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当代企业的发展对技工院校学生不断提出新的专业需求,技工院校传统教研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构建"校企合作"教研模式日益迫切和必要。技工院校应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充分利用企业优质资源,开展工学结合课题研究,构建"校企合作"基本教研模式;企业委派专家到校举办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学校参与企业研发项目或实现技术服务,构建以院校、企业双方为合作主体的延伸教研模式;企业在学校建立研发中心,安排专家到学校担任生产实习教师,构建以企业起主导作用的拓展教研模式。通过构建合作、互动的教研模式,提升技工学校教学质量,实现技工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是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基础外语教育研发中心的"教师发展学校",刘超伟老师现担任高三的英语教学任务。2014年春季学期刚开始,该中心负责人王彩琴教授就奔赴该校,与刘老师一起开始了高考新题型的探索性教学研究。本文是两位研究者对"语法填空"在教学中的实证研究的描述与反思,因此全文中的第一人称"我们"是指两位研究者。  相似文献   

3.
随着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大,不少地方出现了"招工难"现象。"招工难"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成为制约各类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分析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原因,积极探索解决"招工难"与"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本文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论当前“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暖,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现象,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纷纷反映"求职难",导致形成了"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奇异现象。本文分别对"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造成"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两难并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搜索引擎作为顾客与企业对接的"高速"路口,凭借其使用的方便性和导购精准性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和企业所接受,其"赢"销价值也愈发明显。通过探讨企业开展搜索引擎"赢"销的必要性、必然性及"赢"销方法,来阐述搜索引擎营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深圳是世界珠宝的加工基地,目前却面临着首饰设计人才十分匮乏的局面。深圳技师学院实施本土化"双元制",实践"双导师"制培养,实行"在校生"与"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的管理模式,搭建校企共赢的合作平台,在强化企业实践、服务企业的同时,对首饰设计预备技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用工荒”与“就业难”——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物流人才市场一方面表现为"用工荒",因物流业火了而使得企业急需各类人才,一方面又表现为"就业难",大批物流专业毕业生一职难求。"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解决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矛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和顺模式"坚持"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以政府、企业、村民"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构成了"和顺模式"的外部环境和内生之源。从经济视角看"和顺模式",其保护与开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村民参与,实现政府、企业、村民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营战略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其他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南华大学"企业经营战略"课程组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改革,全方位开展了"四个三"教学模式研究工作,在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培养问题,高职大学生"三创"能力是推动校企合作的"原动力"。当前存在一些影响高职大学生的"三创"能力培养的因素,高职院校可在开放式办学模式下,将"三创"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校企人员"互聘共培"工程,发挥"师导生创"的引导作用,与企业共建研发创新平台,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与校园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实验教学中心能够整合实验资源,提升高校教学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但是采用简单的横向组合原有实验室形成的实验教学中心对专业学科发展支撑力度有限,并且与科研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不利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通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践,提出了采用纵横结合,组建面向专业教学的实验教学中心的思路与模式,对国内高校实验室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个根本使命,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缺一不可。但目前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失衡现象非常突出。破解教学与科研的困惑,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亟需解决且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通过论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功能,揭示高校教学中心地位的历史溯源,分析造成高校教学与科研失衡的根本原因,并将以"协同创新"的基本理念为依托,提出加强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资料中心,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为科研服务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的环境之下,从转变服务观念、工作方式入手,利用自身的优势创新开展图书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更好的为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而高校实验示范中心是其承担任务的载体。贵州高校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的发展应该服务地方经济,集中力量建成特色实验示范中心;加强产-学-研,拓宽经费渠道;健全管理体制,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与培训高素质技术型应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主要职责,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环境,研究经济发展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互动关系,把握区域经济的特色要求,从而找准培训中心的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培训中心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activity in academic teachers' colleges in Israel and analyses how this activity is organised. It investigates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to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taff and the state of research activities at teacher training colleges. Major obstacles impeding research at the colleges are pointed out and conditions affecting research performance are indicated. The character of the actual research activity is analysed and five different models are specified.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committees and research units, which are the central organisational tools for research development, by analysing and describing the range of research culture in the colleges: from absent to optimal. The paper contributes a theoretical and an applied framework that may suppor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t the colleges.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国际化、大众化的推进,高职教育研究所应成为高职院校不可替代的内设机构。高职教育研究所应把院校研究作为重点工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研究中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咨询中心、高职教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中心,成为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决策的"智库"。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校企一体化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区域化的前提条件、知识经济的动态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在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高职院校与企业通过产学研的有效对接、共建研发中心,高职院校与大学可以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强化师资培训、转化科研成果的互动,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辽宁17所具有博士授权资格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国际化办学水平总体上呈标准正态分布,一些院校办学理念与具体教学工作的融入程度存在差异、师资结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学与科研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国际化办学经费保障不足。进一步提升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应以高校重点学科、科技平台为依托,吸引、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加强与国际一流院校合作,全面提升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着力打造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中心和留学服务中心;健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保障机制,推动高等教育跨境性活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研回归本真是维系可持续科研梯队、建立科学的联合研究团队、确保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通过重塑高校科研人员的科学精神、明确高校科研价值追求等实现科研方向回归本真,通过建立合理的新型职称评聘、导师评价、科研奖励等体系和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等实现科研考核回归本真,通过倡导学术自由、扶持“青椒”成长、促进成果转化等实现科研活动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