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琳  张缨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4):38-40,35
目的:通过观察4周2500米高住低训过程中,人体红细胞CD35数量和活性变化,探讨灵芝多糖对高住低训中人体红细CD35的影响。方法:以16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足球专项运动员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吃药组和对照组各8名,均为高住低训。两组每晚入住低氧房(O2浓度15.4%,相当于海拔2500米)10小时,每周2次低氧房72%最大摄氧量蹬功率自行车30分钟训练,并且两组每周有3次同一教练执导的专项训练。取吃药前,暴露前、入住10小时、入住2周、3凤4周时清晨静脉血,与相应的荧光标记抗体反应,用流式细胞仪记录其平均荧光强度、阳性细胞率。结果:4周实验后,吃药组和对照组红细胞CD35的表达较实验前分别升高了7.9%和下降了12.8%(P〈0,05),吃药组和对照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较吃药前分别升高了45.9%(P〈0.05)和下降了49.0%(P〈0.0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吃药组和对照组红细胞IC花环率较实验前分别升高了99.7%(P〈0.01)和19.5%。结论:灵芝多糖可以明显影响红细胞∞35数量的表达,并且可以调节高住低训实验中出现的运动员红细胞继发性免疫低下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冬训对男子优秀游泳运动员内分泌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对7名优秀男子游泳运动员冬训期间睾酮、皮质醇、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NKT细胞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血清T在冬训过程中无显著性变化,血清C在第2周显著高于调整期水平,随后逐渐下降,恢复1周时明显低于其他训练各周次(P<0.05),T/C比值在训练第3周、第4周显著低于调整期水平(P<0.05)。免疫球蛋白、CD3 、CD4 、CD8 、CD4 /CD8 比值在冬训过程中变化不大;NK细胞在冬训第2周开始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恢复1周时有回升的迹象,但仍显著低于调整期水平(P<0.05);NKT细胞在冬训期训练第2周开始出现持续显著性下降(P<0.01),恢复1周时虽有回升的迹象,但仍显著低于调整期水平(P<0.01)。结论:冬训对男子游泳运动员的内分泌和免疫机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没有造成明显的免疫失衡和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3.
朱荣  张缨  王芳 《体育科学》2007,27(3):68-71
观察不同低氧训练方式对红细胞调控T淋巴细胞免疫及亚群的影响。用低氧舱模拟4000m高原低氧环境(12.6%氧浓度),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分为5组:高住高训组(HiHi)、高住低训组(HiLo)、高住对照组(HiCo)、低住低训组(LoLo)和低住对照组(LoCo)。实验4周,每周6天游泳,1天休息,每天训练1.5h。实验结束后,同时取腹主动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CD48、CD59荧光强度和T淋巴细胞CD2^+%、CD3^+%、CD4^+%、CD8^+%。结果发现,红细胞CD48、CD59表达和T淋巴细胞CD2^+%、CD3^+%、CD4^+%、CD8^+%大致趋势是HiHi组〈HiCo组〈HiLo组〈LoCo组〈LoLo组,各组间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1)低氧暴露可能会降低红细胞调控T淋巴细胞免疫能力;常氧环境中运动有可能促进红细胞调节T淋巴细胞免疫;2)低氧暴露和常氧环境中训练都有可能影响T淋巴细胞总数;3)不同低氧训练方式中CD4^+/CD8^+比值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D大鼠经过4周不同的低氧训练方式后,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及其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用低氧舱模拟4000m高原低氧环境(12.7%氧浓度),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高住对照组、高住低练组、高住高练组、低住对照组.实验4周,每周6天游泳,1天休息,每天训练1.5 h.结果高住对照组与低住对照组相比,抑制率有显著性提高,IC花环率有非常显著性升高;高住组内相比,抑制率、促进率和C3 b受体花环率没有显著变化,IC花环率则为高住对照组>高住高练组>高住低练组,且三组间均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1)单纯低氧因素对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活性的影响较大;2)模拟高原组红细胞免疫功能除了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影响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3)4周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由强到弱大致规律为:低住对照组>高住低练组>高住对照组>高住高练组.  相似文献   

5.
王钢 《冰雪运动》2007,29(5):1-5
研究目的:探究高住低训法(HiLo)对提高运动员身体耐力要素的效果和机理,掌握HiLo实施过程中血象指标在不同暴露期的真实释放情况,认识HiLo时的血象指标的变化规律,为HiLo应用训练提供应用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实验法测定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HiLo)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实验表明,中等强度训练的低氧暴露能有效提高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蛋白含量(MCH)及血球压积(Hct)水平,明显提高短道速滑、自行车等项目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负荷力量训练对举重运动员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25名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组成训练组、完成5周"二大一调整"式封闭性力量训练(对照组为同龄男大学生);取训练前、每周训练后基础状态静脉血,检测细胞表面CD3、CD4、CD8、CD14、CD16、CD56、HLA-DR、Vα24、Vβ11分子的表达量。结果:1训练第1、3、5周CD3分子的表达量均较训练前下降;第1、4周CD4分子表达量较训练前下降;第1、2周CD8分子表达量较训练前下降;第1周HLA-DR分子表达量较训练前下降。2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CD14、CD16、CD56分子表达量变化无显著性意义。3第1、2、5周Vα24表达量较训练前增加;第3、4周Vβ11表达量较训练前增加。结论:大负荷力量训练导致T细胞相关表面分子表达量下降及NKT细胞相关表面分子表达量增加,提示T细胞功能下降、NKT细胞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7.
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观察了10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高原(海拔1917m)训练前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液RBC、Hb、网织红细胞(RC)、血球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发现:(1)高原训练能显著增加运动员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但EPO水平在上高原1周后下降,4周后下降幅度更大;下高原3周后又开始回升。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趋势与EPO的变化保持一致;(2)高原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并且高原训练产生的影响效应,可能至少保持3周;(3)高原训练对女运动员产生的影响效应,比男运动员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过度训练对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过度训练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红细胞免疫检测花环试验的方法,对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第四周末,训练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八周末,训练组RBC-C3bRR和RBC-IC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以上结果显示,过度训练对红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模拟HiLo与常氧训练对照组的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指标,探讨不同强度模拟HiLo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16小组,模拟高住低练组与常氧组各8组且一一对应。5周低强度训练、6周高强度训练结束后,检测大鼠的网织红细胞及其分类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模拟HiLo的高强度定量负荷组与极限负荷组的Retic%显著低于常氧组(P<0.01)。两氧环境中,高强度定量负荷组Retic%显著低于运动后40h安静组,极限负荷组较高强度定量负荷组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低强度的模拟HiLo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强度、极限强度训练骨髓造血功能相对常氧受到显著抑制;在两氧环境下,高强度运动后即刻骨髓增殖活性受抑,而极限强度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骨髓造血,休息40h后,模拟HiLo出现代偿性恢复。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酰胺对大强度训练后免疫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立新  杨斌  何敏 《体育科技》2005,26(4):48-50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大强度训练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8名运动员随机分成2组,进行3周大强度训练,训练期间分别补充谷氨酰胺(0.3g/kg wt/d)和安慰剂。采集运动员训练周期开始前1天及最后1天次晨的血液,分别测定血浆谷氨酰胺(Gln)、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大强度训练会导致血浆谷氨酰胺水平显著下降(P<0.05),CD4+/CD8+比值降低(P<0.05)。补充谷氨酰胺能维持运动后血浆谷氨酰胺水平和减少大负荷训练对机体免疫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运动和免疫机能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免疫机能,不同运动强度不同运动时间对免疫技能的影响,及运动后如何补充营养物质提高免疫机能等等。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运动与免疫引起人们的关注。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成为运动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大量文献比较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免疫功能,了解不同运动时间、不同运动强度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运动后如何补充营养来提高免疫力。对进一步了解运动免疫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科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运动在改善老年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勉 《体育科学》2002,22(5):111-113
太极拳运动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好的普及与发展。本文着妻对12名参加太极拳运动5周时间的50岁以上老年人(T组)和12名未参加任何训练的同龄老年人(C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此项运动对老年人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和其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T、B淋巴细胞的功能,增进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is review will examine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and training on immune func-tion and will discuss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that limit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ny exercise immunology studies. Acute bouts of exercise cause a tempo-rary depression of various aspects of immune function, such as neutrophil oxidative burst,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monocyte MHC class II expression, and natural killer cell cytotoxic activity, that will usually last for approximately three to 24 hours after exercise, depending on th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the exercise bout. Post-exercise immune function depression is most pronounced when the exercise is continuous, prolonged (<1.5 hours), of moderate to high intensity (55-75% VO2max), and performed without food intake. Periods of intensified training that result in overreaching have been shown to chronically depress immune function—i.e., immune cell functions measured at rest are still depressed 24 hours after the last exercise bout. Although elite athletes are not clinically immune deficient,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mall changes in several immune parameters may compromise resistance to common minor illnesses such a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rotracted immune depression linked with prolonged training may determine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particularly at times of major competitions.  相似文献   

14.
唐婕 《体育科研》2003,24(4):56-5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于在免疫抑制与增强机制中发挥作用的人体激素工作原理结合身体运动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关特征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观察6个月木兰拳锻炼对老年人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自身配对检验的方法,测定6个月木兰拳锻炼前后空腹安静状态下 NK 细胞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个月木兰拳的锻炼,受试者 NK 细胞活性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证实长期木兰拳锻炼能有效地调节老年人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急慢性以及正负性影响。有规律的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功能而降低感染风险。急性运动后肌源性IL-6释放增加,IL-10上升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功能。急性运动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但是降低白细胞的吞噬功能。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可能会通过抑制黏膜IgA分泌而增加上呼吸道感染风险。定期补充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以及在运动过程中摄入碳水化合物有助于预防免疫抑制。平衡营养饮食匹配合理的运动计划可支持和促进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7.
急性运动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对急性运动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它们的发生机制和可能的生理或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运动负荷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不同的。本在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运动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引起广大教练员及医务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人们将居家运动作为提高免疫力与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运动与免疫的关系再度受到关注。一般认为,在充分恢复的前提下进行规律的中高强度运动可提高免疫功能,而急性运动(acute exercise)可能抑制免疫功能并增加感染风险。急性运动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功能降低、免疫球蛋白A水平分泌减少被认为是运动抑制免疫的理论基础。但目前这种独立于非运动因素影响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的认识受到了现有研究的挑战。急性运动可通过应激反应将淋巴细胞亚群迅速动员至循环中,运动结束后,淋巴细胞亚群又会迅速迁移至外周组织。淋巴细胞的重新分布(lymphocyte redeployment)可能是一种进化保守的免疫机制,这一过程强化了外周组织的免疫监视与调节功能,有助于提升机体抵抗感染能力。因此,从这一视角就急性运动对机会性感染风险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性免疫失衡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中Th1型转录因子IRF、STAT4、Th2型转录因子GATA3、CCR4 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运动性免疫失衡模型建立过程中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中IRF、STAT4、GATA3、CCR4 mRNA的表达.结果:IRF/GATA3、STAT4/GATA3、STAT4/OCR4均下降,IRF/CCR4呈上升趋势,其中,STAT4/GATA3的下降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转录因子IRF、STAT4、GATA3、CCR4在运动性免疫失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中,STAT4/GATA3具有最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运动性免疫失衡机制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