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赫斯与马克思思想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史的重要议题,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与合法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Ⅲ中重新占有了黑格尔哲学的积极方面,开启了全新的批判视域,在新的批判逻辑中建构了实践哲学、开启了实践批判、形成了科学共产主义,进而实现了对赫斯的行动哲学、道德批判及哲学共产主义的批判性超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于公正、平等、国家观念的批判分析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集中体现,文中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所提出的以劳动所有权理论为基础的分配正义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全面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时下,政治哲学成为热门的哲学研究方向,对作为上个世纪以来最为宝贵的人类财富之一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从中我们能够学习和了解他对于政治哲学中诸多概念的理解和阐释,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政治国家观建构与反建构,这对于我们的政治实践和理论建构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可以说是综合的、全面的变革,其中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思想可以说是其哲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通过对传统哲学价值意义的分析、批判,重新建构了人的现实价值体系。深入探讨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当代意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哲学方法论的变革和意识形态的建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德法年鉴》时期的两篇文章中,马克思实现了对自己哲学出场路径的转换、资本主义抽象统治的祛魅以及对人类解放历史任务的明确。与此同时,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具有“原则高度”的建构也蕴含其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初步确立起宗教批判——制度批判——副本批判——原本批判的意识形态批判程序,和以“实践”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研究原则,这二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研究的基本方法;《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一种涵盖了宗教、政治、哲学、经济等多重形式的全面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的丰富维度已然彰显;此外,马克思还对如何实现人类解放进行了初步探索,而这一工作可谓是马克思超越意识形态的“前奏”和“导论”。  相似文献   

5.
批判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马克思哲学通过理论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批判,在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把现实的批判诉诸实践,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批判与双重建构中,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互动,彰显出其丰富的历史魅力。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科学”还是“人文”,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歧见,直接而言,缘自于人们对哲学本性和功能的两种认识;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则反映了人们对哲学与人的关系、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乃至于人的命运的不同认识。本文通过对西方哲学史,特别是马克思哲学的考察与反思,指出:哲学正是凭借科学与人文双重思维取向的整合而生成其特殊性质和功能的;哲学所追寻的智慧也正是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的那种人的最丰赡、最深邃的思想,它所要把握的内容则是人生和宇宙的生生不息、绵延发展之“道”,在今天进行文化和文化哲学的建构时,也要根据这一人生和宇宙之道来展开。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西方法哲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的批判开启了法哲学史的新时代,拓展了法哲学的视域。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理解,揭示了黑格尔国家观的形式性、不彻底性和神秘性,还批判了黑格尔对哲学的理解。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哲学作为一种建构的方法,在批判与建构的基础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在对资本主义历史现实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出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旨在使人克服异化,恢复本质.  相似文献   

9.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建构新的哲学本体论范式即实践哲学的发祥地.马克思所建构的实践哲学,其逻辑底蕴是世俗立场,价值旨归是理性世界,人本精神是自我意识.实践哲学是对传统哲学理念与形态的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诉求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政治哲学以实践思维方式颠倒了自柏拉图以来的传统西方政治哲学,这种颠倒基于政治实践的价值批判,始终指向人的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与传统西方政治哲学以人性假设为思辨起点不同,马克思政治哲学得益于哲学-人学变革,以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为契机,通过政治经济学视域的哲学批判、共产主义理论的确立及人类学研究,马克思将政治哲学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汲取西方政治哲学的精华,生发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时代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程哲学作为在全球化进程曲折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冲击、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对现代性及其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基本方式的反思,既是科学技术哲学逻辑理路的延伸,又是现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当代表达方式的创新。社会工程哲学汲取了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的精华,标志着现代哲学从社会批判向社会建构的时代转向。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养现代化是新时代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文素养现代化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用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促进人文素养现代化,首先要深刻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精髓,其次是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理论体系。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理论体系是知识内容体系、实践养成体系、效果评估体系、培育环境体系四位一体的理论体系。坚持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理论体系为学科依据,探索"人文素养家校(园)共育共治"教育模式,形成中小幼一体化人文素养系列课程,创构校(园)"人文教育"与家庭"人文家教"有机统一的培育方式,构建评估人文素养培育的量化指标体系,创构家庭、学校(幼儿园)、政府和社会合力育人的大格局,开展"人文素养家校(园)共育共治"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误区,探讨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探索构建和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思路与实践,提出了高校培育创新人才要进一步提升大学教育理念,拓展大学教育功能;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渗透人文精神培育过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精神培育环境;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进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完善学生道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会做人、做事,从而形成学生的人文信仰,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并进一步形成强大的工作能力和妥善处理与外界关系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是现代大学精神之“根”,是大学教育之核心与灵魂,是大学内涵建设之驱动力,是大学文化发展之重要使命。而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现状堪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文理分科传统模式造成了人文精神教育的严重滑坡;大学管理泛行政化导致了人文精神教育功能的严重削弱;市场经济物欲主义泛滥严重冲击了人文精神教育的正当性,冲淡了人文精神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重构人文精神、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势在必行。而重构人文精神、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必须注重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塑造人文精神文化内涵,营造师生精神家因,解决师生现实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批判的前提,批判的依据或尺度,批判的实质内容,批判的目的,批判的基本特性等层面,对批判概念作了初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批判和哲学的关系,认为,批判是哲学的本性,批判精神是哲学的本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当代最具深度的批判性哲学。在今天,阐扬哲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批判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转向与当代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之间正在出现一种引人注目的理论趋同 :现代西方哲学的经验主义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精神都走向了科学的经验实证 ,现代西方哲学的中立主义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精神都体现了对取其中道原则的认同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正义精神都是对哲学的社会学维度的肯定 ,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批判精神都把对语言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批判提到了议事日程。这种二者之间的理论趋同不仅验证了人类哲学的普遍规定性 ,而且也使在二者之间展开积极的对话成为可能 ;而这种对话最终必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创新和理论繁荣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主体性哲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80年代开始,主体性哲学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股强大的思潮或思想运动。从广义上把主体性哲学理解为以主客关系式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哲学,是以主体视角观照客体世界的变革哲学。主体性哲学的人学意蕴:一方面,它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塑造现代人;另一方面,它充分体现了哲学对人之生存、人之发展深切关注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走向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符合人的本性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和全过程关注学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人文关怀理念,正确选择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关怀内涵,努力营造人文关怀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罗骞 《教学与研究》2005,7(7):16-22
文章认为当今的"现代性哲学话语"对现代性的批判主要是一种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试图将启蒙精神和启蒙原则作为最内在的因素来探讨现代性的困境.而马克思以"资本"范畴将现代概念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性存在论上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建制,并由此批判资产阶级的现代性意识形态.然而,"现代哲学话语"没有充分理解马克思资本范畴的这种存在论意义,而是有意无意地将其指认为一种经济主义的还原论,错误地将马克思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的理论进行坚持或批判.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奠基性意义在这种错误的指认中无意地流失了.文章呈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范畴之下展开的现代性批判同当今流行的"现代性话语"之间的基本差异,以突出马克思思想在现代性批判中的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