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使各文明有了对话的机会,在经济一体化、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文明也在整合,全球文明在这个进程中逐渐确立。该文从全球的视域来对现代的全球文明对话进行分析,提出了全球文明的最低公约,并从四个维度进行了说明,最后从文明会通的角度对全球文明的形成作了五个公设。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文明应从多维度审视,方可获得较完整的理解.从文明形态维度上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形态;从文明体系的构成维度上看,生态文明是整个文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思想与实践的关系维度上看,生态文明的建构体现为其观念的确立与实践的展开的同步过程;从"文明时代"的维度上看,生态文明是超越"文明时代"的"后文明时代"的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社会文明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3.
1905年哄闹公堂案发生后,上海社会各阶层、各团体连日集会抗议,形成了大规模的抗议风潮.风潮固因公堂案而起,但其背后实隐含着中外双方对于租界内警政和司法权力的争夺.在抗御外侮、卫护国权的过程,上海绅商一直主张以和平、文明的手段和体现华人尊严的方式,合力与争,并提出了在公共租界工部局增设华董的要求.这不仅是对此前历次民族主义风潮中"文明排外"的抗争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承袭,实际上也提示了"文明排外"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许多学者对传统至现代通行的传统文明观念及其文化生活方式提出了系统的质疑和批判,并提出了取代传统文明观的未来文明观,和重新设计人类未来的文化生活方式,其中主要有生态文明观、和谐文明观与高懿德所提出的物种文明观。物种文明观以为:传统至当代的文明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种为尺度的人种文明,未来文明在本质上则是以物种为尺度的物种文明,“物种文明”这一概念是对未来文明本质的准确定义和把握。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和实践只是探寻和走向未来物种文明形态的中间过渡环节,不是人类文明的真正未来形态。和谐文明观作为对未来文明观的一种描述诚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未把握未来文明的真正本质,是一种尚未成熟的未来文明观。  相似文献   

5.
漫谈教育者的文明与文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的新观点。经济要文明 ,政治也要文明 ,教育作为文明的催化剂更要文明。要实现文明 ,必须实行文明教育 ;要实现文明教育 ,教育者必须文明。争当合格的教师是教育者的文明 ,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在思想观念、业务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等几个方面要具有较高的质量 ,更要具有不断进取的权威精神。学校管理文化是文明教育的基石 ,文明教育的前提是学校的文明 ,学校文明是学校管理文明的最终体现 ,学校管理文明依赖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教育为人铺上通向文明的成长之路 ,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及社会文明都将在教育者的文明与文明教育中充分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6.
文明时代和文明起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许多学者将二者视为相同,因而得出了中国文明至迟开始于商代的错误结论。本文认为国家的形成才是判断文明形成的主要标准,因而,夏朝才是中国文明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文明多样性的教育学审视明确,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方式,教育则是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教育意义在于生成人的文明德性。这些德性包括文明理解、文明尊重、文明宽容、文明互补、文明自信等。  相似文献   

8.
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具有阶段上的吻合性、价值观上的相似性、目标上的一致性,以及技术手段和经济方式上的一致性和实现过程的交互性,由此,它们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二者为同义语。由于信息革命推动着知识经济的实现即推动着经济的转型、改变着对自然界过度索取和过度排放的生产方式,因而,目前各行各业所普遍进行着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使其同时走向生态化,所以信息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此外,信息文明也从方法论上,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思路和可能。生态文明和信息文明的结合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文明,生态文明是信息文明的范型。  相似文献   

9.
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社会结构中,生态结构是为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的层次,构成了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外壳”。人类活动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在生态结构上的积淀和表现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独立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的一种文明形式,并对他们具有重大的制约性的影响。同时,生态文明具有自己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总之,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式,社会的文明系统就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  相似文献   

10.
谭松 《陕西教育》2020,(1):10-10,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往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只有深刻理解文明交往论的丰富内涵,才能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对文明交往的深入理解。本文以十字军东征为例,着重论述了对历史教学中以文明交往论为主体的文明史观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资本文明的伦理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人类社会文明的起步离不开资本的作用;资本极大地强化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前景;并创造出一个高于以往一切社会阶段的全新的社会关系。然而,资本在社会文明进程中的作用的发挥是以巨大代价的付出为前提的。这种代价的付出,有其历史必然性。资本对社会文明的推进作用不仅体现在100多年前的马克思时代,而且依然体现在当今时代。资本文明的发展将为更高的社会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文明之间本没有冲突,真正的冲突发生在文明与野蛮之间、文明与落后之间、文明与愚昧之间。“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信奉西方文明为“优质文明”,并企图用“优质文明”取代“劣质文明”,从而造成了所谓的文明冲突。新型文明观在文明平等的基础上坚持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各文明应秉持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心态,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发展,在发展中共赢,从而实现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贯彻新型文明观,世界各国需要建立相互尊重的文明伙伴关系,构建公平正义的文明交流秩序,坚持合作共赢的文明发展方向,谋求兼收并蓄的文明互鉴前景,塑造共建共享的文明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13.
生育文明是指人口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生育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育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生育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加强生育文明建设的重点是生育观念文明建设、生育制度文明建设和生育管理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刻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于是生态文明呼之欲出。为实现生态文明.我国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日本学者在当代世界比较文明文化研究中有较突出贡献,文章依据日本该学科的中心观念与历史阶段划分,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的起源、周边文明论、生态文明论和文艺复兴论等中心观念进行阐释,同时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会的组织活动进行了简要的陈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欧洲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建构起一套"文明"话语,将世界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三类地区,强调欧洲文明及白人的优越性,并以其"文明"标准来衡量非欧洲国家和地区,"文明"成为欧洲称霸世界的意识形态。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与欧洲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文civilization与中文"文明"在日本对译起来并传到中国,使原有中文"文明"一词具有了新义。另一方面,欧洲"文明"话语对晚清涉外官吏和知识分子发生作用,尤其是国际法对"文明"的要求和日本"文明开化"的示范,使他们对欧洲"文明"的内涵有了更感性的认知,从而接受并传播西义"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中西方文明进程,中国古代德性文明与生态文明有天然的相通性,西方古代理性文明易于通往资本文明。未来文明发展应该是一条中西文明间互相取长补短的新的文明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界定了奴役制文明和共产主义文明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与内涵,分析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两重性特征及其一定全被共产主义文明超越和取代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明演进背景下的人格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明演进的过程中,人对于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不断深化,积淀了原始文明的"族群人格"、农业文明的"依附型人格"和工业文明的"单向度人格"等三种不同的人格模式。进入生态文明时期以来,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已经进入协调互动的新时代。文明的转型,对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得生态人格的转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刘天才 《云南教育》2014,(24):43-44
教育事业是缔造文明、传播文明和发展文明的事业。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在极个别地方、局部领域出现了因管理失责酿成的重大安全事故、教师性侵和猥亵学生、考试招生舞弊、学术腐败等令人发指和堪忧的行为,严重诋毁了教育文明圣洁的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文明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