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公制礼作乐和孔子从周隆礼,使礼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礼之所以能常青于中华民族,关键在于礼之践行不息。在礼之践行方面,船山提出了"本仁行礼而施之无不顺"的思想,"本仁行礼"表明在仁与礼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即仁礼互实与互为体用。船山礼之践行思想是基于仁礼关系而展开的,实现了对传统的仁礼关系——仁内礼外的仁礼关系的价值开新,也凸显出船山礼学思想的实学特质。  相似文献   

2.
经权思想是儒家哲学的重要内容。自从孔子将经权提升为哲学范畴之后,汉儒、宋儒和明儒分别阐发了"反经合道"说、"权便是经"说、"经是已定之权,权是未定之经"说或"经乃有定之权,权乃无定之经"说。这三种经权观恰好构成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梳理这一过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无疑对深化儒家经权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最重礼学,用之以"齐家"、"治国","礼"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相沿,而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儒家礼学的核心,它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礼"是孔子各方面思想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难怪有人认为"孔学主要是礼学"了.作者认为孔子一生都在为实现"礼"制的理想社会而奔波,本文主要从孔子礼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孔子礼学对周礼的发展、孔子实现"礼"的途径三方面来论证孔子礼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张尔岐以乡里塾师身份参与到明清之际的思潮中,形成了其学守程朱,有因循、有创新的思想体系。从崇实黜虚着眼,顺应反王学思潮,宗程朱,注重内外本末兼修,"尊德性"与"道问学"相为并重,穷经体道。修正了程朱的理气观,提出了本体论上的"气本"、"气机"说。为矫空疏之弊与晚明以来的道德沦丧,提出了"六经皆礼"说,注重据礼显理,循名责实,重申儒家传统的道德精神与修养。其思想代表了当时的一个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5.
贾谊礼学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谊礼学思想贯穿着礼与法的矛盾。他认为礼与法在产生的顺序上不存在前后之别,两者皆术,同源于道,又皆是道,不存在尊卑之分。这也就否定了礼尊法卑位置关系,偏离了儒家的传统。然而在现实的政治社会中,他在强调礼法并用的同时,又强调礼法的主次之分,即又回到了儒家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国的先贤圣哲极为重视道德教化与刑事惩罚的关系,儒家思想与古代中国刑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涉及如何确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问题.以"德主刑辅"为核心的儒家刑法思想,对中国古代刑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学者倡导的重道德教化、礼刑并用、德主刑辅、慎刑恤刑等一系列刑法思想,对当代中国预防惩治犯罪,构建和谐刑法,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仁学思想始创于孔子,并对后世儒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到了宋明理学家那里更是把"仁"抬高到了宇宙本体论的高度。朱熹在吸纳前人思想的基础之上,构建了自己的仁学思想体系,他认为"仁"是沟通天道与人道的中间环节,并且在这过程中儒家之"礼"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仁、礼关系层面,朱熹指出"仁"包"仁义礼智"四德,且"仁"在其中处于统领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仁、礼非是二物"、"仁礼合一"的结论。另外,朱熹秉持着早期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观点,认为"己"即是"私欲",而"礼"为"公理",要"克己"才能"复礼",且二者是同一工夫,不能割裂,"克己复礼"之后便能"为仁"。  相似文献   

8.
围绕着如何实现儒家三代之治理想政治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社会的问题,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展开了多重进路的思考.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路是既重视仁、又重视礼,既重视收拾人心,也重视重建秩序;孟子则侧重于内在之仁,将政治内向化,用政治主体内心的道德意识(仁心)来解释政治事务并强调仁心对于政治事务的无可替代性;荀子主张泛礼化的政治,用礼来解释政治活动,强调礼的规范对于政治的意义,将政治与儒家礼学典制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政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墨子熟悉儒家的礼乐传统典籍,对礼的态度与儒家有联系,更有明显区别。其联系在于他并不反对有益于治理社会的礼,其区别在于他主张节礼。他在反思西周礼乐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非乐""节葬"等主张在内的节礼思想。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春秋时期,儒墨两家同样出于现实关怀而反思礼,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儒家力主"克己复礼",回复西周礼乐之大统;墨家则反对一切繁文缛节,主张"背周从夏",走上了"节礼"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道礼学思想有几个本质不同之处,具体说来,儒家重视礼之文,道家重视礼之质,道家认为礼的形式本身不如礼的内容重要,即认为内容与形式,也就是文和质难以两全。儒家强调礼之等级差别,道家强调礼之平等。儒家强调行礼时服从社会和群体,道家提倡循性而动,率情而为。儒道礼学思想相异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儒道两家对礼的界定不同,道家所界定的礼基本相当于儒家所界定的物质形态的礼。儒道政治观念和政治地位不同,对礼的对象认定的不同也会带来二者礼学思想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知行合一的传统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行合一是一个古老的伦理命题,传统儒家把道德的视角瞄定于道德生活实际,从孔子、荀子、王充、王阳明等伦理思想家寄予知行合一以丰富的道德意蕴,成为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圣、贤治国。王夫之继承了这一德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极力倡导人格的完善与品德的高尚,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进步意义。现代道德革命是人类内在的心灵革命,是对人类自我中心的否定。它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对社会制度的改革引入到人类自身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s early Chinese moral education—its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the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underlying them—in its classical Confucian expression. It analyzes early Confucian debates on moral psychology, the Confucian moral curriculum consisting of model emulation, cultural practices and canonical instruction, and the methods and aims of Confucian statecraft. The study reveals how ancient Confucians integrated these components into a coherent discourse on moral educatio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for the related purposes of cultivating virtuous people and benevolent rulers. It explains why different early Confucians argued that ‘nature’ and ‘nurture’ must interrelate suitably not only for people to develop morally and prosper collectively, but also to moderate the ruler’s power by subjecting it to alternative sources of authority. This examination demonstrates that, contrary to modern criticisms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and unlike contemporary us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classical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was understood to serve aims quite different from either bolstering an autocracy or political indoctrination.  相似文献   

14.
明朝灭亡后,由于生存困境和思想矛盾,遗民文人的出入选择变得更为艰难。个体生存和道义坚守的矛盾表现为文化选择的困惑,比较典型的是屈大均的逃禅和归儒,归庄、傅山、吴嘉纪等人在生存困境中对不朽信念的坚执。以传统儒家精神为内核的道统成为文人精神世界的支撑。顾炎武希望以名教挽救世风,黄宗羲以私欲对抗腐败衰朽的君主制,恢复道统至高无上的地位。王夫之将道统置于治统之上。清初儒家风雅诗学的复兴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是以"夷夏之辨"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从王夫之关于夷夏问题的基本观点看,王夫之夷夏论的核心仍然是维持"道统"与"治统"的一致性,并未突破中国传统夷夏观的基本格局.王夫之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士大夫,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始终都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他在夷夏之辨中所流露出来的民族爱国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家国同构"的历史局限,但其中所传达出来的爱国如家、忠于祖国的道义精神仍然具有超越时代的积极意义,是中华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德育与封建专制的意识形态并不总是形成共谋、共存的关系。从儒家德育与封建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来分析,至少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儒家德育:一是前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没有成为封建专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它与专制权力保持着距离;二是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与封建专制权力形成了共谋关系,最终成为了封建专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三是后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从封建专制权力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成为一种更为纯粹的品德教育形式。这三种类型的儒家德育对于现代道德精神和现代教育的适应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它们也将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现代命运。  相似文献   

17.
立志是儒学修养的前提和功夫,也以此特质区别于知识性学术,尤受阳明重视,并与其身心一体、以心导之思想相一致。阳明认为立志于为学首先是定向与植根,所谓“植根”就是播种,它是心灵纯化的方向和起点,“致良知”之“致”即立志。立志犹如舟舵、马衔,收拾身心并构成为学动力和恒力;立志又是定心,志定心收气凝。而人生并不怕科举功名,就怕消磨转移理想意志、立志不真切。立志是个体道德生命即良知的最初释放,是道德意志的最初真正展示和逐步坚固化,志立而不移就是从“致良知”到“良知致”。立志贵在专注,专于天理而非朱子的“持敬”,个人在专心主一的过程中,涵养精神,调理气机,使理气通达,上达天道,“精一”既是矢的又是功夫。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中国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多种文化交融并存的时代中,更突显了现代道德教育中儒家文化的中心地位.从儒家伦理的角度出发探寻有利于现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儒家伦理对现代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基础和切入点,为现代社会提出了道德教育面对的未来方向,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重现  相似文献   

19.
王弼一方面对着经学家讲,改变权威主义话语方式;另一方面接着王充讲,拓展自然主义话语方式。他开辟名教与自然关系、有无关系、言意关系等新的话题,奠定了玄学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名教出于自然,无或自然为万有的本体,主张用"得意忘象"的方式把握本体。  相似文献   

20.
儒家哲学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是要达到“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认为达到这一境界则宇宙太和,社会大同,理想人格得到完美实现。从先秦到宋明,儒家学者于此孜孜以求。王阳明在前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的理论,认为良知既是人心的本然状态,又具有道德判断的能力,无所不在,超越时空,因此,充分发展人的良知,使其充塞流行,便可廓然大公,达到同天地的境界,实现理想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