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无水溶胶凝胶法基础上,以Fe3+盐为铁源,添加聚乙二醇-400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掺杂钴的LiFePO4/C正极材料(LiFe1-xCoxPO4/C,x=0,0.05,0.1)。并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钴掺杂量对LiFePO4/C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无水溶胶凝胶法基础上,以Fe3+盐为铁源,添加聚乙二醇-400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掺杂钴的LiFePO4/C正极材料(LiFe1-xCoxPO4/C,x=0,0.05,0.1)。并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钴掺杂量对LiFePO4/C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橄榄石型LiFePO4正极材料在季铵盐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嵌脱锂性质。研究表明:电极的扫描速率和工作温度均可影响LiFePO4正极材料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变相法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六方晶型的LiMnBO3/C复合材料。用XRD、TG、SEM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压范围为1.0~4.6V,电流密度为10mA/g的充放电条件下,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39mAh/g,而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只有105mAh/g。其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变相法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六方晶型的LiMnBO3/C复合材料.用XRD、TG、SEM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压范围为1.0~4.6 V,电流密度为10 mA/g的充放电条件下,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39 mAh/g,而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只有105mAh/g.其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正硅酸乙酯和蔗糖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了SiO/C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SEM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煅烧温度、溶液pH值对SiO/C材料的相组成、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800℃、pH=6时制备的SiO/C负极材料具有高的可逆比容量(~500mAh/g)及优良的循环性能。这主要是由于煅烧温度为800℃时材料中无定形碳的碳化程度较高,pH=6时可形成较小的SiO核心颗粒。  相似文献   

7.
应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橄榄石型LiFePO4正极材料在季铵盐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嵌脱锂性质。研究表明:电极的扫描速率和工作温度均可影响LiFePO4正极材料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共沉淀氢氧化物Ni1/3Co1/3Mn1/3(OH)2和LiOH·H2O为原料,研究了其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显示,在2.8~4.4 V电压区间,流变相反应法合成的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到170 mAh/g),循环性能好.充放电循环4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45 mAh/g,容量保持率达85.3%.循环伏安实验表明,材料的结构在循环过程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以共沉淀氢氧化物Ni1/3Co1/3Mn1/3(OH)2和LiOH·H2O为原料,研究了其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显示,在2.8~4.4V电压区间,流变相反应法合成的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到170mAh/g),循环性能好.充放电循环4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45mAh/g,容量保持率达85.3%.循环伏安实验表明,材料的结构在循环过程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PVDF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1.2Mn0.54Ni0.13Co0.13O2/C正极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合成材料的结构,利用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测试系统地研究了碳包覆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a-Na Fe O2层状结构且碳均匀包覆在Li1.2Mn0.54Ni0.13Co0.13O2颗粒表面.相比于Li1.2Mn0.54Ni0.13Co0.13O2,Li1.2Mn0.54Ni0.13Co0.13O2/C表现出更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碳表面修饰层增强了活性材料颗粒之间的电导性能,有效缓解电解液中HF对活性材料的腐蚀,降低电荷跃迁电阻(Rct),从而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高密度的LiFePO4PC 正极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SEM) 、X 射线衍射(XRD)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元素分析等对样品的表观形貌、晶体结构、谱学性质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单一的橄榄石结构和314 V 左右的放电平台, 掺碳的LiFePO4 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振实密度达1146 gPcm3 , 011 C 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416 mAhPg , 循环20 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12 %.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sol-gel)成功地制备出了LiFePO4.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合成条件和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sol—gel方法和固相法,制备出单一相的LiFePO4,其比容量分别为130mAh/g和80mAh/g.采用sol—gel方法制备的LiFePO4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和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LiFePO4是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潜在正极材料.LiFePO4微粒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方法合成,为了增加其电子导电率,在水中用硝酸银溶液对LiFePO4进行包覆.粒子表面高分散的银提高了电子导电率和容量.不同电流密度下银包覆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和其他高导电率的LiFePO4是相似的.银包覆是一种保持容量的有效方法,甚至在高的电流密度下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还原共沉积法制备SnxNiyCoz(x∶y∶z=4∶3∶1.5,4∶2∶1,4∶2∶2,4∶1∶2)三元合金材料,通过充放电测试对比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呈较均匀分散性和表面疏松的Sn4Ni2Co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好;第20次循环,Sn4Ni2Co合金电极可逆容量为346mAh.g-1,库仑效率为94.2%。  相似文献   

15.
以硫酸亚铁、氢氧化锂、磷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磷酸铁锂(LiFePO4)电极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来对所制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分别探索了水热晶化时间、晶化温度以及水热反应釜填充度对LiFePO4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LiFePO4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晶化温度180℃,晶化时间24h,填充度70%.  相似文献   

16.
以静电纺丝法制备的战H6P2W18O62/PVA为模板,制得了H6P2W18O62掺杂的聚苯胺材料,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四探针法测定了产品的电导率.结果表明:聚苯胺纳米棒的直径200~300nm;最高导电率为2.3S/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