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 一堂练习讲评课上,我正在讲解一份阅读练习。其中有一道题:摘录文中描写颜色的词。题目出示后孩子们积极回答:“红!”“蓝!”“金黄!”……我点头表示赞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拙文[1]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从教学目标、问题情境、范例与练习、方法与手段等诸方面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近期,笔者参与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数室牵头的“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研究”的课题组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向与会专家、教师讲了一堂“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教材必修2第二章2.3.1节)的研讨课,获得好评.现结合该课例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再谈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案例描述] <解绝对值不等式>是一堂高三文科的复习课,教师在引入后,进行了如下的复习,其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星期日的安排”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常态课的状态下,许多老师认为这是一节很简单的课.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有了整数或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经验,所以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没有难度的。但是,如果作为公开课(或观摩研讨课).有些老师就感到为难了。这样的课很难有“波澜起伏”。这一点我却不敢苟同。我想,一堂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课,只要用心去读教材、了解学生,精心选择学习材料、组织学习活动。同样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邓园生 《江西教育》2010,(11):33-35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整数到分数是小学阶段中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拓展。在接触分数概念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步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但是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不少学生在分数概念建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以至于无法深刻领会分数的意义,从而影响后续相关学习的效率。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深刻解读了教材的学习价值,关注了分数概念的深层内涵和本质,灵动建构分数的概念意象,引领学生整体建构了数概念。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堂低级复式阅读课。一年级的教材是“我爱妈妈”,这节课是第一教时,要求是使儿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纱厂”。车间”“红旗”“夜校”“识字”“功课”等几个生字新词;二年级的教材是“红军到了杨家窪”,这节课是第二教时,要求是复习鞏固全课的生字新词,并能初步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7.
在被点评为:“教材处理机智”“情境创设合理”“角色定位准确”“探究气氛热烈”“学科特点鲜明”“本色中闪耀着课堂的光辉”[1]的“课例:函数的周期性”[2]中,笔者却发现了6个错误,笔者认为:这是一堂把“一般周期函数”概念,教成了“定义在R上,具有最小正周期的、双向周期函数”概念的失败课例.特撰此文,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8.
案例描述: 最近,我上了一堂七年级“我们需要怎样的邻里关系”的思想品德研究课。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试教了几次,但是都不满意,我反复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对教材也作了一番调整了,教学的思路也比较顺畅,但就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出不来,教学过程显得很平淡,最后我认识到关键问题是对学生还比较陌生,对于他们的了解还不够,  相似文献   

9.
2011年稿约     
[案例反思]典型课例评析与反思,一课多式的案例剖析,探究教学设计的成败得失,反省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片断举隅]撷取课堂教学亮点,彰显不同教学风格与艺术。[课堂实录]抓住教材重点、难点,突出自身教学特  相似文献   

10.
2012年稿约     
[案例反思]典型课例评析与反思,一课多式的案例剖析,探究教学设计的成败得失,反省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片断举隅]撷取课堂教学亮点,彰显不同教学风格与艺术。[课堂实录]抓住教材重点、难点,突出自身教学特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深圳市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第五册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中的第六课——给机器人装“眼睛”. [教材分析]本教学案例是以深圳市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第五册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中的第二单元《机器人开始行动》的第一课“给机器人装‘眼睛’”为蓝本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12.
王国勇 《上海教育》2007,(6A):57-57
带着“中学英语教学如何更好地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这个问题,我于2007年3月初到上海市杨浦区的一所普通高中听了几位教师上的不同内容的英语课,其中一堂关于动名词讲解的英语语法课引起了我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案例背量] 2011年10月,我执教了此课.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案例描述] 片段一:问题引入 课前激趣热身. 师(神秘地):老师这儿有一段神奇的短片,想看吗? 生(高呼):想! 课件展示视频:《我从哪里来》 (学生看得津津有味,露出开心的笑容) 师:神奇吗? 生(感叹):神奇!  相似文献   

14.
案例背景: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十一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从单纯的计算技能教学走出去,运用“再创造”原理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撷取其中的几个片断,供大家评价。片断一: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道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稿约     
[课改新论]透视教学现象,探寻教学方法,求索教学规律。[案例精选]突出新课标理念,紧扣教材内容,注重实践过程,强调可操作性。[教例反思]典型课例评析与反思,一课多式的案例剖析;探究教学设计的成败得失,反省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课堂实录]抓住教材重点、难点,突出自身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16.
曹慧 《云南教育》2007,(10S):16-17
[案例] 笔者最近随堂听了两位青年教师的课,教学的内容都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两位数除法”的练习课。其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稿约     
[案例反思]典型课例评析与反思,一课多式的案例剖析,探究教学设计的成败得失,反省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片断举隅]撷取课堂教学亮点,彰显不同教学风格与艺术。[课堂实录]抓住教材重点、难点,突出自身教学特点,融合新课标理念,让读者有所思、有所得。来稿注意事项:一、稿件中请注明教材版本、单元、  相似文献   

18.
沈子兴 《现代教学》2013,(1):116-116
案例:“分数四则运算” 近期,我听了一堂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运算”氅课。执教教师提出两道题:计算(1)3/4-0.25;(2)2/3-0.55。很显然,这两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在进行四则运算时,何时化分数,何时化小数?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进行班级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学校布置我上一节研究课,内容是关于“多位数的认识”。在“着眼发展,凸现主体”、“据学而教,以学定教”等当代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展开了备课和教学工作,但课堂教学过程与教材编排、预备的教学方案却相距甚远。这在教师中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焦点是:课程实施到底是按教材执行教案,还是沿着学生的思维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展开教学﹖笔者把教学案例和自己的思考书录于后,以请教于方家。[预备教案]1.谈话导入。师:我们学习数学是从数物体开始的,我们数物体的时候要用到…  相似文献   

20.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的一堂起始课.该课的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第一,教材是通过情境中的三个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大小后引出百分数的.这从教的角度看似乎比较自然和流畅.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既然通分(区别仅是分母是100)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