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X”主题化延伸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可以弥补单篇文章阅读浅层次的不足,增强学生整体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和客体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了当前我国小学语文“1+X”的阅读实践特点,简要地对“1+X”群文阅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进一步为“1+X”群文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陈忠英 《教师博览》2023,(36):39-4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以“1+X”单元整合阅读教学策略为主题,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施方法,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提出教学策略的具体步骤与策略。“1+X”单元整合阅读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问题与挑战并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与改进“1+X”单元整合阅读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思路,为未来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编写者温儒敏教授在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1+X”教学策略。“1+X”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少量经典的课文最大限度地拓宽阅读面,可以较为有效地缓解学生阅读时间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研究“1+X”阅读教学,进一步总结了“1+X”的价值内涵、使用策略;在主题选择方面提出需要关注助读练习系统、贴近学情;在“X”的材料选择方面,提出聚焦意象、构建诗人形象的观点,并以《钱塘湖春行》为例,展开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4.
群文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新模式,会以选择特定的文章为前提,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共同构建阅读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桎梏,让阅读更加有趣,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参与度,强化了学生的阅读意识,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阅读教学也有极强的实用性。随着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盛行,更为细致的、基于不同方向或角度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方法被提出,例如“统整”法、“迁移巩固”法、“冲突”法、“1+X”法等。本文从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1+X”法的现状和价值,并提出可行的策略,以期推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1+X”群文阅读教学有三种模式:一篇课文带动多篇课文、一篇课文带动多篇课外文章、一个单元带动多篇课外文章。结合已有理论及课例和自身教学实践,“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置应指向人文主题、本体知识、阅读策略和思维认知。  相似文献   

6.
廖椿彪 《新教师》2019,(9):35-36
“1+X”群文阅读模式是传统阅读教学拓展的一种新形式。所谓“1+X”群文阅读模式,即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依托教材中原型课文的“1”,再加上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的“X”。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完美地避开过去阅读教学课阅读量少、阅读速度慢、阅读效果差的不足,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1+X”群文阅读呢?  相似文献   

7.
以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中的“红色”作品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1+X”阅读教学对初中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通过建构统整模式,将“1+X”阅读教学与“红色”作品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红色”作品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发现,“1+X”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阅读效率和深度,使学生在感悟“红色”作品的同时,培养多层次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1+X”英语阅读链接课内和课外,融合主题和功能,以大主题或大观念统领阅读,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研读语篇、开展深度学习,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11 The Winning Team课例为载体,主要探究以思维品质为指向的“1+X”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1+X"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对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有着积极的帮助.在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中,首先要合理选择精读课文,其次要合理选择略读文,最后以有效手段将两者融合起来,最终发挥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文章对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模式进行论述,对"1+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广受教师欢迎的发展方向,而“1+X”的模式是一种语文阅读部分中的一个有效教学模式。立足核心素养的大背景,结合“1+X”模式开展文本多元拓展的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全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舒 《天津教育》2023,(4):144-14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低年段学生心理特点及阅读教学目标,依托统编版教材的单元主题构建格局,传统的阅读教学就是针对一篇课文进行精讲、精练,学生一节课只学一篇课文,阅读量少,只能通过课外阅读补充。本篇文章就是通过“1+X”阅读教学策略指导阅读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低年段的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群文阅读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教师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方案时,要充分分析教材内容以及学生阅读学力基础,以便做出更为科学的判断。“1+X”群文阅读是比较典型的学习模式,其应用效果显著,教师适时引入“1+X”群文阅读模式,从阅读导学、方法传授、鉴赏组织、训练设计等角度展开创新探索,为学生规划清晰的学习路径,以促进学生阅读认知的顺利内化。  相似文献   

13.
群文阅读作为课内单篇阅读教学的补充,有效衔接了课内外阅读教学,有力推动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发展。“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旨在借助单篇教学的“1”,拓展到同一主题下多篇阅读的“X”,以精读课文的有效延伸及单元主题的有效拓展作为群文阅读的方式,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叶枫 《教师博览》2023,(24):60-6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学生阅读与家校社协同育人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四级读书链”“三层评选”构建全方位阅读环境。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发多元的阅读课程,引领学生探索文学世界。文章采用“1+X”的差异性策略,以学校为中心,引导家长广泛参与、深度共建,争取社会全力支持,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融合,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15.
“1+1+X”是一种以语言运用技能提高为目标的阅读结合写作全新教学模式,其对初中作文备考来说十分有利,在阅读方面可以让学生将课文与课外文章有机结合,也能将阅读积累的素材和锻炼的能力转化为写作技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文章先是探析了初中作文教学现象,随后研究了“1+1+X”教学方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最后详细总结了初中作文教学中通过“1+1+X”实现备考的有效策略,此次研究的内容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语用型1+1+X阅读教学正是针对目前阅读教学普遍低效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样式。它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要求为目标,以单元或课文的语用点为主线,融通课内外阅读文本,由单元的教读课带出相应的自读课,再拓展至课外的自主阅读。坚持守正创新,注重阅读策略的传授、运用和内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有效践行“1+X”和深度学习的理念,凸显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94):51-52
1+X阅读教学方式是借由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密切建立课内和课外联系,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促进课内和课外阅读教学双重改革。将1+X阅读教学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实现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文章以1+X阅读教学方式的内涵为切入点,详细介绍1+X阅读教学的类型及其实施途径,借此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借鉴,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高考语文阅读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对此,如何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培养阅读兴趣,成为现阶段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在概述"1+X"群文阅读教学相关理念及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1+X"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其学会并享受阅读。  相似文献   

19.
刘茂山 《学周刊C版》2024,(2):143-145
核心素养背景下,群文阅读已经成为重要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群文阅读,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策略,在“依托群文阅读特征制订教学原则”与“依托教学原则开发多元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意在促进一线教师优化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当前开展“1+X”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举措,希望能够有助于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求实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