育“高素质”与企业需求的“软技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论坛《“技能优先”行动框架》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部分一流企业“技能优先”的组织管理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落实“技能优先”模式的关键在于形成重视技能的制度文化和构建通用性技能分类法,行动领域主要包括识别技能需求与差距、采用偏重于技能的招聘方法、建立多元化培训生态、为员工提供基于技能的学习机会和在企业内部根据技能需求重新部署人才,为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如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应结合劳动者技能形成的全过程,明晰企业主体作用的内涵,支持企业推进以技能为基础的组织管理创新,引导职业院校紧密追踪企业实践前沿构建敏捷教学体系,完善支持技能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不够统一、缺乏任职及聘用指导标准的现状,在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提出了符合职业院校客观需要的“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认定标准.首先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需要的技能与国家资格鉴定认定的联系,总结了资格鉴定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阐述相应的对策,即探索实施“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认定.通过试点表明,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一直是高校、企业和国家关注的历久弥新的课题。随着“1+X”证书制度的提出,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层面上有了新方向和制度约束。一方面,高职院校基于“1+X”职业技能标准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度改革,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高水平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培养产业急需的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培训评价组织和企业制定行业职业技能标准,为人才提供实习就业平台,解决学生“学无用武之地”的困境。从高校培养到企业岗位用人,打造出一条产教融合的完整闭合链路。  相似文献   

12.
技能比赛比操作技术多,比相关能力少:比技术内容多,比思想文化少。因此,有人提出,职业教育的技能大赛要赛出综合能力来,职业教育在改革“黑板上种田”这种倾向的时候,要注意防止“单纯技术化”。倾向。其一,比赛是教学的导向,怎样导就会怎样教。在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企业提出的工作标准等同于教育标准,比赛内容如果只是工作标准,容易把教学导向至偏离教育标准。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世界500强企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校企共育专业,以名企用人标准、校企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国际化视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详细定义了与目标一致且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创建了校企共同实施的“12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融入卡特彼勒生产体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出“1+0. 5+0. 5+1”校企分段主导的教学模式;创建了基于“4个中心和1个工作室”的校企合作育人长效体制机制,培养国际化视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本质之一就是核心课程“岗证融合”建设.本研究依托高职专业,把岗位技能标准的要点融合八日常课程教学中,在课程考核上引入了职业技能鉴定形式,利用通行的岗位技能标准来衡量学生技能的掌握程度,找到了课程建设的常规模式上突破口,即探索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专业课程的“岗证融合”,其实质就是要根据岗位技能标准在实训场所对学生技能操作进行现场考核,成功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企业智能化发展,对集成电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和建设技工院校的集成电路专业比以往更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出发,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分析,探讨技工院校“集成电路调试”课程工学一体化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法。当前全球信息技术进入到智能化时代,集成电路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更多“高精尖”前沿科学技术人才来引领突破,也需要大量技能人才来推动落实。厦门市现有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300余家,技能人才短缺。  相似文献   

16.
中职生要实现从技能“新手”向“技能行家”的转变,必须从学生顶岗实习人手,学生要想从“新手”向“技能行家”转变,其知识技能需要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以及内在化的过程。学校只有在学生顶岗实习后仍发挥积极作用,与企业合作,采用有效办法促使学生实现从“新手”向“技能行家”的转变,达到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技能有效链接,才能实现中职生专业技能持续发展的成长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将满足企业需求为教育培养的目的和目标。培养技能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所以,学校培训和培养的一切行为都应围绕企业用人的标准,使学生学到切实可行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拓宽学员视野,加强学员“四新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及时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专业技能需求方面的变化,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论证,根据企业需求和学员特点更新教学内容,制订培训计划和有的放矢地编制教材。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教学与评价之前,就先制定出就业岗位所要求掌握的职业技能,然后形成技能标准。那么,企业技能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状况如何,它对职业技术教育有何影响,企业技能标准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使用效果又怎样,等等。本文拟就此加以考察。一、企业技能标准的实施情况1.企业技能标准及其实施的背景技能标准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定和颁发的基础,按其不同层次和水平,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行业技能标准、跨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技能标准。企业技能标准是单独在企业或其它组织机构层次上所开发使用的技能标准,它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2020年6月,《新泽西州学生学习标准——生涯准备、生活素养和关键技能》(NJSLS-CLKS)的发布,是对新泽西州职业教育学习标准的一次重要改革和调整。在信息时代召唤“数字公民”教育,绿色转型加大市场技能鸿沟,能力标准备受职教领域重视的时代背景下,该标准在注重技能目标多元化,基于所有学生的高期望和“基于研究的实践”原则指导下,提供了一个“学科概念”和技能结构框架,并采用与之相关的“学习计划”以及地区绩效评估。该标准的理念、内容设计及具体实施对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的启示是:建立以学科概念为核心的课程学习标准,层层递进国家标准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统筹权力下放和质量问责以推进标准化体系进程。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三层次融通"的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校企“三层次融通”包括: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通,即院校吸纳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共建实训基地或企业实体等;专业建设与企业要求相融通,即根据市场需求和院校条件设置或调整专业,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开发课程,根据岗位标准要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高职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即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构建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质量标准,推行与“课程融通”相适应的职业技能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