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接着说明了“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原则,最后论述了“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辅导员+学业导师”学生管理模式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建设,在招生环节采取大类招生模式。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推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先基础、后专业"的学习模式,也对高校原有的分专业招生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分析大类招生在高校推行的现状和困局,提出在教学改革、专业分流、学生管理、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解困之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很多高校采用。然而,大类招生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挑战。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冷热门专业选择、行政班与专业班的设置和管理、宿舍调整及管理、辅导员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等方面,阐述大类招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提出“行政班+专业班”双轨制管理为基础,“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为补充,以推进学生工作进社区为依托的学生管理工作对策,并通过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实践,证实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大类招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下亟须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实施大类招生可以从制度层面打破专业壁垒,满足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对建筑类专业下的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两个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1+1+2"的人才培养方式及八大课程模块,强化线上教学等多种教学...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年考试季。随着2014年高考的日渐临近,各地高校新政迭出,其中,"大类招生"堪称亮点。东北财经大学继续实施分数优先,扩大大类招生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部按大类招生;南开大学大类招生专业增至12个。大类招生正成为我国重点高校招生的改革趋势。所谓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合并,按一个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入校后实行宽口径大类培养,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之后,再根据兴趣爱好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开展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资料记载,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也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既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有利于最大可能满足学生专业选择,但须弄清"类"的内容;大类招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并不适合所有高校;大类招生有利于平衡"冷"、"热"专业的生源,但须注意专业的分流;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内部资源的优化,但调整不可太过激进。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招生时不细分专业即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入校后实行二次专业选择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理性选择。"专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以大类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化系列课程体系。其中,"核心"模块是保证专业大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职业发展的共性要求;"方向"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专业个性和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薛巧巧  吴援明 《高教论坛》2011,(7):40-43,51
近年来,大类招生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招生的趋势,这也是学生个体发展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现实需要与理性选择。本文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实际,分析了光电工程类专业按"大类招生、自选专业、模块教学、分类培养"的背景,对大类培养的实施基础、改革方案及具体措施进行了可操作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2016级本科生大类招生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分析专业引导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同时梳理问卷调查结果,为"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类招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是专业分流后本科生存在诸多管理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科生科研素质的训练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专业引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同时充分发挥本科生创新平台建设作用,加强专业人才的交叉整合培养,为实现"早出人才,出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类招生:精英教育的一种推进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体现高等学校对精英人才的诉求。然而,本研究发现大类招生的一些基本亮点,如大类统一招生分数,学生在低年级实行大类管理,到高年级按学生兴趣分专业,实施平台加模块的课程设置体系等措施,并没有从实质上提升精英化培养水平;相反还促使了学校各专业之间的非平衡发展,存在大类下属专业协调困难,学生心理疾病增多,学生工作难度加大等问题。化解上述困境需要与大类培养相配套的更深层的教育改革,如按照大类培养要求设置院系,将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区别开来,平衡各专业生源结构,提供个别化指导服务等。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法对某地方综合性大学2008、2009和2010级,按大类培养和按专业招生的在校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发现按大类培养的学生的专业思想特点是更加注重专业的"实用性",在选择专业时更加理性,专业思想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专业分流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减少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盲目性,拓宽厚实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分流的具体实践过程看,存在学生对按大类招生培养的认同感不高、专业志愿的满足率较低、各专业间学生成绩分化严重等问题,需要合理设置招生口径、深化学分制改革,加强专业建设等,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的专业分流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传统教育培养的单一专门人才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形势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与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教育,注重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按照"厚基础,提高能力,因材施教,培养特色"的差别化战略来构建的符合目前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共同点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好的成才环境,但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考招生、管理机制、学生培养流程等方面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15.
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高校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教学改革,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有诸多优势。但是,大类招生对于"艰苦专业"和"冷门专业"招生而言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面临招生困境,成立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班,从招生到培养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和计划。通过两年的实践,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们平均绩点名列全院前茅,除成绩以外,该班各项活动也在全院的前列,达到了我们优才计划的期望。东大采矿创新实验班的创立为高校艰苦专业走出招生困境提供了一种思路,为其他高校艰苦专业招生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大类招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正在探索和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等学校对精英人才的诉求。塔里木大学推行"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大类招生的实践过程、成效等方面探索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按大类招生培养"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大类专业培养计划是按大类招生的基础,使学生在完成通识课程的基础上重新选择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更扎实,知识面更广,在实际工作中继续发展的空间更大,而且培养的人才多样化。本文论述了职业学校大类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的本科生教育越来越向通才化培养方向靠近.自十多年前,大类招生模式开始试行以来,目前大部分"双一流"高校己实行按大类招生的模式,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也开始实行.只是,大家对"大类"的理解还更多停留在按专业类招生的层面.近几年考生和家长在翻看高校招生计划时会发现不少高校的招生专业逐渐变成了"xx试验班",其中包括的专业...  相似文献   

19.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坏境,本文以大类招生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探讨在大类招生体制下,如何利用教学上的协同创新、科研上的协同创新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造就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建筑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高职建筑设备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类招生"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建筑设备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因各方面原因,实行大类招生的学院很少,但经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职建筑设备专业已具备了大类招生的基本条件,值得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