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幼儿教育中,利用田园资源进行田园教育,以让儿童获得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策略选择。笔者在幼儿教育一线,参与了田园教育的相关课题研究,并以利用田园教育中的祖辈资源来提高儿童的各项能力作了一些尝试与思考。一、田园教育中的祖辈资源及其对儿童能力发展的理论分析田园教育一般是指利用田园资源(多为农村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教育。由于田园资源内涵丰富,包括自然意义上的田野,幼儿园内开发的类似于田园的小区域,以及隐藏在显性的田园  相似文献   

2.
戴雯 《考试周刊》2014,(99):183-183
<正>乡土资源,顾名思义,即本乡本土特有的资源,包括乡土材料、乡土文化等。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陈鹤琴先生指出,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区域活动是当前幼教改革中涌现出的新的幼儿教育形式,深受幼儿喜爱。为幼儿营造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幼儿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创造条件。在丰富的本土资源的支撑下,我园各年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深化,校本课程因其独有的价值而受到重视。受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幼儿园也启动了园本课程开发工程。根据西部农村幼儿园现有的办园水平,结合当地农村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和人文体验,既符合幼儿教育的要求,又切合农村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实际,也符合农村幼儿的认知水平,便于教师实施,更能调动教师工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4.
福应中心幼儿园地处农村,有丰富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田园资源,为幼儿园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幼儿园进行了绿色田园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基地建设是为我们的园本田园课程服务的,并不是所有的农村田园资源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实  相似文献   

5.
农家资源是利用价值较高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幼儿园教学中最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农家资源开展区域活动,能够促进幼儿通过本地独特的自然材料得到自我发展。总之,农家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弥补农村幼儿园发展的缺陷,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独特需求。通过挖掘本县农村资源材料,探讨其中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材料,并进行投放利用到区域特色活动中,使农村幼儿园发挥教育特色,以期为其他农村幼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区角环境中通过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活动,材料的提供为幼儿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的本土资源,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幼儿教育创造了条件。挖掘、利用乡土资源,为幼儿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能够满足农村幼儿区域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朱激文 《生活教育》2012,(24):81-83
打造幼儿园田园课程,应该立足田园,回归自然,以尊重儿童需求为起点;不断挖掘田园,丰富资源,力求课程实施以滋养儿童成长为目的;乐在田园,亲身体验,做到课程评价以儿童发展为导向。从而能够让幼儿在生机蓬勃的生态环境中,通过“做中学”,培养兴趣、陶养德性、学习知识、体验快乐,收到“习与性长,化与心成”的良好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统整教育理念能有效地指导幼儿园田园游戏微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将丰富的田园资源巧妙地整合成不同年龄幼儿发展所需要的游戏课程,循序渐进、有的放矢,让幼儿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享受田园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乡土资源是农村教育的瑰宝,将乡土资源有效利用于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可以为幼儿提供玩乐、思考、创新的乡土课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并进一步丰富幼儿教育资源,推动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近年来,农村幼儿美育教育在内容上不断深耕乡土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但是,在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存在对乡土资源了解欠深入、乡土资源运用意识不强、乡土资源教学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本文从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美育课程中的运用现状出发,分析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内容设置、区域打造、活动研发等方面的有效运用策略,希望可以助力乡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开发乡村美育教育新路径,进一步推动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为幼儿园丰富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活用乡土资源和大自然空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打造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教育,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  相似文献   

11.
吴巧云 《福建教育》2023,(51):19-21
厦门市日光幼儿园在百廿年的办园过程中不断探索自然教育课程,强调以自然的态度对待幼儿,为其创设自然的学习环境,与幼儿共同发现、探索自然的学习内容,用自然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遵循自然的规律发展,让幼儿在最自然状态下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幼儿园通过对本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积淀了丰厚的自然教育课程资源,并由此生成远足课程、足球课程、立体阅读课程等特色课程,让幼儿在与自然充分的互动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2.
王艳 《考试周刊》2014,(99):181-181
<正>《纲要》精神:"幼儿园要充分挖掘周边资源,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多元整合课程,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与陈鹤琴老先生强调、主张的"活的教育,活的题材,要到田间去,到自然界去,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的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源泉"的思想是一致的。一、现状分析(一)地理优势:教育家陈鹤琴说:"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社会资源,利用农村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3.
田园资源是乡村幼儿园特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开展田园游戏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通过田园课程的统整和研发、实施,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自然科学的认知,提升幼儿思维能力,使幼儿获得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张宁 《学苑教育》2019,(14):22-23
田园资源是非常可贵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创设条件和机会,将幼儿园周围可以利用的田园资源引入到幼儿的各领域活动中去。这样无论是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对于园所的幼儿课程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田园资源内涵丰富,本文将从田园资源在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运用案例、运用方式以及其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可以为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启蒙作用。农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教师可以好好发掘与利用自然界的优势,创建各种各样的游戏环境。根据学前教育实际情况和地域的发展,把挖掘农村资源再利用作为突破口,探讨怎样更好地开发区域活动的空间,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让农村资源真正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朱激文 《生活教育》2012,(18):86-88
田园课程资源是由多方共同参与,让幼儿在幼儿园内外的真实生活场景中,通过现场感知、情境操作和互动交流而进行的一种学习和体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田园课程资源可以使幼儿参与实践,得到锻炼;让幼儿走进自然,增长知识;带幼儿积极探索,增长心智;带幼儿亲手行动,创造美景;使幼儿增进交往,塑造人格。  相似文献   

17.
乡土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重要内容来源,具有重要的儿童发展价值。将乡土资源开发为幼儿园课程应该具有现代性思维,要超越只聚焦农村和民间文化的狭隘视角,以发展的眼光来定义乡土资源及其课程开发过程。幼儿园应坚持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内容的全面性、开放性、发展性以及幼儿参与的主体性,强调游戏和区域活动在乡土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乡土资源对幼儿经验发展的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农村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的重要途径,对农村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科学化及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幼儿园在当前其教师整体专业水平偏低的情况下,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类挖掘园本课程资源并加以利用,是其最直接、最有效的课程创生路径。  相似文献   

19.
乡土资源,顾名思义,即本乡本土所特有的资源,包括乡土材料,乡土文化等.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陈鹤琴先生指出,农村幼儿同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幼儿作为自然之子,保存着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与鸟儿对话的能力。幼儿与生俱来地拥有一种亲自然性、亲生命性,幼儿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喜爱与探索欲望。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正是培养幼儿主动性、探索性,增进幼儿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的活教材,是免费的课程资源。因此,结合幼儿园实际,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成为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的理念主要有:以自然为师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天性以及追求幼儿的幸福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