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前,仍然有很多教师在听评课时都追求面面俱到,从导入到结束各个教学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这种听评课方式看似全面,但重点不突出,往往如蜻蜓点水,不管是对开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帮助不大.主题式观课议课一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做法,每次观课议课活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使研究更有深度.为了让一线教师了解观课议课的内涵,提高课堂研究能力,本文着重就观课议课的含义、操作程序以及相关要求等方面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评课往往过于追求面面俱到,从导人到结束各个教学环节都认真评,有时甚至逐字逐句地评.这种方式看似全面,但大多数重点不突出,不管是对执教者还是对听课者帮助都不是很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把评课改为"主题式议课",即每次评课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课堂研究(集体备课)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3.
评课是指对一节课进行评议。评课在今天非常普遍。为了评优秀教师、评教学能手,需要进行评课;为了改进课堂教学,进行教研、科研,也需要进行评课。这里所说的评课,指的是后一种。评课对教师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采取什么样的评课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评课大概有以下三种方式:1、领导、专家一言堂的评课方式。由领导或专家对教师的课进行评价,教师只是被动地听,不发表任何意见。2、教师有限参与的评课方式。教师先向领导或专家汇报课的设计和思路,然后再听他们进行评价。3、领导或专家与教师合作的评课方式。教师与领导或专家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互相进行交流,互相提出问题,互相探讨。那么作为科研、教研人员,应该采用哪一种评课方式呢?我们先对几种评课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组织"PTGE"教学模式推广研讨课,三年级教师执教《争论的故事》,我参与了整个研修活动,与会几位教师的评课让我感触颇深。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格式化评课:评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教师态度、教学语言、课堂的生成、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堂氛围等。这种评课格式化,评课者要求面面俱到,细到每一个环节,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二是表扬式评课:评课者碍于情面,发表意见时只说优  相似文献   

5.
在中小学学科教研活动中,听课评课是最为广泛和经常的形式,也是一个最有实效、最受欢迎的环节。不管这是一节成功的、一般的还是失败的课,听课后,深入、细致、专业性的评课,对执教者和听课教师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涉足教坛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听课评课后,往往会得到一种全新的顿悟和启迪。听而不评,犹如学而不思。食而不化。听课怎么听?评课怎么评?怎么样的评课才是最理想的?笔者以为,根据它所产生的不同作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大体可以分为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6.
听评课作为最基本的教研方式,毋庸置疑,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听评课,如何听,如何评,都影响着教研活动的成效。如何听,如何评,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方法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由听评课的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实验学校,这意味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正确立。我们在合作探讨“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听评课作为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听评课,却又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老师们缺少听评课的框架,即我“依据什么”听评课?二是听评课的活动很不规范,即“如何”听评课?于是,我们在崔允都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开始了听评课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5年3月,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实验学校,这意味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正确立。我们在合作探讨“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听评课作为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听评课,却又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老师们缺少听评课的框架,即我“依据什么”听评课?二是听评课的活动很不规范,即“如何”听评课?于是,我们在崔允都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开始了听评课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佘同生 《湖南教育》2006,(10):11-11
评课,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作为一位教师,我们都有过评课和被评课的经历,但是,多年来,我们的评课是不是达到了促进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我们是否对一堂课应该如何上、到底怎样的课才能评为好课、由谁来评课、评课评什么、怎样评等等问题了然于胸?我们的心中是否拥有评课的科学体系、科学手段和方法?评课仅仅止于评课吗?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深思。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线的教师喜欢听课,更喜欢听评课。因为听课也好,听评课也好,都是一种交流,有助于寻找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明白课的优点与不足.以便教师学习与借鉴。但当前,我们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听完评课后,心里很少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感到许多评课索然无味。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评课是指对一节课进行评议。评课在今天非常普遍。为了评优秀教师、评教学能手 ,需要进行评课 ;为了改进课堂教学 ,进行教研、科研 ,也需要进行评课。这里所说的评课 ,指的是后一种。评课对教师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 ,采取什么样的评课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 ,评课大概有以下三种方式 :1、领导、专家一言堂的评课方式。由领导或专家对教师的课进行评价 ,教师只是被动地听 ,不发表任何意见。 2、教师有限参与的评课方式。教师先向领导或专家汇报课的设计和思路 ,然后再听他们进行评价。 3、领导或专家与教师合…  相似文献   

12.
近年听课,常见一些教师讲课时面面俱到,平分秋色,没有突出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甚或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一些评课人员则就课评课,泛泛而谈,未从单元整体着眼,未涉重点训练项目,因而未能进行切实深入的科学分析。据查,教与评的这种盲目性、随意  相似文献   

13.
开展多种形式的评课活动是一线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评课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说出优缺点来,才会对上课教师和听评课者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教研活动中,经常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各种形式的听课、评课活动。评课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日常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进行教师培训的重要措施。但同时也应看到,教师在评课中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求和气,顾面子;只谈优点,不谈问题;只评教,不评学的现象,更严重的是,评课往往是教师的专利,从不让学生参加,不去听听学生的意见,也从不让学生谈谈感受,这就使评课很难取得实效,评来评去,到头来还是不能把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听评课活动是实现同伴互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方式。但是,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对听评课活动,并不愿意参加,教研活动的成效也不高。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教师积极性低造成活动成效低,活动没有成效自然大家都不愿意多参加。分析其原因我想最少有两点是主要的,一是传统听评课观念的影响,二是教师教研能力缺乏,没有掌握有关听评课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学一线教师听评课实践中存在过于依赖个人经验、对高质量研究证据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进而影响听评课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实际效果。本研究基于循证实践理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提出循证式听评课,并进一步对听评课为何须走向循证、循何证、如何循证进行论述。循证式听评课能为优化中小学教师听评课实践提供新思路,并有助于推动我国循证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听课评课是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的一种经常而普遍采用的活动方式,评课评得中肯与否,对于是否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认真研究如何评好课是很有必要的。 就自然课的评课活动而言,我们认为评课中不宜面面俱到,而应站在自然教学大纲的高度,抓住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深入剖析,这样才有利教师明确方向,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8.
一忌套话连篇。在评课过程中,要对做课教师作整体印象概述,如“教态自然,普通话好,板书条理”等等。这些应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绝不能每听一位教师的课都这样评,必须因人而异,抓特色,讲特点,恰到好处。二忌面面俱到。每一节课,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学习,也有不足之处有待提高、改进。如果从始至终,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这样的评述,既占用较多的时间,还会形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还是画龙点睛效果佳。三忌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是教学理论的忠实实践者,评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使得做课教师能够懂得该种教法的理论依据。那种…  相似文献   

19.
钱湛恩 《现代教学》2007,(1):126-128
链接:聚焦教学关节点的评课评课一般是对某一节特定的课进行评课。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钱湛恩老师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评课提炼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若干关节点问题,截取若干教师在同一教学关节点上的教学片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给出具体的建议。这样的评课方式也有其特殊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不少地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作了相应的改革。但无论是何种评课方式。其评课思路大致相同:评课者根据自己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先肯定教师的成功之处,再指出不足之处。然后提出改进的目标和希望。我们姑且将这种评课方法称作“正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