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分层抽样法调查了我国上海市、天津市、成都市、武汉市和福州市5城市的2187名18~69岁的居民,主要调查了他们的运动愉快感产生情况,以及居民运动愉快感的产生与他们的体育锻炼方式和运动量的关系,并研究了有、无运动愉快感居民的心境状态、健康状况的区别。结果表明:有63.74%的居民体验到了运动愉快感,这部分居民大多是2人或2人以上结伴或集体进行体育锻炼,而且他们的运动量显著大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有、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其心境状态和健康状况也有差异,有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其心境状态显著性地好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并且他们的总体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也显著性地好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说明运动愉快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达到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因此,建议我国城市居民通过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适宜的运动量,并采取结伴锻炼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心理量表测定、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温州高校287名大学生(男148人,女139人)运动愉快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72.13%的大学生体验到运动愉快感,这部分大学生中大多是2人或2人以上进行体育锻炼的,而且他们的运动量明显大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的心境状态和心理健康明显优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大学生。进一步分析有关运动愉快感产生的原因、影响运动愉快感的主要因素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720名26~55岁的上海市居民的调查研究,发现上海市居民体育活动的运动量偏少;同时发现,在原有不良心理症状的居民中间,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活动,有的居民症状有所缓解,有的居民没有缓解,而有缓解居民的运动量显著高于无缓解者:还发现运动量大的居民更能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愉快感。  相似文献   

4.
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体育锻炼参与对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社会经济人口特征、身体健康水平和社会资本因素均对我国居民社会公平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后,体育锻炼参与对提高我国居民社会公平感仍具有显著影响。体育锻炼参与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在我国女性居民中更为显著。体育锻炼参与在直接提高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同时,也通过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社会信任感间接提高其社会公平感。建议发展群众体育,增加针对女性、老年人和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激励措施,切实提高居民社会公平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省6069岁人群体育锻炼的现状,为促进湖北省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以湖北省6069岁人群体育锻炼的现状,为促进湖北省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以湖北省6069岁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数据。结果湖北省6069岁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数据。结果湖北省6069岁人群有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人数比例为39.91%,体育人口所占比例仅为9.08%,虽然有超过90%的人每次持续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但是有超过80%的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以中低强度为主,总体锻炼效果不佳;最受欢迎的体育锻炼项目是健步走,响应百分比接近70%;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防病治病,响应百分比超过80%。在体育锻炼的障碍中因客观原因缺乏锻炼知识和指导、缺乏场地设施而可能中断体育锻炼的响应人数比例超过50%。结论科学规划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建立健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保障机制,加强体育锻炼的宣教与指导是我省发展"体医结合"、促进"健康中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南京市40~59岁中老年社区居民体质健康状况、体力活动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采用<中国成年人体质健康标准>和<居民健康及体力活动量调查表>,对社区居民进行体质测试和体力活动量调查.共1993人参加测试,其中男性960人,女性1033人.结果显示:1)南京市社区40-59周岁的中老年居民的体质综合得分仅达及格水平;女性居民的体质健康优秀率和良好率均高于男性.2)75.98%的男性居民体重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女性居民超重或肥胖率为63.16%;正常体重组体质综合得分最高,低体重和超重肥胖组较低;体重过重或过轻均会对身体机能和素质产生负面影响.3)南京市城市社区居民体力活动以中低强度为主,女性居民每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显著高于男性(P<0.01);居民体力活动的主要构成来源为职业劳动、家务劳动和交通出行的体力活动.4)居民体力活动每周消耗MET-min均值和体质综合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体力活动是体质健康的保护性因素;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越多,体质健康收益越大.5)居民超重或肥胖与大、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不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运用POMS指数评价我国城市成年居民心境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POMS指数作为《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中心理因素评价指标的可能性,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上海市、福州市、成都市、武汉市和天津市等5个城市,从中随机抽取年龄为18—69岁的2187居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1)中老年男性居民的心境状态好于青年男性居民的心境状态;青年和中老年女性居民的心境状态好于中年居民的心境状态。(2)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与居民的心境有看直接的关系,体育锻炼有助于其建立精力感和自尊感,有助于其消除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及慌乱等消极情绪。参加体育锻炼多的居民其心境状态显著性地好于参加体育锻炼少的居民。(3)研究建立了我国城市不同年龄段男、女居民的《心境状态量表》常模,可用以评价体育锻炼之后.居民的心境状态改善情况,建议在我国成年人体质的测定评价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国家体育总局于2008年1月1日至4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对全国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不合在校学生)在2007年里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就此次调查的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自我国政府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经过10余年的努力,全国城乡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有所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逐步提高.居民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呈现多样化特点,使得体育锻炼的针对性和健身效果得到加强;居民主要选择附近的公共体育场所参加体育锻炼,初步显现了近年来群众身边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的成效,大大方便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持续提高.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中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有:1)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激增,使得大部分人由于忙于工作而缺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2)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的缺乏仍然是影响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3)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仍以自发性为主,一些活动不能吸引更多居民更持久地参加,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依然缺乏有效的科学指导,降低了锻炼的针对性和效果;4)体育锻炼的消费结构不够合理,居民体育消费以购买体育用品等实物消费为主;5)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依然存在,其中,城乡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选取899名武汉市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居民体育锻炼与心理和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体育锻炼上,大部分武汉市居民为小运动量,少数居民为中运动量和大运动量,男性居民运动量高于女性;体育锻炼对其心理和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居民体育锻炼对心理和谐的自我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态度3个子维度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侯广斌 《体育学刊》2007,14(1):51-53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湖南郴州苏仙岭风景区内的体育锻炼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苏仙岭风景区实施年卡制模式,使得进入苏仙岭锻炼人数激增,这些人中有30.5%由非体育人口转化成体育人口,特别是36~45岁年龄段和女性这两个群体参与锻炼的人数有显著增加;这种模式主要惠及有一定收入来源或景区附近居民等特定群体;不断推广和改善这种模式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育老师的威信,其实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接的一种心理活动。研究其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对体育老师产生胜任感、愉快感、安全感、崇敬感、竞争感及其情感方面的满足,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9,(9):794-797
目的了解湖北省40~59岁中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为促进该人群进行体育锻炼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以湖北省40~59岁居民为调查对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发现湖北省40~59岁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表现为:有38.2%的人在过去一年参加过体育锻炼,体育人口占该人群的21.3%,虽然每次持续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的人数比例超过90%,但其中超过80%的人参加的体育锻炼以中低强度为主,因此湖北省中年人群的总体锻炼效果有待改善。结论为发展湖北省"体医融合",促进"健康中国",有必要加强我省群众体育锻炼宣传与指导,相应部门应注重科学规划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建立健全中年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开封市城乡居民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锻炼的人群分类与体育锻炼运动项目的关系。研究发现,参与体育锻炼的男性多于女性、居民年龄集中在40~59岁、受教育程度较好。体育锻炼项目以健步走与跑步为主,居民主要目的是防(治)疾病;居民锻炼频率多数为每周1~2次,每次时长31~60min;城乡居民主要为自学体育锻炼指导;农村体育场地环境和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城市。  相似文献   

14.
有氧锻炼负荷强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吕晓昌 《体育学刊》2003,10(1):43-46
选取年龄在10.15岁儿童,共计320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对照组儿童在实验中以常规教学或自习课为主。实验前、后分别用MHT测量儿童的心理健康,并用EFI测量儿童的锻炼感觉和运动愉快感。结果表明:(1)实验组儿童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显性差异(除低年级儿童大强度组外);对照组儿童则没有显性变化。(2)低年级儿童参与中、小强度的有氧锻炼与参与大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的显性差异;高年级儿童参与大、中强度的有氧锻炼与小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的显性差异。(3)低年级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没有性别差异;高年级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的显性的性别差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参与适宜强度的有氧锻炼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研究体育锻炼的中介效应。选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LBUS)、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RARS-3)对7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具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但是学习倦怠和体育锻炼情况不佳,在体育锻炼和自我效能两个变量中,男生和女生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学习倦怠情况优于女生。学习倦怠和体育锻炼、自我效能感显著性负相关,体育锻炼和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回归结果显示,学习倦怠对自我效能感和体育锻炼的回归效应显著,学习倦怠在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对自我效能感回归效果显著,体育锻炼属于部分中介效应,占总变量的7.00%。SEM模型拟合度适可,验证了体育锻炼在学习倦怠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焦虑是指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情绪体验、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心的认知表征以及生理唤醒。焦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情绪体验,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心境状态,减缓应激,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产生运动愉快感,从而达到对焦虑的治疗效果。 焦虑可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干扰记忆和思维的结果,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从而诱发精神病或心理变态。  相似文献   

17.
女性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1位女性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需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2%的女性高级知识分子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女性高级知识分子的锻炼项目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锻炼行为、锻炼需求各因子之间表现出高度的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状况,对推进群众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在四川成都、自贡、广元三市采用"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2.1%的四川省城乡居民在2007年参加过体育锻炼,且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3.7%(含在校学生).日常生活中,体育锻炼项目以健身走和跑步为主,不同年龄段人群所选择的项目明显不同;同时,省内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有所增强,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人数比例最多,但有近70%的人在体育锻炼中没有接受过科学指导;而没有时间、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场地是目前省内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阻碍;城镇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等调查指标上都高于乡村,城乡差异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沈阳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的自然情况和组织形式等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沈阳市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进健康;老年人在锻炼时间和频率上均高于青年人;锻炼的场所以公共体育场所为主,有一半以上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较强;自我健康评估能力和体育与健康知识不足是多数居民在体育锻炼中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城市女性居民参加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甘肃省城市女性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社区女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场所、频率、方式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甘肃省城市社区体育近年来发展较快,但还是存在经费匮乏、场地不足、体育健身活动缺乏医务监督和指导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