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三个最新理念,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实践和运行方式。生态旅游是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工具,旅游循环经济涵盖了生态旅游而且内容更广泛,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旅游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和旅游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旅游发展由生态旅游向旅游循环经济推进,最终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唐颖 《华章》2012,(19)
会展旅游已经成为桂林改变传统旅游发展模式、提高自身旅游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桂林实际情况,构建会展旅游“三力”驱动分析模型,对桂林会展旅游发展的助推力、市场占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待对桂林制定会展旅游发展策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崔晓娜 《考试周刊》2013,(9):191-193
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载体,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构建企业、区域和社会不同层次上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将各层面上的旅游经济运行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为保障、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应建立完善的旅游循环经济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规划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家乐"旅游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循环经济理论与“农家乐”旅游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循环经济对“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提出了运用循环经济促进我国“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循环型旅游景区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从实践角度,对循环经济型旅游景区建设的思路、原则及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桂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泛 ,品种丰富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基 ,要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本文对桂林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类 ,并对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整合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模式及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可持续发展从思想走向科学,从思想走向实际行动,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兴起并应用于一些产业。其产业的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的特性,要求建立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使其产业发展更加生态化。因其旅游业涉及人数多,关联带动效应明显,在旅游业中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有助于推进社会公众环境伦理道德、旅游者绿色消费理念的树立,有助于促进其他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了减少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消耗和向环境的排放及对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需要对旅游循环经济与生态化采取产品导向、环境管理、延伸生产者责任和导向、环境伦理导向等策略进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控,以促进旅游循环经济与生态化的良性发育与运行,使旅游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8.
桂林文化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化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品种丰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基,要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挖掘其化底蕴。本对桂林的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类,并对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化旅游资源、丰富化内涵、整合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模式及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浅谈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是即将到来的21世纪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桂林是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可望建成国际旅游明珠。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保护桂林山水风景资源,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分析界定“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城市”的概念及其关系,分析国内外智慧旅游城市的研究现状,阐述桂林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条件,提出科学有序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提高桂林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实现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综合型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功能较完善,并涉及多项产业,是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载体。综合型旅游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替代、再整合、再思考等基本原则,把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产品创新、旅游链条延伸、旅游形象提升、旅游效益增加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为前提,以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为基础,以耦合共生、代谢循环为重点,建设旅游循环经济园区,推进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是一种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旅游实践,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统一起来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依赖于客观的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需要环境道德发挥其必要的规范作用来调节旅游行为,从公众环境道德角度分析桂林生态旅游发展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将有利于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因污染、不当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等而有失去其本色的可能,制约了贵州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通过在贵州乡村旅游地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将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清洁生产有机整合,可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贵州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重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给环境、经济、社会带来了不少问题,影响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开展。我们应根据中国具体国情,积极借鉴和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包括政策机制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科技研发体系、社会宣传体系等,使旅游循环经济法制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考虑生态系统的特点、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旅游资源类型、旅游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因素,重视民族生态文化作用的发挥、跨境生态安全与国际交流合作。西双版纳应坚持生态文化驱动、环境保护为本、绿色产品创新、产业耦合互动、资源整合利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战略,以6R为基本原则,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民族文化保护为核心,以环境友好型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与创新为主线,以绿色旅游企业创建为切入点,以生态型旅游村寨、环境友好型旅游小镇、绿色旅游城市建设为特色模式,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促进特色旅游品牌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林地市合并,建立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条件已经成熟。大桂林旅游经济圈以桂林市区山水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包括阳朔、临桂等12个县。建设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应充分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桂林旅游资源;进一步理顺各方面关系;从“旅游立市”的战略高度,实现从认识到实践“三个转变”;开发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农业旅游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这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旅游业发展中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中贯穿循环经济理念,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德国是桂林的主要客源国之一,在桂林旅游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德国游客以中老年居多,他们到桂林旅游以观光为主,并且注重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关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要进一步开发德国市场,应针对德国旅游市场需求,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桂林,树立大桂林旅游形象,进一步细分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培养旅游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9.
桂林世界旅游城是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先行试点,以桂林临桂为点,发展成"一点三星三区"的基本布局,形成与桂林老城相互呼应的国际旅游名城。通过梳理桂林临桂的文化脉络,以城市意象的各要素为依据,对桂林世界旅游城的城市文化意象的塑造,提出打造桂林旅游城旅游文化、道路文化、边界文化、节点文化、地标文化等特色文化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浅议桂林公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旅游是个新兴的关于旅游产品的名词。桂林公路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对公路旅游认识不到位;公路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投资力度不够,投资结构不合理。桂林公路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有:进一步提高公路旅游的社会需求;加强宣传,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旅游接待服务,重点改善旅游交通服务;加强市场制度建设;规范自行车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