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语言输入与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二者的研究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人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输入及输出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认为在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过程中,二语学习者都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二语学习者不再是被动消极地吸收语言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建构不同于以前的新的语言知识体系。二语学习者在二语输出过程中,更能体现出其主动建构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模因是新达尔文主义者Richard Dawkins提出的假设,用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模因与语言关系密切,学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二语习得环境中有符合模因条件的语言因子,将模因理论引入到二语习得研究中来是可行的。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第二语言信息作为语言模因进行复制和传播;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第二语言作为模因输入(模仿复制)和输出(表达传输)的过程。因此,探讨第二语言模因的习得过程及二语模因理论的解释力可以弥补普遍语法理论在解释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金海玉 《海外英语》2012,(18):226-227
中国的二语习得受到国外一些语言习得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语言学家的批判。该文通过对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Long的互动假说及Swain的输出假说进行分析,归纳出二语习得的一般过程,并对二语习得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被称为“第二语言习得”。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可称为过程性错误。语言习得的心理学理论和“中继语”理论揭示出语言习得者的习得错误是习得者通向掌握正确语言的必经之路。正确对待这些错误,使习得者的认识过程不走偏差,是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在对语言习得过程性错误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以期找出影响外语学习的诸多因素以及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系统研究习得的本质和过程,重点剖析母语、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个人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的关系。该学科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理论对学习者正确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这一理论的论述探究该理论在外语教学应用中的意义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起,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重点开始由输入活动转向输出活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著名语言学家Merrill Swain认为语言输入并不是外语学习唯一的成功因素,输出活动对外语学习同样重要.Swain认为输出活动具有三种重要功能:注意功能、检验假设功能和元语言功能.本文作者在Swain“输出假设”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传统的输入方法和任务型写作输出的比较研究任务型写作输出对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二语习得过程的动态性和互动性出发,从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两个方面论述了语言层次互动和人际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以语言本体各层次之间的整合互动为铺垫,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注重人际互动的方法和形式可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研究发生在语言学习者身上的习得过程,是目前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着重研究的课题。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的过程是“输入-中央处理-输出”的过程,其间“注意”和“记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语言学习实践,怎样解决教和学的过程中的问题,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内在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回顾总结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定义、操作模式的基础上,从二语习得理论出发,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语言环境、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及任务型教学法中的教师与学习同伴的作用等任务型教学法的组成要素出发,探讨了该教学法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目标语言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如何处理外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 《天津教育》2005,(10):48-49
目前,一些学者开始从当代认知心理学所重视的信息处理和认知能力两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研究,如Gass、Ellis、Skehen等。他们都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复杂的认知过程,并明确地指出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是习得过程的要素。但是,如果考察一下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英语教学,就会发现很多教师对“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究竟在什么条件下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是有效的?何种语言输入与输出能促进语言习得?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之间关系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我们就无法真正创设外语教学中“语言习得”的环境。因此,了解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相关理论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推拉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沙特游客的出境旅游动机。研究结果显示:“商务”因子是沙特游客出境旅游的最主要推力因子,而“安全舒适”是最主要的拉力因子;拉力因子和推力因子分别在个别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明清话本小说有诸多作品叙写了高僧坐化一事。从坐化特点看,高僧坐化吻合了人类学中“通过礼仪”理论,是一个通过仪式,象征了一个人生命修炼的过程。这一行为仪式具有塑造人物的立体性格、扩张故事的叙述方式、强化作品的教化功能等叙事效应。  相似文献   

13.
行为主义强调语言习得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刺激-反应-强化"过程的结果。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教学中应用行为主义理论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提供语言锻炼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外语,同时也更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蒙元硬译体是将蒙汉两种语言及语法夹杂到一起的特殊翻译体例,学术界通称为“元代白话”,或是“直译体”。但这些通称其实并不妥当,因为:该文体里的汉语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话,也不是元代白话语言的变体;该文体出现于元朝前,所以称为“元代白话”在时间上并不十分妥当;而且“硬译”与“直译”是不同的翻译方法,称为“直译体”是把“直译”与“硬译”混同了。笔者从以上三方面分析了该种文体的不同称谓及其不当之处,认为将该文体称之为“蒙元硬译体”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5.
余光中有着作家与翻译家双重身份,多年的文学创作对其文学翻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形成"文白相辅"的翻译思想,译作语言呈现"文白相间"的鲜明特点。本文拟从余光中的文学语言观出发,探讨其文学翻译思想和实践,进一步了解余光中翻译思想的成因及其译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6.
进化论是胡适倡导文学革命最重要的理论支点之一。青年时代的胡适不仅通过严复的翻译、梁启超等的著述接受了西方进化论思想,还继承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哲学中朴素的进化论思想。胡适用进化的方法去思考、去研究中国文字和文学问题,并以中西文学史上的文学进化为根据,提出了文学革命的相关主张。同时,他还以创作实践—白话新诗《尝试集》证明了自己的主张。以白话取代文言,以白话文学为正宗,不仅颠覆了一个旧的世界,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适应并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然,胡适将进化论借用在文学上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有着庸俗化、机械化等弊端。  相似文献   

17.
正面宣传论认为正面宣传必然产生正面效果,隐含着三个理论预设,第一是受众预设,认为受众心智不成熟而需要教育引导;第二是传播者预设,认为总体性社会的政府权威无可质疑;第三是传播环境预设,认为信息传播渠道单一而受众无法接触负面信息。文章对此三个预设展开分析,对其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结论是该理论预设的成立与否尚成问题,那么建立其上的正面宣传论是否能够成立及其可行性如何的问题值得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娄炜利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4):26-27,35
《20世纪中国修辞学》(上下卷)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大胆创新,创立了"通"与"专"相结合,"条"与"块"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的体例;二是坚持并贯彻"以史促论,以论带史,史论结合"的原则,在对文言白话之争的历史脉络进行爬梳整理的同时,以现代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注重对相邻学科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现代白话所代表的现代观念是传统中国迈向现代社会的重要指标,胡适在不同思想脉络缠绕的“五四”时期,以白话文理论构建了现代文学的理论话语,其理论恰好契合了“五四”时代对历史现代性的要求,不仅使得中国文学突破传统的窠臼,进入到现代语境中,并且参与了精神文化的现代化,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形态与古代文化形态的分野。因此,胡适的白话文理论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在介绍了Swain的输出假说后,着重探讨了语言输出在英语学习中对于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关输出活动的建议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的语言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