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我指导学生写《我的小伙伴》,经过一番集中指导,全班绝大部分同学都在草拟写作提纲或提笔作文,只有王宏新同学衔笔拧眉,左摇右晃,如坐针毡.我见此情景便来到他面前. 师:你为什么不写呀? 生:我没得写? 师:为什么? 生:我的小伙伴中没有挺好的同学. 师:谁是你最要好的小伙伴? 生:李××. 师:他有什么特点? 生:懒! 师:哪件事最说明他懒?  相似文献   

2.
第一课时一、整体入手,了解本组课文特点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组课文,通过课前初读,你发现这些课文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故事。师:对,这四篇故事中都出现了一些人物,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生:阮恒的勇敢让我很佩服。生:《七颗钻石》中的小女孩很有爱心。师:这些文章主要写了一群孩子的故事,而且这些孩子的年龄都和你们相仿。今天我们就走近他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学完  相似文献   

3.
计建华 《四川教育》2004,(12):26-27
【案例】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生:喜欢!师:你们喜欢看些什么电视呢?生:我最喜欢看《米老鼠和唐老鸭》。生:我喜欢看《西游记》,里面有孙悟空。师:说到《西游记》,告诉大家,计老师也很喜欢,你们先说说喜欢里边的哪个人?生:孙悟空。他很有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他还有一根金箍棒,能大能小。生:我喜欢孙悟空是因为他专门打妖怪。师:真好,有了本领应该为民除害,做有意义的事情。生:老师,我还会演孙悟空!师:你真主动,大家来看看他演得怎样?(生上台演)生:他的手做了这样一个动作(作猴子探路状),脚也勾起来了,很像。师:你们想试试…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描述:《一份大礼》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师:同学们,前段时间咱们练大型操,大家一定很辛苦,所以老师要犒劳一下你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份"大礼"。师:猜猜看,会是什么?生1:我猜是一本书。生2:我猜是棒棒糖。……师:我很佩服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可是很遗憾,都不对。这可不是一份普通的礼物,它一定会带给你一份神奇的体验,想不想要?生齐:想要!师:想要的请举手!(学生全部举手)师:特别想要的请高高举起你的手!  相似文献   

5.
出示挂图 ,生观察。师(随意)问 :这三个小伙伴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生1 :我喜欢右边的小女孩 ,因为我觉得她读书最认真。生2 :我也喜欢右边的小女孩 ,我认为她长得很漂亮。生3 :我喜欢左边的小男孩 ,因为我也和他一样喜欢打弹弓。生4 :我喜欢中间的小男孩 ,我很佩服他的记忆力。看 ,他正在流利地背书。生5 :我也喜欢左边的那个小男孩 ,我觉得他最聪明。不但读书认真 ,而且还会打弹弓。生6 :我喜欢左边和右边的两个小朋友 ,我觉得他们都很可爱。……师 :噢!原来是这样。请你再看看你心中的“棒小伙伴”的动作、神态。(生仔细观…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借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入新课师:小朋友,上海电视台《欢乐蹦蹦跳》这个电视节目你们看过吗?生:(齐)看过。师:你最喜欢这个节目中的哪个栏目?为什么?生:我喜欢“童言无忌逗你笑”,因为这个栏目里小孩可以考大人。生:我喜欢“你我他,做游戏”,因为这个栏目很有趣。生:我喜欢“欢乐蹦蹦跳,跟我做体操”,因为这个栏目能帮助我做好操,锻炼身体。师:王老师也挺喜欢这个栏目。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一起动起来吧(多媒体播放音乐《喜庆秧歌》,生自选动作自由律动,有的摆臂挥手,有的踏步扭胯,有的跟老师学跳起秧歌)评: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正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黄鹤楼送别》(生齐读课题)。"送别"是什么意思?生:送朋友离开。师:你有没有送过好朋友离开?心里有什么感受?生:我有一个好朋友老家在浙江,去年他回老家,我为他送行,当时我很伤心。师:好朋友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大家都会很难过。现代通讯技术发达,想老朋友了,可以打个电话。交通发达,可以坐火车、飞机和朋友见面。但是在古代,好朋友离别后,常常天  相似文献   

8.
【教例】人教版第11册《镜泊湖奇观》。师:为什么火山口能长出如此郁郁葱葱的森林呢?生:因为土壤里含有很多元素,很肥沃。生:因为这里降水较多。生:因为东南方向有缺口,有阳光射入。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全面。生:老师,我认为是因为有种子。(学生都笑了起来)师:大家为什么笑?我觉得这位同学讲得很有道理,如果没有种子,哪里来的森林呢?  相似文献   

9.
[问题呈现]一位老师上《五彩池》一课,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响应,不少同学纷纷表示“能”。执教老师深感意外……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怎样呢?生:水要清,要干净。师:对。除此以外你还想到什么呢?生: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师:是呀,安全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呢?生:我认为不能。因为“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我看见过石笋,长长的、尖尖的,在这样的池里游泳就会有危险。生:五彩池根本不能游泳。文中说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这样的池怎么能游泳呢?生:(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在下面应和)是的!师:你很会读书,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生:同意!师:(面对提问的学生)现在,你还想去游泳吗?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想。师:还敢吗?...  相似文献   

10.
一、联系生活,寻找童话师:喜欢童话吗?生:喜欢。师:为啥喜欢童话?生:因为童话有趣好玩。生:因为童话能用故事告诉我们道理。师:你看过哪些童话?……师:课本上有童话吗?生:我学过《小稻秧历险记》。生:我学过《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段]师 :读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课文以后 ,你能用“我愤恨 (敬佩、叹息…… )说说你的感受吗 ?生 :我敬佩孙悟空 ,他不怕困难 ,坚定不移 ,誓与白骨精斗争到底。师 :说得好 ,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 :我愤恨的是白骨精几次三番 ,想尽办法陷害别人 ,心肠太狠毒。师 :好 ,有道理。 (问另一个学生 )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 :我敬佩白骨精 ,敬佩她遇到困难与挫折不灰心 ,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师 :(略一迟疑 )噢 !你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 ,你真是个不同凡响的同学 ,你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 ,很了不起……[自我反思]这是我在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生1:我喜欢《小飞侠》。师:你真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生2:我喜欢《海的女儿》。师:看得出这位同学也很爱阅读。生3:我喜欢《丑小鸭》。师:你的记性真好,《丑小鸭》是我们学过的童话故事。生4:我喜欢《青蛙王子》。……师: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么多,证明大家都很喜欢看  相似文献   

13.
【案例】《小珊迪》教学片段:师:你觉得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生:我觉得小珊迪是个坚强的孩子。生:他是个守信的孩子。生:他是个爱弟弟,为他人着想,不为自己着想的孩子。生: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师:你们喜欢这样的孩子吗?生:(大多数学生)喜欢!生:(有两个孩子)我不喜欢。师:为什么不喜欢呢?生:因为他太穷了。生:小珊迪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了父爱、母爱,好可怜。我不喜欢。生:(针锋相对地)老师,我喜欢小珊迪。他虽然穷,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缺钱就把“我”的钱据为己有,还让弟弟来还钱。他这样诚实守信,我喜欢他。生:(立即附和)我也喜欢小珊…  相似文献   

14.
[案例1]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教学片段: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生1: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聪明。师:(语气平淡)嗯,还有吗? 生2:我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  相似文献   

15.
【问题呈现】一位老师上《五彩池》一课,引导学生欣赏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响应,不少同学纷纷表示“能”。执教老师深感意外……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同学进行了一番讨论。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怎样呢?生:水要清,要干净。师:对。除此之外,你还想到什么呢?生: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游…  相似文献   

16.
师:《泉城》读熟了吧?考考你.泉城是哪个城市? 生:济南. 师:泉城有名的泉共有几个? 生:七十二个. 师:课文写了几个泉?是哪几个? 生:四个.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是哪一句?看谁找得快. 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背诵) 师:济南有名的泉还有—— 生:柳絮泉、卧牛泉、无忧泉、金线泉、溪亭泉、芙蓉泉. 师:光听名字,有你想去的吗? 生:我想去无忧泉.我想知道是不是喝了那里的泉水,就没有忧愁了. 生:我想去卧牛泉.我猜那个地方像一头"卧牛",我要去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生:我想去柳絮泉.我不明白怎么会有柳絮一样的泉,想去亲眼看看. 师:这些泉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写.课文为什么只写四个泉? 生:因为这四个泉最有名.  相似文献   

17.
谈“对话”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基于这一要求,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尝试与学生进行对话活动,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学生对内容感悟不够,结果是沉默或是简单地对答了事,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呢?一、有效对话应以读为基础一位教师在执教《荷花》一课时有以下的一段对话(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后):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文中荷花怎么样?生:(脸无表情)荷花很美。师:你说得很对,还有谁来说呢?生:(声音很低)我觉得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这种形态的荷花很漂亮。师:除了美和漂亮…  相似文献   

18.
[教例](四年级)《镜泊湖奇观》(人教版)师:为什么火山口能长出如此郁郁葱葱的森林呢?生:因为土壤里含有很多元素,很肥沃。生:因为这里降水较多。生:因为东南方向有缺口,有阳光射入。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全面。生:老师,我认为是因为有种子。(学生都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子,在一次公开教研课上,一位教师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出现了以下片段。师:同学们,请用笔画出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句子,仔细阅读后,谈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在书上画句子,一会儿学生陆续举手了)生1:阮恒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献血,我很佩服他。生2:阮恒关心别人,自觉地为朋友献血,很了不起。生3:阮恒献血时虽然害怕了,但他比我强。我感冒打针时都哭得很厉害。学生说到这里,按理说,应给予肯定,但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以期待的目光在同学们中间边搜寻边问:“其他同学还有吗?”这时,一个同学(生4)慢慢地举起了手:阮恒…  相似文献   

20.
案例《:我不是最弱小的》师:你认为萨沙是最弱小的吗?生:不是。师: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请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生:(读画出的句子“)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师:这句话中出现了哪几个表示动作的词?生:走、掀、盖。(教师板书)师:萨沙会怎样走?怎样掀?怎样盖?(教师在刚才板书的表示动作的词前加上括号)想想在括号里可添上哪些合适的词语,然后读一读。生1:萨沙慢慢地走过去……(学生不禁笑了起来)师:为什么笑?生2:如果慢慢地走过去,蔷薇花早就给大雨冲掉了。师:说得很有道理,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加?生2:萨沙朝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