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著作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法律特征,探讨通过馆藏传统文献数字化、使用互联网信息、选择利用馆藏电子信息资源等方式建设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围绕<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研究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著作权作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现行《著作权法》只为图书馆规定了一项“保存”例外,对于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馆内复印等日常服务中涉及的著作权使用行为,没有规定例外,给图书馆带来了系统性法律风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在草拟的有关图书馆例外的国际条约规定了图书馆为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以及为读者因个人或私人目的使用而复制作品的例外条款。《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应反映上述国际最新发展动态,在著作权法例外条款中予以规定。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3.
蒋玲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80-83
结合我国和美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和实践,阐明高校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规避各种文献传递服务业务中的著作侵权风险。具体包括:数字化馆藏文献的著作侵权风险规避、搜集网络信息资源的著作侵权风险规避、传递较新的信息资源的数量限制规则、限制著作使用者的擅自保存规则、图书馆尽到著作权保护的警示义务、对破解电子文献密码的行为追究侵权责任、“信息授权协议”的签订。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文献收集、加工、保管、传播和服务的信息场所,随着当代通讯和网络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人们正在迈向旨在建立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的新领域-数字化图书馆,图书馆的概念已今非昔比,一是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必须经数字化处理;二是数字化的文献信息资源打破了传统上的空间概念,在网络上传输,为远程的读者服务,实现高度民主的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版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一般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进而对数字化建设中可能侵犯版权的馆藏文献数字化、上传、下栽、文献传递、超链接等行为和操作进行了讨论.最后,在综合当前法律法规有关"合理使用"条款的基础上,从公有领域作品和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两个角度,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合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构建数字图书馆实体信息资源的核心。所谓馆藏文献数字化,是指图书馆利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手段,将馆藏印刷文献、缩微文献、视听文献等传统介质的文献,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编码的数字化信息的工作。在模拟文献信息转换成为数字信息的过程中,图书馆是否有权对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转化?数字化权是否是版权人的专有权?是否需要获得版权人的授权许可?这一系列问题都必须加以认真考虑。  相似文献   

7.
档案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为我国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奠定了基础,而存在的问题是:有“车”有“路”但缺乏应有的“货”。所以,现在应该改变“重硬轻软”的观念,重点加强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传统的档案馆馆藏的载体形态不能适应现代数字化信息的传播,因此,将档案馆原始的馆藏数字化,使信息高速公路上有“路”有“车”也有“货”,是每个档案馆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一、原始馆藏数字化的意义所谓馆藏数字化,是指将传统档案馆的馆藏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音像型文献、传统介质文献,…  相似文献   

8.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盛小平 《图书馆》2005,(5):37-41,61
数字环境给著作权人、图书馆、用户带来了利益的变动,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合理使用制度及其相关问题,特别是临时复制、链接与帧联、文献传输、作品数字化等争议性较强的问题。为促进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笔者认为应从完善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条款和构建权限管理系统与版权管理机构相结合的图书馆合理使用基础结构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刘君 《贵图学刊》2004,(1):10-13
复合图书馆是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存、并对它们进行有机整合、管理与利用的图书馆形态。在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的协调发展与合理配置,现实馆藏建设则应根据实际条件处理好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出版物的构成和比例,同时,要重视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长期存储和保护,并对图书馆不同类型和来源的技术、资源和服务进行全面的整合和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10.
馆藏文献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依托于网络技术,快速、准确地向读者提供馆藏文献信息,让更广阔地域、更多的人可以快捷地共享馆藏资源,以实现文献价值的最大化。对我国省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而言,既有丰富的馆藏文献,又有充足的懂计算机的人力资源,因此,馆藏文献数字化当然不成问题。但对于既缺少馆藏文献又无足够计算机人才的市县图书馆而言,  相似文献   

11.
复合图书馆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图书馆会以复合图书馆的形念存在。引介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它同时承担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其信息资源是传统馆藏文献和数字化信息并存。从馆藏资源的整合、服务方式的拓展、业务机构的重组和专业人员的优化四个方面提出复合图书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成为了网络时代信息资源社会化与共建共享社会机制的新热点,本文基于图书馆对馆藏文献的法定权利,论述了馆藏文献数字化及特色数据库建设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和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华网消息 :2000年11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首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发展研讨会上 ,一些著名专家为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数字化图书馆勾画了蓝图。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信息实体虚拟化。网络环境下,各类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数字形式在全球范围内传输。每一个拥有个人电脑的用户都可以十分方便使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这种图书馆已成为一个“信息空间” ,用户对馆藏的利用将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二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利用现代信息…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与地方文献数字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正在构建一个集中各图书馆中有一定特色或典型性的馆藏资源的国家级数字图书馆原型。而地方文献的数字化恰恰符合这一构想。本文阐述数字图书馆的含义、特征和功能及其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同时论述了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可能性及现实。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时代档案著作权保护研究在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档案界意识到 :数字化权正是著作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数字化权就是著作权人的专有权。由于档案信息的特殊性 ,它不仅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同时也受《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法律的制约 ,因而馆藏档案数字化时 ,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运作。在澳大利亚 1 999年版权法改革的数字议程修正案中 ,用更广泛意义的“复制品 (reproductions)”代替了原来的“复制品 (copies)” ,目的就是将数字化形式的复制品纳入其中。美国《跨世纪数字化版权法》取消了不许图书馆和档案馆使用数字技术复制作品的限制 ,规定不得在馆舍以…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中外各国著作权法的立法史及其合理使用的发展变化过程,从图书馆利用文献的特点出发。分析了这一原则在图书馆的适度使用,划清了适当使用和不当使用的界线,同时借鉴了美国等国家版权法和《伯尔尼公约》对图书馆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图书馆的“合理使用”作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7.
“文革”文献在每个图书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藏,如何处理这些文献数据,一直是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过程中困扰各馆的问题,本文从分类、主题词的给定、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方面做了充分分析,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元数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中如何处理拥有与存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和当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处理“拥的”现实馆藏和“存取”虚拟馆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图书馆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新世纪图书馆较之传统图书馆有很大的变化。图书馆以“混合”或“复合”的形态存在,馆藏信息资源也将是电子资源与印刷资源共存,图书馆的服务将以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模式发展,图书馆员将扮演信息检索与咨询顾问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文献信息以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方式日益激增。探索新技术条件下图书馆馆方法和律,是我们新的课题,建设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要电子出版物、网络资源、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和传统印刷出版物的收藏与管理,加强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序和加工,实现传统资源与网上资源的统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服务方向,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具有时代特色,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联系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