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如今,大地震周年即将到来。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全民抗震救灾的仁心大德、灾后生活及心理重建的延续性需求,并没有让这场大灾难只是以过去时的方式存在,而是在以完成进行时的方式存在。灾难不应该只是灾难,而应该是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因为生命从来不曾离去,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与体会。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矣注每一个个体生命,关注个体生命的身心和谐,实注个体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注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注生命本身的品质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四川汶川地区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让我们得以从不同角度去反思生命的意义、反恩人性的价值、反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学研究者,我最为关注的是地震灾害中那些用爱和坚韧创造出来的生命奇迹,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教育本真意蕴的沉思。透过地震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场景,我们看到生命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尽管是那样渺小和脆弱,但人们用爱和惊人意志力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则是强大和顽强的;  相似文献   

3.
杨秀美 《云南教育》2008,(17):37-37
一、生命第一,教育是人的第二生命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被埋于废墟下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使每一个中国人,全世界的人都经历了一次思想与心灵的震撼。还有那些突如其来的洪灾、火灾,令人匪夷所思的自残行为,都无不让人们感到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正值花季的孩子永远地沉睡了,但在同一场灾难中,被称为“史上最牛校长”所在的四川桑枣中学所有师生都幸免于难,这一奇迹完全得益于该校不懈的“生命教育”。这,让我们触动、让我们思考,生命不存,谈何教育!《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生命教育是这样定义的:“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让小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生命价值则是生命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全国广大地理教育界的同仁们: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顷刻间,多少幸福的家园崩塌在冰冷的废墟,多少鲜活的生命消逝在黑暗的世界,有多少我们可爱的学生、老师被无情灾难夺去了生命。  相似文献   

6.
背景材料之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突如其来的灾难,短短几秒钟内房倒屋塌,亲人伤亡,道路受阻,通信中断,美丽家园变得面目全非,废墟下的人在痛苦中呻吟,幸存的人们无家可归相顾茫然。巨大的灾难,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在地震中伤亡使我们非常痛心,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同胞家破人亡。那么多人的生活突然中断,那么多人的人生从此永远改变,这除了让我们感到震惊和伤痛外,还让我们对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有了重新的思考。我们应该把从灾难中得到的感悟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学会“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8.
继2008年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强度8.0级地震之后,地球似乎调成了震动模式。尤其是进入2010年后,破坏性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出现: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2月,智利发生8.8级罕见特大地震;3月,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土耳其发生6.0级地震;4月,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每次地震过后,无数房屋倒塌,无数生命离我们远去。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这是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板块百年不遇的一次特大地震灾害。这次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国人有目共睹。特别是象北川中学那样,顷刻之间,随着一幢幢教学楼的垮塌,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夺  相似文献   

10.
5.12发生在四川汶川的这场让人绝望的天灾.无数的生命、无数美好的事物在瞬间被毁于一旦。一般情况下,地震发生后.被压在废墟下的生还极限为72个小时。然而.灾区人民坚韧的毅力.使生命的极限一再改写。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灾区生命获救的其中两个场景:5月15日,地震发生后70个小时.来自云南的救援队员在地震废墟中救出了北川县曲山小学7名孩子:5月21日14时30分,两名被困216小时的受灾群众被驻汉空军某部官兵成功救出。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撼(h(?)n)动了整个中国。地震让数十个城市的人们同一时间感受到震荡,同时也震荡着每个华夏儿女的心,更让许多热爱生命有着生活热情与理想的人直接面对死  相似文献   

12.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碎了千家万户,也震醒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尤其是教育如何关切少年儿童自然生命的保护和人文生命的开掘问题。在少年儿童中开展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生命教育不仅要教会少年儿童如何去保护自然生命,在危机中如何自救;而且更要教育他们认识自我生命的价值、意义,使其能建构并提升自己的人文生命。  相似文献   

13.
胡海良 《教师》2008,(23):28-2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这是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板块百年不遏的一次特大地震灾害。这次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国人有目共睹。特别是象北川中学那样,顷刻之间,随着一幢幢教学楼的垮塌。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夺去,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相似文献   

14.
为生命喝彩     
一路走来,身上背着昨天的故事,脚下踏着岁月的尘埃。一路风雨,伴着几多欢乐与忧愁;一路坎坷,带着几多失意与豪迈。肩头虽然落满生活的碎片,步履也不再像以往那样轻快,但只要还拥有生命,我们就依然感到自豪;只要还拥有今天,我们就有勇气把明天的大门打开。让我们为生命喝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活动理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极易受外界影响,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对生命所蕴涵的意义没有明确的认识,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为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感受生命的珍贵有重要的意义。本课结合四川地震后所形成的心理教育氛围,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6.
5月12日14时28分。里氏8.0级地震突袭四川,大量房屋在倾刻间倒塌.几万条生命在瞬间陨灭,举国哀悼.世界震惊:在校园遭速突发的巨大灾难之际,我们的人民教师第一个站了出来,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铸就了当代师魂。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8级强烈地震。……人民教师谭千秋用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4个学生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意义感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感受,是个体对生活的目的、方向和态度的看法,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感受。作为关怀人类幸福的事业,教育必须关怀人的生命意义,让学生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形成一种意义感。教育应该让学生有人的尊严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生命责任感,增加学生的生活愉快感,指导学生积极直面缺憾感。  相似文献   

19.
汶川大地震牵动了亿万的人心。短短几日,编辑部收到了数百封读者来信,来信传达了对灾区师生最真诚的祝福,也阐释了由这次地震引发的教育思考:生命教育是永恒的主题。无需宣言,没有修饰,地震中太多的平凡教师用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涵义。用心灵去接过地震灾区英雄教师群体用热血传承的师爱火炬,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平常教育中点燃生命的接力棒。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关键,也是重中之重。让中职生学会对自己、家人和社会负责必须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会去珍惜他人。所以,要想建和谐社会必须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先自己和谐。因此,中职生的生命教育尤为重要。面对中职生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淡漠、无视、无知,作为德育老师感到自身责任的重大。看到他们因为无知才无畏,因为狭隘才偏见,因为自卑才自傲、因为浅薄才喧哗。面对这样一群年轻气傲,无知胆大,自欺欺人的在害己害人的挥霍生命的孩子们,作为他们的师长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活才对得起自己和他人。这是我们生命教育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