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体的核心是句式,从句式来观察《诗经》诗体,因其主要以四言为主,故可称之为四言诗。《诗经》四言体的成因是周代基于行礼奏乐的现实需要而对之前即已经出现的四言体的有意识的选择,这种选择既具有中国古典诗歌起源处的语言上先天的决定性,也有周人诗歌依附于仪式并受其影响的因素。也就是说,《诗经》四言诗体的形成,一方面与先秦审美文化崇尚对偶的心理有关,另一方面也同早期诗歌,尤其是《诗经》诗篇多为仪式而作或多在仪式场合由打击乐器伴奏而歌的事实相关。  相似文献   

2.
章文 《初中生之友》2009,(11):38-39
四言诗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四言、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3.
一、古体诗和近体诗从唐代开始,把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大都由民歌发展而来,实际上是不受格律限制的自由诗。这种诗体语言接近口语,形式自由,表现方法多样。一般分为四言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杂言诗几种。《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就以四言诗为主。《诗经》以后,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如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等等。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汉以后至南北朝时期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众多体裁中,四言诗可算是最为古老而又不幸的诗体了。它的产生与兴盛,正值我国诗歌的第一个辉煌时代——《诗经》时代;而随着“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孟子·离娄下》),它也从此一蹶不振。尽管《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与深远的影响,但它的四言体却始终没能与后起的五言、七言等一样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体裁。这其中的缘故,颇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曹操诗歌以四言诗最为出色,其四言诗对《诗经》既有借鉴又有突破创新。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是对《诗经》的借鉴,曹操四言诗在诗歌的形式、语句、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受到《诗经》的影响;二是曹操四言诗对以《诗经》为代表的传统四言体的突破与创新,曹操创造性运用口语化的语汇、散句化的诗行结构,形成了自己四言诗独特的艺术蕴涵和魅力;三是曹操四言诗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二言诗是中国最原始的诗体形式,是中国的第一诗体。二言诗是为了适应叙事的需要,在原始的二言话语模式和原始歌唱的韵律和节奏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二言诗在产生之后,对于四言诗的形成乃至于整个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有着奠基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诗经》的诗体以四言为正格,而以杂言为变格。《诗》体的正变对《诗经》之后的文学体裁发生深远的影响。《诗》体的四言正格在汉魏被改造成三言及不同于《诗经》的四言,并发展演变为五言、七言和辞赋等诗体。四言在《诗经》时代的正格角色,在其后的时代里,让位给五、七言,而成为变格。《诗》体的杂言变格,成为后来五言、词和其他杂言诗体的直接源头。词、曲在宋、元时代成为诗体正宗,而四言则厕身于庙堂。  相似文献   

8.
从《周易》中可辑出中国最古的哲理诗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经文中包藏着中国最古的哲理诗。以《周易》卦、爻辞中可以辑出大量哲理诗来,足以编成一部诗集。《周易》一书三任:既是卜筮之书,又是哲学论著,也是哲理诗集。就诗体而言,《周易》哲理诗较近国风与小雅,但更为古朴,自有体式,与《古诗源》所辑某些古逸诗极为相类。就诗法而言,赋比兴齐备,尤其突出了超乎比兴的总体象征。以《周易》中辑出的哲理诗集,就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集,早于《诗经》,且为《楚辞》重要源头,对中国诗美学具有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松多 《华章》2011,(7):51-51
五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它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四言诗风靡中国诗坛的时代,五言形式已开始萌芽,如《诗经》中的《父子露》和《北山》。  相似文献   

10.
四言诗,或称“四言”、“四言体”和“《诗经》体”,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种古老而特殊的体裁;它既是一种以每行诗句四字为特征的古老诗体,又是一种藉儒家经典《诗经》的产生而著名的文学形式。也正由于上述特点,在四言诗的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又形成了两种偏向:一种是以汉代以来经学家为主体的、基本将四言诗置于“《诗经》经学”的附庸地位的研究;另一种是包括传统小学在内的、完全基于四言诗诗句字数和语词形式的语言学研究。而很显然,在这两种偏向上的四言诗研究,是很难准确揭示四言诗的发展规律和兴衰机制的。笔者认为,要真正阐明  相似文献   

11.
文学随着语言的进化而发展 ,在二言诗之前 ,中国只有前语言状态的吁嗟咏叹类的纯声语和以原生词为代表的原始词语。二言诗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中国最早的文学。虽然现存的二言诗不多 ,但是也能窥见到二言诗的大致面貌。它是商代以前中国文学的第一诗体 ,它对于中国的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发生和发展 ,均有奠基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魏晋诗坛,陆云诗歌以四言诗取胜,其作品不仅受到《诗经》形式、题材与精神的影响,还受到汉魏《诗经》学的影响。引用《诗经》时或取诗序义,或取毛传义,或取郑笺义,甚至取魏晋诗经学家的注释之义。陆云四言诗对《诗经》的承继体现在:承继《诗经》的内容与形式;承继《诗经》的典故;承继原题,创作拟《诗经》诗。陆云的四言诗并非亦步亦趋模拟《诗经》,而是能汲取精华,自成一家,呈现出创新特色:融《古诗》《楚辞》之风入诗,以风入雅、以雅得风,语言清省、余味深长,从而成为西晋四言诗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3.
四言诗是一种古老的诗体,《诗经》中的大多数篇章是四言体。然而,此后的四言诗创作却走向衰落,《诗经》之后八百年,曹操把我国四言诗创作推上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素以“读书大国”和“诗歌王国”著称于世。按照信息交合的创造原理 ,把古今以“读书”为主题的诗歌选辑成册 ,贯彻精选、精注、精评的原则 ,阐发其读书的诗情和诗歌的读理 ,不啻为汉文阅读学研究的新课题。纵观几千年的诗集和诗话 ,着眼“读书诗”的专集和专论 ,几乎从未有过。本书所选的“读书诗”,涵盖各类诗体 :骚体 ,如鲁迅的《祭书神文》;乐府 ,如林纾的《闽中新乐府》;歌行体 ,如蒋湘南的《反行路难》;三言诗 ,如徐渭的《四时读书乐》;四言诗 ,如李贽的《焚书·读书乐并引》;五言诗 ,有五言古诗、如陶潜的《读山海经》,五言绝句…  相似文献   

15.
说到中国的古典诗歌,人们想起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唐诗。再仔细想一下,也许还会想起在上次“故典今读”中说到的《诗经》,对于其他时代的诗歌,似乎就不太有印象了。那是不是在从《诗经》时代到唐朝这么长的时间内,中国就没有诗歌或者说没有好的诗歌了呢?当然不是,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出现过不少大家熟悉的好诗,比如《孔雀东南飞》,比如《木兰辞》,比如我们今天接下去要讲的《古诗十九首》。虽然有这么多好诗,但这段时间对中国诗歌最具意义的还在于这些诗歌本身。大家如果读过一些诗歌,就会知道《诗经》里的诗歌都是四言诗,而我们看到的中国诗歌的主流——唐诗却是五言或七言的《诗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诗经》是四言诗,但其中已有五言诗的萌芽,出现了半章或全章五言形式的诗篇。《楚辞》打破了《诗经》四言形式的限制。创造了三、四言到七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春秋末期出现了成篇的五言歌谣.汉代将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到东汉时开始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中的作品大部分是每句四字,按照过去的习惯,诗句中的一个字叫做一言,每句四字的诗叫做四言诗。因此,四言诗是我国最早定型的诗歌形式。至西汉时期出现了五言诗并为此后诗人所接受,终于代替了四言诗。三国时曹丕写了两首《燕歌行》,又算出现了较为完整而成熟的七言诗,至南北朝七言诗逐渐流行。齐梁时代的诗人逐渐注意到汉字四声的特点,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到诗歌中去,从而愈加注意到诗的声律。这时已有律诗的雏形。延至初唐,诗人总结前人的经验,创造出了绝句和律诗的形式。这种诗具有严格的规律。每首诗的句数字数,用韵、平仄、对仗都有严格的规定,和以前的诗大不相同。唐人把这种绝句和律诗叫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而把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叫做古体  相似文献   

18.
大约成书于商周之际的卜筮之书《周易》,恰好处于甲骨卜辞向《诗经》过渡的历史文化层面上,充满神秘而且又富有想象色彩的神话传说和原始巫术以及祭祀中诗、乐、舞三者合一的仪式氛围,无不影响着《周易》成书过程中的作者们,使《周易》这部书渗透着那个特定时期诗的智慧和艺术精神,也为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古典诗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古典诗学源流研究必须涉足的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学现象中梳理出文体演进的基本线索,再让学生思考这些文学创作规律和文学现象之间的演进与衔接问题。以四言诗为例,《诗经》代表了四言诗早期成就,两汉时期由于三家诗和四家诗的普及,作家们熟练运用四言体创作了一大批四言诗和赋,从数量和质量上看,真正繁荣应该是魏晋时期。在南北朝时期四言诗与赋依然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当代"百城赋"文化现象与人文始祖公祭文中的四言诗赋创作也是需要关注的文化现象。以"效陶诗"为例,文学史教学内容要求史料尽量追求连续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学现象中梳理出文体演进的基本线索,再让学生思考这些文学创作规律和文学现象之间的演进与衔接问题。以四言诗为例,《诗经》代表了四言诗早期成就,两汉时期由于三家诗和四家诗的普及,作家们熟练运用四言体创作了一大批四言诗和赋,从数量和质量上看,真正繁荣应该是魏晋时期。在南北朝时期四言诗与赋依然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当代"百城赋"文化现象与人文始祖公祭文中的四言诗赋创作也是需要关注的文化现象。以"效陶诗"为例,文学史教学内容要求史料尽量追求连续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