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虽然文化和语言都有各自的传播途径,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间的包容性,使得语言形式所涵盖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其对语言文化内涵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语言的词汇之中.政治,经济的变革.文化、教育的交流等传播途径都会极大地丰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确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必须发掘出文化的理据,或语言与文化在类型和特征方面的共性。文化对语法的影响,是一种相似性影响、特征性影响和类型性影响。语言类型、语法差异和文化差异,不一一简单地相对应,语法文化差异与其所属语言区划有错位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播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好外语必须了解外国的文化。外语教学中,渗透目的语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系统地实施文化教学是外语界一直关注的一个话题。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跨文化交际理论、“三点”模式理论和激进教育思想是构建多元文化环境下语言文化教学新策略的理论基础。在语言文化教学实践中,语言文化教学工作者先后尝试和实施了第五维面和话语分析,文化多面性与文化学习图式论、语言文化教学四部曲模式和多元文化互动等教学方案与策略,从而发展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支宁  于睿 《教书育人》2005,(1):105-106
要弄清楚文化因素和英语教学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语言学家L.R.帕默尔指出:“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可见,语言是离不开文化的,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文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文学艺术、风土人情等。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影响着语言。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或文化敏感性是英语教学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日常会话、词汇、阅读等的教学,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阐明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张彦群 《天中学刊》2003,18(4):95-97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文化具有如下特征:文化是后天学习的。不是生理遗传的;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团共有的,不是某一个人所独有的;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文化包括语言并以语言为其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和世界的中介物。  相似文献   

8.
汤飞 《双语学习》2007,(4M):62-63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本文对语言的内在系统,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作了分析,并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既要教语言,也要教文化,并借助文化教学促进语言的理解和把握进行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应同步进行。英语专业文化课程的构建,包括意识、有目的地从综合性、多样性、趣味性几个方面导入英语民族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同时,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阶段、学生层次在语言文化课、文化语言课及专门的西方文化课中由浅入深、系统地导入英语文化知识,以确保有效提高应用英语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特色产生的根源,任何一种语言教学都离不开对这种语言的形式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就此问题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在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传授的必要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掌握“语言规则”和“语言使用规则”(Hymes,1971)两个方面,这里语言使用规则指的是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文化因素方面的规则。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而且还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影响和干扰即文化迁移往往会导致交际困难、误解,甚至失败。汉英两种语言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词语的文化内涵、价值观、思维方式三个侧面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又受着文化的制约,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有其共性和特性,语言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外语的习得应该包含文化的习得.学习外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是发挥本族文化的参照作用.文化导人的内容包括:词汇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语用文化和非言语文化.  相似文献   

14.
解读幽默中的文化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预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内嵌于句子或语段之中无须断言的、有特定文化身份的信息或命题。作为一种语用现象,文化预设影响着人们对幽默语言的解读。本文试从文化预设的文化词汇、共知性和合适性的三个特点来分析和欣赏语言幽默的艺术,以此来达到娴熟驾御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王玉芝 《广东教育》2004,(12):35-3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文化导入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是否能与语言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下分别从词汇、对话、语言、语法教学几个方面谈谈中学英语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互不可分。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特点,反之亦如此。只有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从文化的宏观背景中考察一个民族的语言现象和文化属性,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一种语言。因此,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文化教学还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探索文化导入的途径和方法,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涉及到两种文化的转换。正确处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转换,必须要注意两种语言中蕴涵的文化对应、文化包孕、文化冲突、文化空缺和文化融合等五个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单纯语言文字翻译所造成的不当或错误。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Sapir对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做出了精辟的概括:“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跨文化交际培养的是人们对不同文化所保持的积极的态度;承认文化是有差异的,在发现不同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更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征;在与不同文化接触中提高对文化冲击的适应能力,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的交往技能。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其中的文化导入是提高外语教学实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以基础德语教学为例,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文化。本文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外语教学中年入文化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文化导入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淑萍 《河南教育》2009,(10):25-25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二者水乳交融.互依互存。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相应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当前,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内容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英语教学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其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是当前外语教学所面临的新任务、新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